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资源与分布汇总.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优***
  • 文档编号:74644665
  • 上传时间:2019-01-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8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药资源与分布汇总天山山脉深处西北干旱区内部,横亘新疆中部,婉蜒1700余公里天山把新疆分隔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南北疆的自然环境有明显的差异天山北坡气温比南坡低,而降水比南坡多,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也不尽相同,在北坡由于迎向西来的暖湿气流,降水量丰富,土壤和植被发育良好与南坡相比,这里发育着比较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结构和比较典型的植被类型在南坡面临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干热气候强烈侵袭这里的自然景观,灌木和半灌木荒漠以及山地草原广泛发育,荒漠化现象严重,森林带消失,植被组成贫乏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最高峰,海拔7435.3米,南坡属半干旱型,北坡属半湿润型托木尔峰及其山南、山北的广大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生物和矿藏资源,这里以托木尔峰为例,说明天山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  1)托木尔峰北坡  托木尔峰北坡以肥美的草原和带状森林为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气候比较湿润,植被覆盖较好,药用植物种类丰富植被垂直带谱比较明显,大致规律是:山地温带草原、山地寒温带草甸、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亚高山寒带草甸、高山寒带草甸、高山寒冷垫状植被和高山冰雪带  a.山地温带草原  分布于海拔1800一1900米的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地区。

      气候较湿润,干湿季节明显,植被覆盖度为50一80%,草丛层次明显药用植物种类较少,常见的有多种糙苏和蓼属植物及金丝桃叶绣线菊等  b.山地寒温带草甸  多分布于海拔1900-2100米之间,但由于森林遭破坏和草甸上移,局部地区上限可达海拔2300米气候温寒湿润,药用植物种类比较多,如阿尔泰橐吾、峨参、马缨子、聚花风铃草、疗齿草、猪殃殃、牛至、野芝麻、腺唐松草、西伯利亚侧金盏花、细裂委陵菜、银白委陵莱、岩风、假狼毒、草原老鹳草、茅香、拟百里香及假龙胆等  c.山地寒温带针叶林  分布于海拔2100-2900米之间,植被类型属亚高山针叶林,仅有一种针叶乔木树种,即天山特有的雪岭云杉木本药用植物有天山花楸、野杏、野核桃、天山桦、刚毛忍冬、小花忍冬、伊犁柳等林下植被相当发育,覆盖度达70一80%草本药用植物主要有一枝黄花、欧缬草、林地乌头、小斑叶兰、火绒草和短喙蒲公英等此外,还生长有山糙苏、蓝花老鹳草、斜升龙胆、新疆龙胆、白边獐牙菜、中麻黄、瞿麦、新疆党参及新疆黄精等  d.亚高山寒带草甸  分布于海拔2900一3100米气候寒冷、湿润,植被组成比较丰富,以多年生植物占优势,覆盖度可达90%在阴湿的陡坡和沟谷中常形成密集的鬼箭锦鸡儿灌丛。

      分布的药用植物有山地糙苏、俯垂龙胆、箭头唐松草、青兰、大花青兰、椭圆叶花锚、黄花野木樨、棘豆、火绒草、威灵仙、柴胡、新疆软紫草、珠芽蓼、短茎古大当归、准噶尔蓼、阿尔泰金莲花、梅花草、亚麻、一枝黄花、野罂栗、缬草、线叶红景天、林地乌头、高山龙胆、斜升龙胆、草原老鹳草、裸茎金腰、伊犁贝母、新疆贝母及秦艽等  c.高山寒带草甸  分布于海拔3100一3400米的高山区气候寒冷而湿润,仅夏季偶无霜冻,生长有北极高山植物北极果药用植物有珠芽蓼、草原糙苏、高山唐松草、高山黄芪、高山龙胆、火绒草、高山风毛菊和细叶风毛菊等  d.高山寒冷垫状植被  分布于海拔3400一3700米气候寒冷,气温日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水分不足,具明显的旱生性质,发育着面积不大的呈狭带状的垫状植被和铁锈色、灰绿色的壳状地衣分布的药用植物有新疆雪莲、二花委陵菜、喜山葶苈、珠芽蓼、倾卧兔耳草、圆叶乌头、天山棱子芹、高山红景天及高山厚棱芹等  e.高山冰雪带  分布于雪线以上的高山区,被冰雪覆盖,气候严寒,不利于各种植物生长  2)托木尔峰南坡  托木尔峰南坡具有独特的景观和明显的垂直分布现象主要特征是气候较干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化较大,温带荒漠和草原广泛分布。

      植物种类较少,其垂直分布带谱大致是:温带荒漠、山地温带荒漠草原、山地寒温带干草原、亚高山寒温带草原、高山寒带草甸、高山寒带垫状植被及高山冰雪带  a.温带荒漠  分布于海拔1900米以下的山前地带气候干燥而较炎热,形成典型的沙漠景观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霸王、琵琶柴、泡果白刺、无叶假木贼、膜果麻黄、合头草、车前、牛蒡和苍耳等此外,在海拔1000一1400米的低山干旱草原上还生长有千叶蓍、苦豆子、柽柳、滨藜、优若藜及琐琐柴等  b.山地温带荒漠草原  多分布于海拔1900一2200米,但有时其上限可达海拔2500米或更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日照时间减少、地下蒸发减弱,但仍受干旱气候的强烈影响植被表现为由荒漠向草原过渡类型,出现荒漠草原景观,覆盖度为25一50%,草丛一般高20一30厘米分布的药用植物有膜果麻黄、合头草、驼绒草、琵琶柴、冷蒿、黑萼棘豆、盐爪爪、中麻黄、细子麻黄、准噶尔铁线莲、黄花瓦松、二裂委陵菜、红景天及火绒草等  c.山地寒温带干草原  分布于海拔22002600米气候比较温湿,植物覆盖度在30%以上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冷蒿、火绒草、阿尔泰白头翁、俯垂龙胆、二裂委陵菜、三叶委陵菜、邪蒿、草原糙苏、阿勒泰柴胡和准噶尔马先蒿等。

        d.亚高山寒温带草原  分布于海拔2600-2900米夏暖冬寒,气候较湿润,为草原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植物覆盖率达70%分布的药用植物与北坡的亚高山草甸比较一致  e.高山寒带草甸  多分布于海拔2900一3600米,局部上限可达3900米植物的药用种类与北坡的高山寒冷草甸带基本相同  f.高山寒带垫状植被  与北坡的高山寒冷垫状植被无多大区别;在阳坡垫状植物被可分布到海拔4000米处  g.高山冰雪带  分布于雪线以上的高山区,被冰雪覆盖,为高严寒气候,不适于各种植物生长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既阻挡了北方寒潮南侵,又阻止了南方海洋气团的北移由于南北气候差异,致使南北动、植物群落构成有所不同  秦岭山地也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又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山地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一3000米之间,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为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也是中国内地最高的名山太白山区地处周至、太白、眉县三县境内,山势高峻,地形起伏很大,气候差异显著植被复杂多变,自下到上,由原野到森林,直至高山灌丛、草甸随着地势抬升,气候、土壤、植被出现了明显差异、垂直分布带特别明显,从低到高的大致规律是:栎林带、桦木林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带。

      太白山位于东部湿润平原之西,西藏高原以东,暖温带之南,亚热带北缘,上下承接,南北过渡,是华北、华中和青藏高原三地区生物交汇的过渡地带,因而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太白山有植物近2000种,其中中药资源800多种,被称为“药山”,重要的有党参、当归、黄芪、贝母、黄连、杜仲和麝香等太白山特有的草药有太白乌头,太白蓼,秦岭岩白菜、太白美花草(重叶连)及秦岭龙胆(朱苓草)等  1)栎林带  栎林带分布于海拔800一2200米之间本带大部属暖温带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一140C,夏季炎热,冬季较寒冷,生长期150一210天;年降水量620一820毫米,雨水集中于7一9月土壤为棕壤和褐土主要药用植物有侧柏、半夏、忍冬、大叶白蜡树、穿龙薯蓣、石竹、白屈菜、马蹄香、华中五味子、苦木、忍冬、盐肤木、铃兰、人血草、商陆、夏枯草、天南星、支柱蓼、地黄、黄栌、远志、鹿蹄草、酸枣、兔儿草、杠柳、北柴胡、藤五加、三叶木通及紫荆等,主要药用动物有蝉、斑蝥、刺猬、豹、野猪、林麝、狐,狗、狼、狍、黑熊、鬣羚、鼬、大鲵、蛇等  2)桦木林带  桦木林带分布于海拔2200一2800米悬崖深谷之间,属温带气候,凉温湿润,年均气温约10℃,寒冷期长,年降水量750一1000毫米。

      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度不足100厘米,且土中石砾较多,只在局部较平缓的地带才出现较厚土层主要药用植物有桃儿七、红毛五加、山荷叶、美丽马先蒿、太白菊、珠芽蓼、流苏虾脊兰、黄瑞香、凹叶瑞香、太白岩黄芪、短角淫羊藿、膜荚黄芪、毛细辛、华山松、掌叶大黄、大黄、碗豆七、鬼灯集、川陕金莲花、鹿药、太白杜鹃、延龄草、掌叶铁线莲、川赤芍、杓兰、黄水枝、黄精和长松萝等主要药用动物有黑熊、林麝、青羊鬣羚、草兔等  3)针叶林带  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2800一3300米之间,属寒温带气候,年均气温在一1至一2℃,冬季长而寒冷,夏季凉爽,年降水量800一900毫米本带多为冰川地貌,岩石裸露,土层浅薄,为亚高山森林草甸土主要药用植物有假百合(太白米)、太白蓼、独叶草、胡蓬(狗牙贝)、太白艾、太白贝母、球穗蓼、凹舌兰、手掌参、人头七、铁棒锤、太白乌头、铁筷子、长果升麻、蜀侧金盏花、太白东俄芹、山蓼、轮叶红景天(凤凰七)、空洞参、枇杷玉、秦岭党参、秦岭龙胆、紫芝、短毛独活(毛羌)、大黄、金柴胡、甘肃黄精、太白美花草、二叶獐牙菜(乌金草)、狭叶红景天及条裂黄堇(铜棒锤)等主要药用动物有鬣羚、羚羊、豺、青羊、林麝、黄鼬等。

        4)高山灌丛带  高山灌丛带分布于海拔3300一3767米,属亚寒带气候本带气候寒冷,半湿润,经常云雾弥漫,雪多风大,冬长而无夏,年降水量为750一800毫米;高山冰川地貌,峻峭处为高山石质土,平缓处为高山草甸土主要药用植物有高山罗蒂、瑞苓草、太白棱子芹(药茴香)、太白茶、矮金莲花、垂头菊、稀毛香青(五月霜)、太白龙胆、湿生扁蕾、青藏乌头、太白翠雀花、铁棒锤、空洞参、太白鹿角、太白花、石耳子、石霜、秦岭龙胆(朱苓草)、五脉绿绒蒿、球穗蓼、羌活、秦岭党参及二叶獐牙菜等主要药用动物有青羊、林麝、黄鼬等黄山地处安徽南部山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是中国中部诸山的最高峰山体大多由花岗石组成,土壤呈酸性,常年雨量丰富,尤以5一8月为最多由于地形复杂,小气候变化多端,植被的垂直分布相当明显,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山地矮林和山地灌丛带,以及山地草甸带  1)常绿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海拔500一1000米之间,土壤为山地黄壤药用植物有甜槠、交让木、茅栗、山槐、马银花、满山红、山苍子、盐肤木、山胡椒、枫香、木蜡树、粗榧、榧、紫金牛、树参、朱砂根、石楠、大叶冬青、乌饭树、十大功劳、胡颓子、伞形绣球、檵木、大青、蓬蘲、卵叶远志、林泽兰、兔儿伞、鹿蹄草、淡竹叶、沿阶草、禾叶土麦冬、多花黄精、景天三七、垂盆草、石吊兰、乌头、重楼、绞股兰及八角莲等。

        2)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900一1250米之间,土壤为山地黄棕壤药用植物有甜槠、交让木、茅栗、山槐,马银花、山苍子、山胡椒、枫香、木蜡树、树参、十大功劳、胡颓子、伞形绣球、毛油点草、鹿蹄草、檵木、大青、石吊兰、化香、黄花楤木、旌节花、五加、野鸦椿、秦氏莓、乌头、重楼及禾叶麦冬等  3)落叶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200一1500米之间,为山地黄棕壤药用植物有交让木、茅栗、马银花、山苍子、禾叶土麦冬、伞形绣球、毛油点草、鹿蹄草、大青、卵叶远志、三桠乌药、金缕梅、灯台树、白花前胡、黄精、石吊兰、黄花楤木、旌节花、香果树、四照花、昆明山海棠、华中五味子、乌头、黄连、大叶唐松草、白须草、石海椒、土当归、紫花前胡、奇蒿(六月霜)、异叶败酱、白花败酱(胭脂麻)、荞麦叶贝母、重楼、络石及菝葜等  4)山地矮林灌丛带  山地矮林灌丛分布在海拔1400~1650米之间药用植物有交让木、茅栗、马银花山苍子、禾叶土麦冬、伞形绣球、大青、卵叶远志、金缕梅、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