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法规课件 犯罪预防的般原理.ppt
15页第十四章 犯罪预防的一 般原理第一节 犯罪预防的概念一、犯罪预防的概念所谓犯罪预防,是指国家、社会 (群体、组织)和个人所采取的旨在 消除犯罪原因、减少犯罪机会、威慑 和矫正犯罪人,从而防止和减少发生 的策略与措施的总和第二节第二节 犯罪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犯罪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犯罪是一种社会恶害 • 2、可能性 • 焦点在于犯罪根源可否铲除,犯罪现象能否在人类社 会中消灭 • (1)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 (2)作为法律事实的犯罪罪名或许会改变,但作为与 人类相伴的一种社会事实,犯罪却可能恒久存在; • (3)即使是作为一种法律事实的犯罪现象的消亡,也 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渐进过程;第三节 犯罪预防的基本原 理• 一、犯罪预防与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相同 步原理 • (一)预防犯罪着眼于人与社会的自我 完善 • (二)预防犯罪的策略必须与社会发展 总体措施相协调• 二、社会控制适度原理 • 手段:法律、道德、传统、礼仪等• (一)社会控制和社会自由的关系 • (二)社会控制与人的需要的满足的关 系 • (三)外在控制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三、结构整合和价值整合并举原理 • 结构整合:各部门、各阶层之间的协 调 • 价值整合:文化传统、国民精神和社 会主流思想的统一• 四、成本——效益原理 • 社会政策的调整消除犯罪原因>刑罚 遏制犯罪 •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整体素质>社会福 利政策调节分配减少犯罪发生第四节第四节 综合治理:中国犯罪预防综合治理:中国犯罪预防 的基本模式的基本模式• 一、综合治理模式的建立 •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指在党委、政府统 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 人民群众的力量,各单位、各部门协调一致, 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 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综合手段,整顿社会 治安,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 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 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一项社会控制活动。
199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 治安综合的决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性、任务、 要求和目标、工作范围、领导责任制等作出了明确地规定1991年3月21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二、综合治理的实践原则综合治理的实践原则,是指导给定治理工作 的具体规范和准则第一,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 原则第二,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法治原则第四,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原则• 三、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 • (1)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 • 实行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专门办事机构具 体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 的 领导体制 • (2)综合治理委员会 • 是综合治理工作专门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 并对同级政府以及党委负责 • 四、综合治理的力量体系 • (1)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机关; • (2)地方党委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关以及 政协机关 ; • (3)国家政法机关; • (4)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性自治组织 ; • (5)公民 • • 五、综合治理的措施体系 • (一)犯罪预防措施的一般分类 • 1、犯罪防范措施与犯罪控制措施 • 2、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 • 3、控制模式、医疗模式与社会基因模式• 4、三级预防模式 • 初级预防:鉴别犯罪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
• 二级预防:对已经表现出犯罪征兆的人进 行鉴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 三级预防:针对已然犯罪人,以防再犯 • 5、减少犯罪机会、改善社会控制和刑事 立法调整• (二)犯罪预防的体系 • 1、社会预防:国家采取一系列旨在减少和消除犯罪 原因和条件的措施 • 2、心理预防:针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条件,通 过宏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微观家庭、学校和社区教 育,培养社会公民的健全人格和自身修养的过程 • 3、治安预防:即指公安机关针对社会上具有违反治 安管理行为的人所采取的监督、控制和防范措施 • 4、刑罚预防:即指国家刑事司法机关针对犯罪人的 犯罪行为及其危害,通过适用刑罚所实施的一般和 特殊预防目的的专门性强制措施及其防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