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族史论文浅谈古村落的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4786142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古村落的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一、古村落的双重文化内涵〃古村落〃是一种俗称,实际上指的是保留在当今中国农村(古代也许是城 镇、城府)的一些仍然富有古代建翔口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群今天,有些县乡 政府为了旅游开发,打造知名度,有的把古村落改为景观村落,有的少数民族或 边疆地区把古村落称为特色村寨,国家民委对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实施扶贫工程, 又往往发现一些民族特色村落,主要的目的不是旅游开发,而是把它们作为精准 扶贫的对象但无论是〃景观"还是〃特色",都是古村落的一种外在形式,它 们的内涵仍然是从古代传承下来具有特色文化的民居群落古村落一般具有双重文化内涵,实际上是一种双重文化价值古村落的第一价值也是最基本的可视价值,即它作为民居所具有的建筑价值,使我们走到一个 古村落/—下子映入眼帘的就是村落的夕卜貌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 的村落外貌,即不同的建筑规模、建筑方式、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如江南汉族 古镇,都是以集中的一二层平房式的古典宅院围成天井,门脸儿相当华丽,有时 又在两侧放置石狮子或麒麟等铜兽以示威严村落或大院中多有祠堂,村落的街 道通常依水流而建,不仅曲径通幽,而且多有古树嵌旁,花草簇围,给人一种清 新、素雅、秩序感。

      如江苏苏州的周庄古镇,无锡的惠山古镇、荡口古镇,浙江 嘉兴的乌镇等,均属于这一种他们的建筑风格更显集而有序,精而有合,在微 观精致中显示富丽堂皇再如皖南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再配以旁边田地的一片 黄色菜花,酷似颜色王国而大西北陕甘宁的回族村镇,其古村落却另有一番风 格,与汉族江南古村落相比别具一格,尤其是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古村落往往依 山而建,位于大山中间或山麓脚下,民居简易却疏密得体,富有层次村落的房 屋皆围绕清真寺而建,以凸显清真寺的核心、庄严之神圣地位回族古村落的平 房多以一层正房和两边厢房加南门构成,偶有二层楼的,多以石块筑成,但回族 民居的牛羊棚圈却比较宽大,显示他们以饲养、宰杀牛羊为业的商业方式和饮食 习惯回族村落最高处也是最亮丽之处,通常是带有圆包再带有耸尖型的绿色清 真寺建筑,一个回族自然村落里,中间一座清真寺的造价甚至高于所有民居的建 筑造价之总和陌生人刚走进村里,不用问询,只要沿着一条青灰色的石板大路 走着,再顺着石板大路走进石板小路,总能先到达清真寺,然后通向各家各户 凸显出这种大小有别、贵平有序的民族古村落的建筑风格而古村落的内涵文化 则另有一番风味中国任何古村落的建筑外貌都有一定的思想文化内涵。

      我们的 先人在初建自己的村落时,是有思想或风水设计师的规划并把其作为意象来烘托 意境的,然后再交给能工巧匠来加以精心建造和步步实施村里的居民后来再盖 新房时也是受到村落遗训族规之理念的指导来扩建的所以,古村落实际上是古 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这种物质形式把非物质的理念表现出来, 把深层的文化内涵加以共时的固化,从而达到历史化的代际传承如江南汉族古镇,大都反映了当地自古以来的一种文化内容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江苏省苏州昆山市的周庄,它始建于北宋,还可上溯到春秋时代吴 王少子摇的封地周庄的历史文化内涵就是:江南水乡的建筑形式背后所蕴含的 是水乡文化与吴地汉文化的有机结合,还有沈万三名人的故事、万三蹄名食等 周庄的诞生缘由是:北宋年间最初建村时,是为信奉佛教的汉人烧香拜佛而用, 是周迪功郎这个名人为建设全福寺而捐赠了 200亩地,从此成为庙产受益的百姓和信民为感谢他的功德而起名周庄它说明任何古村落都是有历史文化穿透 力的,我们对古村落的欣赏决不能仅限于对外表建筑的观光,而是要看到建筑形 式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周庄如此,无锡惠山古村镇也是如此,它地处无锡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部边缘,其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号称无锡历 史文化博物馆。

      因为惠山古村镇的地韵文化不光是山清水秀,重点还是吴韵越风 的发源地、惠山泥人的原产地惠山古村落集山水文化、寺庙文化、泉茶文化、 园林文化、泥人文化、祠堂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该古 村落实际上成了文化遗产天然地浙江省嘉兴市乌镇更是如此,它地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所在地域,也是历史 上江苏、浙江两省和嘉兴、湖州、苏州三府的交汇处,文化畅通,人文荟萃,古 有梁昭太子诞生于此,今有王会悟、茅盾、孑L另境、木心美誉天下,还有书画家 徐昌酩、竹刻家钟山隐等这种文化内涵才是乌镇古村落价值的重中之重而大 西北回族古村落也同样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许多村边就有修建得很豪华的拱北, 是回族功德之人或文化名人的陵墓回族古村落里的清真饮食饭店往往成为这个 村落除清真寺雅文化(内有《古兰经》讲解和穆罕穆德传播伊斯兰教的历史经过 等)之外的俗文化的集大成之处此地有各种牛羊肉和泡馍、烙饪、酥合子、油 饼、油香、油丝、油沓子等,也有回族帽和女式披肩、阿拉伯式纱巾等,这些雅、 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回族村落的和谐文化风景线二、古村落的民族价值古村落不仅有双重文化价值,还有因地域和风情不同而产生的民族价值笔者到过江南无锡郊区南长街汉族古村落,那里有幽静曲长的小巷,与细长流水的 京杭大运河平行,好似两条长龙并驾齐驱。

      驻足在运河和小巷交叉处的弯拱桥上, 体会着汉族的水乡月夜,偶尔看见一支小船划过水面,船夫一腔淳朴的江南小调, 随着撑橹发出的吱吱呀呀声,飘进我的耳朵,愈发显得江南汉族水乡古村落〃润 物细无声〃的低调与凝重如果说南方林茂竹青,水绕人气的古村落有讲求水乡对称的层次,以及村落 里围成天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么,北方枣红柿黄的汉族古村落就更 显出了大院式的森严山西省晋中地区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一进院门,四通 八达的门通向迷宫式的各处厢房,每个房间除了大家族不同的男女老少分开居住 外,还有家族的厅、堂、客室,各有其用,显示出汉族富户人家依托深宅大院, 追求内涵丰富、高雅气派的民族风格笔者在111西忻州原平市惇阳镇的古村落居 住过三个月,那里的汉族也是在高墙大院和深垛内宅里圈划着各自的民居生活及 家族文化,成为北方汉族大户人家村落文化的第二表情如果说汉族古村落是自 然环境人文化,把〃天人合一〃,敬天祀祖,以中为尊的理念注入宫殿式建筑中, 那么少数民族不少古村落也是一种民族符号,它在其中让民族风情自然化,讲究 居所建构的实用、适应、抱朴含真,与自然界的天然吻合,相当于现代化词汇的 〃环境友好型〃 o例如:内蒙古大草原上那一朵朵白云飘落式的蒙古包群落,也 是一种千年移动但又不大动(离不开草原)的古村落。

      这些蒙古包群落逐水草而居, 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中随遇而安,也有蒙古包里的 主人天圆地方的价值观和豪放、旷达的性格相伴,更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居所美东北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族,20世纪50年代从 大111猎居的〃撮罗子〃房中走下山来,便定居在山麓的小平地上而盖的口袋房村 落,整齐划一,鳞次栉比游人从远处望去,深林覆盖,白雪皑皑,炊烟袅袅, 酷似北国仙境口袋房内每一家都有一串八九间房屋,屋内放置物品较少,房间 宽敞而明亮鄂伦春民族在猎、农结合的新生活中白天劳动,晚上聚会唱歌跳舞, 其乐融融,也是一种别无我有的东北大山中的古村落民族风情少数民族古村落 与大自然环境友好”与特定的生态地貌共生的民族特色之例举不胜举比如:毡房式村落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普遍性住房群落,它是游牧民族为追求水草 丰美状况而随时迁徙,为从事游牧生活而建成的小村落,也是适应北方寒冷气候 而建用的民居住所它是草原游牧民族天圆地方宇宙观的物质再现正像北魏鲜 卑民族《敕勒歌》所唱〃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是圆的,四野是方的,毡 房式民居就在这天圆地方中缓缓移动大西北天山脚下,戈壁边缘的维吾尔族民居往往由前院和后宅式的院落式构 成,住宅一般由院落、住宅(客室、前屋、后屋)两部分组成。

      院落连接房子往往 用外廊通着,其间设有炕台或长方形坐台,台子的上空搭成蜘蛛网般的葡萄架此处空间是族人或家人说拉弹唱,歌之舞之的娱乐空间,夏天也是休憩和餐饮, 尤其是摆哈密瓜、无花果、葡萄、苹果、香梨,举行水果宴的地方南方少数民 族的古村落大都分布在西南,比如云南、贵州、广西的干栏式民居,其村寨的传 统住房形式基本分为两层,上层供人居住,下层饲养牲畜、放置杂物建筑材料 主要是竹木各民族又大同小异,如壮族的干栏式民居,上层人居层由望楼、堂 屋、火塘间和卧室组成,火塘间既是厨房,又是餐厅,还是全家聚合、会客和娱 乐的公共场所傣族的住房以干栏式竹楼为代表,每一座竹楼相对独立,但在村 落中疏密相间,中间往往夹有竹林或果林z竹叶飘逸,果实飘香,使人处处享受 着大自然的恩赐云南西双版纳竹楼群和丽江石板古城最为典型而苗寨的干栏 式民居还叫做吊脚楼,贵州凯里的西江苗寨堪称样板四川凉山彝族、云南哈尼 族、贵州布依族还有一种土掌房民居,取当地的黏性沙土修建成平顶土房,房顶 兼用来晾晒庄稼谷粒如哀牢山的彝族住的土掌房就分正房和厢房,正房为堂屋, 用来召集家庭会议或招待客人,厢房则用作卧室和厨房居住在四川、西藏的一 些羌族由于常年生活在海拔3 000米左右的地区z因此村寨多建在山区或半山 区,通常依山而建。

      这是一种碉楼式民居,碉楼主要用石头砌成碉楼群里还可 分为居住碉楼、防卫碉楼等此外,四川羌族、新疆塔吉克族、宁夏南部山区回 族还用一块块整石盖垒起房屋这些石房村落远远看去像一座石头城堡,也像一 片片巨大的鱼鳞有规则地叠在一起,使人联想起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贝壳形状由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建成的多族群复合文化古村落的典型是湖 南湘西永顺县的老司城这座曾经在湘西地区叱咤风云800多年,历元明清三 朝而持续辉煌的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之衙门大府,居然在今天成 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麻岔乡的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从中可看岀中 国的城市和乡村并不是绝对的,今天的乡间村落也许就是古代的市井中心,一个 〃古〃字就把历史和今天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今天的麻岔古村落也是古代的湘西 老司城名为土家族的古城,实际上也有汉族甚至苗族的建筑元素与风格蕴含在 内元代中央王朝建立的土司制度,历明清两代久盛不衰直到清代雍正年间实 行〃改土归流〃制度,永顺安抚司的衙门执政和军事把守功能才由盛而衰老司 城是封建帝王隔离汉族与土家等少数民族,实现"蛮不出境,汉不入山同〃民族关 系限制政策的物质证明这座古城是从南宋绍兴五年(口35倒清朝雍正四年 (1727)间永顺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也一直成为土家族的政治中心,进而成为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的民族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中国历史上土司制度和 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重点作为土司遗址的老司城,今天虽坐落在峻哨 山岚夹厚密林草的天然绿色氧吧中,但它的古代人文气息和民族文化气象仍然在 斑驳残涣的建筑中依稀可见老司城依山傍水,深藏静谧之处,只有一条碧绿如 丝的灵溪河与山下外界相连接在林茂草密的山中盖有多处土家族和汉族融合风 格的宫殿,成了大山深处隐而不露的逍遥王城,也成了解读土家族文化和封建土 司制度的珍贵实物档案老司城的亭、台、楼、阁掩映于苍竹翠草之间,雕有铭文和魅力的特色民族 花纹的石墙残躺或沉睡在绿林溪水之中,隐现一种古村落的悲旷之美!不由地使an人联想起柬埔寨吴哥窟古迹老司城的面积虽然只有25万平方米,但却广泛分 布着宫殿区、衙署区、司政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墓葬区八大 功能地域,其布局错落有致,建筑精巧,功能齐全有祖师殿、玉皇阁、文昌阁、 土王祠、子孙永享牌坊等,还有稳政碑、钓鱼台、观猎台、练兵场、土司墓葬群、 遗址排水系统、碧花山庄等,是古街道、古城墙作为老司城的最基本元素,把这 个昔日成为民族辉煌圣地之一,今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装点得多姿 多彩,惟妙惟肖综上所述,带有民族价值的古村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