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3].doc
3页《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补充课题,相机指导书写生字“麦”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讲了哪些小动物的事吗? 3、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看看三个小动物面对同样的礼物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边读边用“_”划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小猴的句子并小组合作完成小列表格:人物收到麦子时的表现(说的、想的、做的)结果土地爷爷的态度个性特点小猪小牛小猴2、学习课文第二、六自然段,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2)土地爷爷送给小猪这一袋麦子,在小猪眼里是什么样子的?(黄灿灿)它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开心、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指导朗读,读出小猪的心情 (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5)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它会对小猪说什么? (6)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7)揭示小猪的特点指导读小猪说的话3、学习第三、七自然段,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那小牛又是怎样的呢? (1)谁来读一读写小牛的句子? (2)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土地爷爷对他什么态度? (3)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4)指名感情朗读 4、学习第四、八、九三个自然段 (1)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理解“上等的麦子”, 小猴是怎样处理这“上等的麦种”的? (2)土地爷爷对小猴的做法什么态度?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地。
(3)感情朗读 (三)赠送儿歌(师生拍手读)出示:小猪小猪真可爱!一袋麦子全吃完小牛小牛,真节俭!一袋麦子精打细算!小猴小猴,真能干!一袋麦子总也吃不完!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由合作练习朗读 2、指名到台前表演五、深化主题 1、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2、一年后,土地爷爷来到了我们中间,给了我们小朋友一袋麦子,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思考,打算怎样处理呢? 六、作业 1、把《三袋麦子》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