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绘出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表达性心理治疗在中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3023640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3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绘出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表达性心理治疗在中学生团体中的应用    [Keys]表达性心理治疗;绘画治疗;团体一、引言在众多的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艺术疗法,也称为艺术心理治疗(art psychologic,therapy),即通过运用音乐、舞蹈、书法、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治疗身心疾病(《心理学大辞典》第1541页)根据目前的应用情况及普及程度,艺术治疗在狭义上通常指绘画治疗心理工作者通过观察来访者在绘画中的表现、神情、作画先后顺序等,以及与来访者一起解读、分析作品,从而了解当事人的认知、智力水平、内心需求、心理状态等通过引导来访者对作品进行解读、欣赏等,帮助其从自我创作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绘画疗法最早源于西方精神科医生通过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绘匦作品进行分析,进而寻求治疗方案的运用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学研究的深入、投射技术的完善,心理治疗工作者开始在心理治疗领域引入绘画心理疗法,并很快在西欧、北美等地区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同样是从精神病治疗的研究开始,我国也开始了对绘画治疗的应用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绘画治疗的实际应用并未普及。

      如今,大部分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探素与理论研究的阶段,尤其在心理与治疗领域,了解及使用这一方法的人并不多但在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中绘画技术的应用却已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近几年,随着绘画心理疗法在国外应用的普及以及国内外学者交流的日益频繁,该方法也慢慢为国内心理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相信绘画心理疗法在不远的将来会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心理工作者了解和运用本研究通过在几组中学生团体中进行绘画治疗()的尝试,检验该方法在中学生心理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二、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1.研究对象笔者于2009年至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借助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机会,在初一、初二学生中进行团体绘画招募,最后确定参加的学生有三组,其中第一组5人,初一学生,男生2名,女生3名;第二组5人,初一学生,男生2名,女生3名;第三组3人,初二学生,女生3名在参加活动的三组学生中,第一、二组学生均来自初一年级,其中第一组所有参与者为同班同学,笔者曾兼任该班班主任一个学期,对参与者各方面信息比较了解、熟悉2.研究过程(1)团体招募本次团体是出于研究的目的开展的,因此,团体成员的招募也是建立在充分宣传的基础上以自愿参与为准笔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招募:①以社团活动的名义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招募海报。

      ②以社团活动的名义在初一年级的心理课上进行宣传两周后,笔者与报名参加的学生进行面谈,在把团体目的及团体活动规划进行讲解后,把最终选择留下的参与者分成了三个小组由于初一年级的宣传较充分,同时可能由于笔者正在初一年级上课的原因,绝大部分报名者为初一年级学生2)团体目的根据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但大多数中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计划通过有步骤的绘画过程、团体领导者的引导、团体成员共同分享等方式对自我进行渐进的探索,克服当代中学生缺乏成长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以及缺乏自省意识等问题让团体成员对自我成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会对中学生活进行规划,树立成长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等3)团体时间计划根据本次团体活动的目的以及内容的需要,初步确定本团体活动次数为6—8次,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时间: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第一次团体见面后确定每组参与时间分别为中午休息时间( 12:50—13:50)、年级划定的班级活动时间(周二下午第七节)、社团活动时间(周五第七节)由于课程安排的限制,每次活动只能限制在45—60分钟,这比常规的团体活动时间短30分钟左右,因此活动的连续性及其效果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受到影响。

      4)道具准备本团体活动需要准备的道具有:18色以上软性油画棒、2B以上软性铅笔、橡皮擦、A4打印纸或素描纸,其中绘画用纸由心理室提供,其余由活动参与者自备团体活动地点为学校心理室5)团体进行第一次团体破冰,热身,团体成员之间互相认识制定团体活动章程,并对团体活动规范等进行澄清,团体成员学习规定,作出承诺,了解团体活动的开展形式、自备活动道具情况,最后由团体领导(笔者)对团体活动的基本知识进行“扫盲”,并就团体中将采取的形式、理论根据以及对团体成员进行活动分享的重要性、作用、方法进行简单快速的培训第二次团体参考国内外团体绘画治疗的实验及活动方法、内容,根据本次活动开展的目的,初步确定团体绘画的内容:①涂鸦及互换涂鸦;②自画像;③画树;④风景构成画;⑤家庭动态画、家庭室内画;⑥个人成长连环画在每次作画前,均有当次绘画主题的前言及内容、寓意解释,让学生了解本次作画需要投入的情感因素,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等,约占15分钟左右成员创作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但活动本身并不限制时间待所有人绘画结束后,要求作者写上名字和创作时间领导者简单总结本次活动后,参与者把作品存于室档案袋里,由于单次活动时间限制,作者解读、成员分享、互相澄清等活动需待下一次活动完成。

      因此,一个绘画主题的完成一般需要2—3次活动才能完成团体分享一般为30分钟,团体领导分享或总结,约15分钟团体分享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回顾上一次团体绘画的内容,并欣赏自己的作品,以便团体成员重新热身②领导者对上一次团体活动进行总结,对活动内容进行寓意上的解读,并分享绘画心情、目的等③团体成员互相根据成员作品进行提问,分享感受,澄清作品细节,并作自我解读④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分享⑤领导者总结、分享活动,同时也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读与澄清,并结束愉快的分享过程⑥活动小结本次活动参加的共有三个小组,13人,分别为初一、初二的学生其中参与的女生比男生要多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本次活动的招募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关,因为在校学生中,女生普遍比男生更愿意接近老师,但从活动进行本身来看,男生与女生同样对此活动感兴趣,并能投入其中同时,笔者还发现,在团体活动开始初期,初一学生在领会绘画主题、解读作品以及成员间进行分享时,稍逊色于初二学生分享对他们而言,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团体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增多,以及领导者的加入与引导,团体进行也愈加顺利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活动,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表示,活动很有意思,希望继续进行,并且表示,通过活动.学会了认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和学习目标问题,学会了对成长进行一些规划。

      笔者认为,尽管这些意识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略显幼稚,但这是一颗种子,它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生根、发芽作为一个团体领导者,笔者第一次带领一个步骤不太明确,目标不太有把握实现的团体,作为绘画治疗的初学者,笔者也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做的,但活动的效果与反响却出人意料地好三、讨论研究者普遍认为,绘画治疗通常针对于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对心理访谈存在抵触,防御较强的人群,或对一些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以及受过较重创伤的患者在学术研究上,大部分的研究依然集中在对精神病患者、情绪障碍患者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评鉴上,治疗目的大多在于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以及帮助心理治疗者发现、挖掘患者被压抑的冲突及痛苦笔者把绘画心理引入到中学生团体的出发点在于,绘画治疗有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具体如下:(1)目的不明确,来访者难以防御他们往往会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绪状态,并能从绘画作品中展现自己的愿望、内心需求及冲突等2)方式极易为人接受除极个别参与者以不擅长绘画为由拒绝认真参与外,大多数参与者都乐在其中,并对该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在本次组织的活动中,几乎无人因不喜欢而退出,极少数的缺席也是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导致的。

      3)对于心理治疗而言,此方法容易且方便开展,需要的工具廉价易得可以随时甚至随地进行,效果明显,需要的支持资源少4)对于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使用绘画的方式可以克服言语交谈的局限性5)方法使用灵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混用借助作品容易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当来访者难以表达某些情绪时,借助绘画,问题可迎刃而解绘画团体的组织方式、程序步骤等均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笔者仍需进一步学习团体及绘画治疗的相关理论及技术但根据本次活动尝试发现,在中学生中开展绘画心理与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容易让学生接纳心理本身,也容易让来访者进入角色,减少防御,收到更好的效果稿件编号:101010005)(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518055)编辑/何妍终校,于洪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