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docx

4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28959876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94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XXXX 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制单位: XXXXX 有限公司二0二0年七月XXXXX 有限公司编制人员名单项目名称XXXXX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制定单位XXXXX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XXXX有限公司编制单位 主要负责人审核编制单位地址联系信息目录第一章 前言 1第二章 总则 22.1评估目的 22.2编制原则 22.3编制依据 22.4事故风险划分等级 4第三章 资料准备与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3.1企业及周边环境基本信息 63.2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63.3工艺流程简述 63.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3.4.3 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63.5危险有害因素汇总 233.6职业危害因素 243.7重大危险源辨识 263.8安全生产管理 283.9事故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措施 283.10事故风险评估结果 37第一章前言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前,编 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 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 以及次生、衍生事故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 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公司各类事故带来的损失,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编制工作,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事故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完成 了《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编制《应急 预案事故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在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 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规范企业事故风险评估行为,为企 业提高事故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安全监管部门根据企业事故风 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国家、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此项工作, 通过开展事故风险评估,掌握自身事故风险状况,明确事故风险防控措施, 为企业事故风险监管奠定基础,预防降低事故风险,同时有利于安全监管 部门加强对重点事故风险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 理成本第二章 总则2.1 评估目的事故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 有害因素,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安全的损害程度,对比 企业现有事故风险防控与事故应急管理的差距,并划定企业事故风险等级, 为企业事故风险管理奠定基础,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为安全监管部门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2编制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提高事故 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事故风险防控主体,遵循以下原则开展事故风险评估 工作:1、事故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2、事故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 分析企业自身事故风险状况,明确事故风险防控措施2.3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根据201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13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69号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9号,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根据201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 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V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4号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根据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 议通过,2013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公布,自2013 年12月7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 正);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 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发布,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8.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9.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10.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 (安委[2013]8号);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4号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2.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做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 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实施工作的通知》(应指信息[2013]29号);1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1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15.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 [2019]第2号);17.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监总局令21号);18.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 安监总应急[2009]73 号);19.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5]11号);2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AQ/T9007-2019);21.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规范》(AQ/T9008-2012);22. 《贵州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黔字监应急 [2011]216号);2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

      2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AQ/T9001-2019)25. 《贵州省安全生条例》(2017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4 事故风险划分等级I级事故:一级响应一级响应是指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超出企业的控制能力,可能或已经波及到企业外的状态,而做出相应的响应II级事故:二级响应 二级响应是指事故后果严重性或影响范围超出现场的控制能力,或可 能波及到企业其它现场,未波及相邻企业的状态,而做出相应的响应III级事故:三级响应 三级响应是指事故发生的初期,或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处 于现场可控状态,未波及到其它现场,而做出相应的响应第三章 资料准备与危险有害因素识别3.1 企业及周边环境自行编辑3.2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自行编辑3.3 工艺流程简述3.3.1 贮存工艺自行编辑3.3.2 包装工艺自行编辑自行编辑3.4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3.4.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种类和特征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原则:本次辨识与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的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依据: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的依据主要有行业安全生产规程、规范中提及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公司 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等;同类型企业的事故案例及事故统计资料;所选用的加工工艺及设备类型特点;通过现场 调研、观察、询问和交流获取的相关安全信息资料,方案设计、文字及图 纸等基础性资料。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过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完成对危险、危 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1)针对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辨识,是参考项目工艺中涉及的危 险物质及相关的安全规程、规范中提及的危险有害因素2)辨识与分析项目的危险、危害因素,是从审查系统中是否存在能量 和有害物质以及如何控制这些能量和有害物质入手,对物质所具有的物理、 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征进行分析3)对生产工艺危险的辨识与分析,主要是了解并掌握项目工艺的特点 及流程,并对项目今后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 分析;4)通过掌握项目所选用的设备设施的特点及危害特点,从分析设备设施入手,对其所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进行辨识与分析;5)对生产过程危险、危害的辨识与分析,主要依据项目的建设方案等资料,同时通过现场观察、询问和交流,进行补充完善3・4・2物料固有特性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辨识与分析我公司涉及到的物质主要为:成品、半成品白酒(53%V0L)(主要成分 为乙醇);发电机房使用的柴油;检维修时用到的氧气和乙炔;辅料纸箱、 塑料泡沫、贴纸、丝带、打包带等固体可燃物;其物质的危险性如下:(1)白酒(53%VOL)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成品、半成品为白酒(53%VOL)。

      白酒(53%VOL):主要成份为乙醇(C2H5OH),闪点为24°C,属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性状:无色透明液体(纯酒),有特殊香味的气味,易挥发能与水、 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15.56)0.816, 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特征:白酒(53%VOL )主要成份为乙醇,易挥发,易燃烧燃 烧时发出蓝色火焰乙醇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铬酸,次氯酸钙、过气化氢、硝酸、 硝酸银、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火场中,受热的 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明火会引发回燃能与水、醚、氯仿和甘油以任何比例相溶表3-1 乙醇理化性质标识中文名乙醇、酒精英文名ethyl alcohol分子式CH0H相对分子质量46.07成份 组成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危险 性概 述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 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 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 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消防 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