“十一五”贵州扶贫开发“一体两翼”战略的总体评价100字.docx
3页十一五”贵州扶贫开发“一体两翼”战略的总体评价100字 摘 要:以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国家根据扶贫开发形势变化,确定了 “一体两翼”战略贵州按照 “一体两翼”战略的要求,将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列为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并作了全面的部署文章客观评价了贵州省“十一五”期间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作文 关键词: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 2001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国家根据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变化,确定了 “一体两翼”战略,所谓“一体”即是以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为主体,“两翼”是加强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按照国家“一体两翼”战略的要求,2003年贵州省委作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2005年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三项重点工作的意见》,将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三项重点工作,并作了全面的部署 一、“一体两翼”战略实施情况 (一)开展“百乡千村”工程,促进整村推进和整乡推进相结合 贵州省83个有扶贫任务的县中,有扶贫开发重点乡934个,贫困村13973个,7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13973个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能扶贫到村到户。
2003年贵州省提出重点扶持100个一类重点乡镇和每年实施1000个村以上的贫困村整村推进2004年,贵州省在一类重点乡镇选择1124个一类重点村实施 “百乡千村”工程,2005年,将1100个村纳入整村推进计划[1]“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加大整村推进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2007年“百乡千村”投入100个一类乡镇各类帮扶资金11亿多元,除了财政扶贫资金外,还整合其他资金5亿多元[2]2009年每村投入财政扶贫50万元以上,比“十五”末期增加了30万元到2009年,全省累计实施877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计划,占贫困村总数的62.8%,其中实施“两个确保”①贫困村2060个,占“两个确保”贫困村总数的75.18%,剩余680个“两个确保”贫困村将于2010年全部实施整村推进[3] (二)实施“雨露计划”工程,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 2003年,中国农业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制定并实施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转移培训规划》,即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与“阳光工程”相呼应, 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专门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统称为“雨露计划”。
2006~2010年,贵州省每年拿出5000万元以上财政扶贫资金作为专项资金,并要求每年完成转移培训任务10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2007和2008年贵州省分别培训10.75万人和10.4万人,转移(转产)9.22万人和8.8万人,均超计划完成任务,并且在所有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开展对金融危机下回流农民工的培训[4]2009年,贵州省专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6000万元,加大以“两后生”②及返乡农民工为主的初级技工培训和产业技能培训力度,这两类培训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3万多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 在产业化扶贫中,2004~2009年,贵州省共拿出1.219亿元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出19家国家级和80家省级龙头企业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帮助贫困户发展了一批以猪牛羊禽养殖和茶叶、蔬菜、经果林等种植为主的基地2006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9亿元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中央下达2500万元、贵州省新增2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贷款贴息;2007年,安排1亿元发展20个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试点县的畜牧业;2008年,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示点县增加到33个,安排省级产业化扶贫资金1.65亿元,另外,还专门安排财政扶贫资金7900万元,用于63个县的贫困乡村连片开展特色产业化扶贫工作;2000万元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茶叶产业、中药材等;4500万元小额扶贫到户贷款财政贴息资金;2009年,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示点县达到43个,2007年至2009年,累计投入草地生态畜牧业扶贫资金5.24亿元;2010年起,贵州将每年投入4.5亿元财政扶贫资金,扶持畜牧业发展。
二、“一体两翼”战略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通过实施扶贫开发“一体两翼”战略,做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和拓宽基本增收门路 (一)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等地区聚集,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出“点”状分布(即贫困人口向乡村集中)特征,“整村推进”以贫困村为单元,最大限度覆盖了贫困人口,更准确地瞄准了贫困群体在整村推进中,帮助贫困乡村建设基本农田、人畜饮水、通村道路、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并与产业化扶贫项目相结合,实施大批种养业项目,贫困村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例如2007年,贵州省在1600个贫困村实施“百乡千村”工程,建设3万口小水池(窖),努力解决贫困村寨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困难[4];印江县杉树乡在“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试点区域内建立起了以茶叶为核心产业的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交通水利、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发展步伐加快 (二)贫困人口基本素质逐步提高 实施“雨露计划”,提高了农户的生产技能和素质。
2008年的“雨露计划”,除了抓好普通农民工的培训转移外,还突出了初级农民技工转移培训,安排了“雨露计划”50%的培训资金来完成10%的初级农民技工培训任务,全年共培训初级技工9824人,初级技工培训在2008年10月以前转移就业率达到90%同时,贵州省将“雨露计划”和产业化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安排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和茶叶产业培训,要求这两个产业基地县的项目户户均有1个劳动力参加培训2008年各县扶贫办和教学点开展农业产业化培训,共培训35329人,占目标任务的118%接受培训的劳动力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又吸收和容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了大量跨地、跨省输出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 (三)贫困人口增收门路不断拓宽 据统计,2007年全省“雨露计划”转移就业9.22万人,创造经济收入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