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曲线 - 副本 - 副本.doc
8页双曲线及其性质一 重点难点 :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二 基础知识点:1 .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的动点的轨迹叫双曲线当2﹤2时,轨迹是双曲线;当2=2时,轨迹是两条射线;当2﹥2时,轨迹不存在2.焦点在轴上时: ;焦点在轴上时:()3.范围、对称性 顶点: 特殊点:实轴:长为2a, a叫做半实轴长 虚轴:长为2b,b叫做虚半轴长4.渐近线: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5.等轴双曲线: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叫做等轴双曲线,6.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渐近线为,双曲线方程就是: 7.离心率: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 范围:,“e的大小”与“开口的阔窄”的关系 8.共轭双曲线: 的共轭为 9.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其中,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双曲线的准线 常数e是双曲线的离心率.10.准线方程:左焦点对应着左准线,右焦点对应着右准线;上焦点对应着上准线;下焦点对应着下准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也叫焦参数)11 .双曲线的焦半径(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下),右(上)焦点)即有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焦点在y轴上12.焦点弦:过焦点的直线割双曲线所成的相交弦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相交弦例题1,已知,一曲线上的动点到距离之差为6,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练习1已知双曲线C与双曲线-=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求双曲线C的方程____.练习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焦距是10,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练习3.以抛物线的焦点为右焦点,且两条渐近线是的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4.已知点,,,动圆与直线切于点,过、与圆相切的两直线相交于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A. B.C.(x > 0) D.例题2双曲线的渐近线为,则离心率为 练习1若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实轴长,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例题3.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练习.焦点为(0,6),且与双曲线有相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 A. B. C. D.例题4双曲线的一弦中点为(2,1),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练习 在双曲线上,是否存在被点M(1,1)平分的弦?如果存在,求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家庭作业:1.双曲线16x2―9y2=―144的实轴长、虚轴长、离心率分别为_________2.顶点在x轴上,两顶点间的距离为8, e=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3.双曲线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等于_____4.若双曲线上一点P到双曲线上焦点的距离是8,那么点P到上准线的距离是___ 5.经过点M(3, ―1),且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的等轴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 6.以y=±x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 7.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等轴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是 8.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 9.与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e=的双曲线方程是 10.以5x2+8y2=40的焦点为顶点,且以5x2+8y2=40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__. 11.已知双曲线上一点到其右焦点距离为8,求其到左准线的距离12.若共轭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e1和e2,则e1和e2必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13.若双曲线经过点(6, ),且渐近线方程是y=±x,则这条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14.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15.如果双曲线右支上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等于2,则P到左准线的距离为___16.已知双曲线的一条准线是y=1,则实数k的值是______17.在双曲线的一支上有不同的三点A(x1, y1), B(, 6), C(x3, y3)与焦点F间的距离成等差数列,则y1+y3等于 ___18如图2所示,为双曲线的左焦点,双曲线上的点与关于轴对称,则的值是( )A.9 B.16 C.18 D.27 19 设P为双曲线上的一点F1、F2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PF1|:|PF2|=3:2,则△PF1F2的面积为 ( ) A. B.12 C. D.2420设为双曲线上的一点,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则的面积为( )A. B. C. D.21. P是双曲线左支上的一点,F1、F2分别是左、右焦点,且焦距为2c,则的内切圆的圆心的横坐标为( )(A) (B) (C) (D)22,若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F1,F2,P是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的值是 ( )A. B. C. D. 23 如图,点为双曲线的左焦点,左准线交轴于点,点P是上的一点,已知,且线段PF的中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Ⅰ)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若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两点,设,当时,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1. 8, 6, 2. 3. 4. 5.6. 7. 8. b 9. 10. 11. 答案: 12. =1 13. 14. 或 15. 8 16. ― 17. 12 18[解析] ,选C19解析: ①又②由①、②解得直角三角形,故选B。
20【解析】双曲线的实、虚半轴和半焦距分别是:.设;于是,故知△PF1F2是直角三角形,∠F1P F2=90°.∴.选B.21[解析]设的内切圆的圆心的横坐标为,由圆的切线性质知,22【解析】椭圆的长半轴为双曲线的实半轴为,故选A.23【分析】第(Ⅰ)问中,线段PF的中点M的坐标是主要变量,其它都是辅助变量.注意到点M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所以利用中点公式是设参消参的主攻方向 第(Ⅱ)中,直线的斜率是主要变量,其它包括λ都是辅助变量. 斜率的几何意义是有关直线倾斜角θ的正切,所以设置直线的参数方程,而后将参数λ用θ的三角式表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解析】(Ⅰ)设所求双曲线为:.其左焦点为F(-c0);左准线:.由,得P(,1);由FP的中点为.代入双曲线方程: 根据(1)与(2).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Ⅱ)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代入得:当,方程(3)总有相异二实根,设为. 已知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两点,∴,.于是:.注意到在上是增函数,(4)代入(5): ∵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为,故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必须.综合得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