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患者患病早期真实体检的质性研究.doc
9页肿瘤患者患病早期真实体检的质性研究[摘要]目的,探索肿瘤患者患病的真实体验方法,对15例肿瘤患者在患病早期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肿瘤患者患病早期的真实体验归纳为4各方面①感受身体的危机信号②面对现实的打击③使用角色改变④准备回归与重建结果:肿瘤患者患病早起会痴线复杂强烈的心里反应,护理人员应根究患者的情绪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去身心健康[关键词]肿瘤患者 心理过程 质性研究Real physical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cancer of qualitative research[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ue prevalence of cancer patients experience. Method, 15 cases of cancer patients in early disease-depth interviews, analysis and use of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Result, the prevalence of early cancer patients grouped into 4 real-life experience in all aspects. Feeling of crisis signals the body to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changing role of preparing against the use of reg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cancer patients line up early will be crazy strong heart complex response, nurses should root cause of the patient's mood change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Key words] cancer patients mental process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肿瘤是危及人本健康乃至生命的严重疾病,在过去 20多年里,我国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肿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在面对疾病的应激时患者极易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各应对过程与疾病的预后及远期生活质量密切相关[2-4]。
目前国内、国外对肿瘤患者患病早期心理反应的了解,多来自经验或量表调查结果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的方法,旨在探索肿瘤患者患病早期的心理体验过程,为临床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10年1-6月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的肿瘤患者,最终访谈15例,在其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上呈现一定差异性,被访者的条件:①首次发病,符合WHO临床诊断标准;②善于用语言表达想法,且思路清晰;③愿意参加本研究,研究样本是按照资料?合的原则确定[5]访谈对象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8-50岁3例,51-60岁6例,61-70岁4例,大于70岁2例;文化程度:小学1例,中学9例,大专及以上5例;人均月收入:1000-1999元6例,2000-3000元4例,5000元以上5例;在职者7例,自由职业者2例,退休6例;访谈时已行介入术治疗8例;手术完全切除和始思性切除分别为10例和5例1.2收集资料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6] ,采取深度访谈结合观察法收集资料访谈前拟定访谈提纲,内容包括:从最初发病到入院后的经历和感觉是什么?您现在如何看待疾病的预后?您认为出院后生活会有哪些变化?提纲中各个问题的顺序不固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访谈地点为苏醒室和普通病房,待被访对象的病情稳定,研究者取得其知情同意后开始访谈,访谈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时间为20-50分钟,每例访谈1-3次访谈在患者发病后3-10天进行,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地该语音性资料进行实地记录访谈时,尽量避免研究者的主观意见对被访者产生诱导访谈结束后24小时内将录音资料转成文字,研究者在访谈中注意观察被访者的日常治疗、护理和生活起居等,并随时记录,以便了解其心理和情绪的细微变化1.3分析资料采用Nancy[7] 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①仔细阅读所有访谈记录;②吸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⑦返回被访者处核实求证然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进行整合,并穿插自己的理解和反思,使最终形成的主要问题有一定的内存关联性同一份资料由2名研究者分别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主题2结果2.1感受身体的危险信号2.1.1对症状的忽视在发病初期,8例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或症状不典型,造成对症状的忽视,导致就医延迟个案4:“就是因为平时身体太好了,所以有了毛病,想着睡一觉或休息一下就能挺过去。
也有的肿瘤患者描述为“像感冒一样,浑身乏力”、“胃不舒服,以为是小胃病”、“后背痛,我可能是胰腺出了问题”2.1.2不祥的预感研究中,5例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表示家庭或朋友有得肿瘤的,在身体突然出现异常时或在症状加重时出现了不祥的预感个案7:“我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打消炎针不见效,肯定不是好事情我希望不要出事情才好”2.1.3 令人绝望的痛苦于恐惧肿瘤患者在患病早期对发病时的症状心有余悸、刻骨铭心,6例不堪忍受身体上极端痛苦而几乎对生命绝望个案12:“我当时一下子咳那么多血,嗓子痒痒的,以为一下子血就咳没了,觉得一天也活不下去患者由于感受到死亡的临近而产生恐惧感在其看来发病时“很吓人,太可怕了”、“很危险,感觉随时随地会死亡”个案9:“害怕啊,因为事情一下这么严重,眼睛民黑,整个人出冷汗”、“我想到最环的情况有可能起不来,就得往阎王爷那走一圈”2.2面对现实的打击2.2.1对疾病的否认与求证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面对肿瘤的诊断,最初几乎都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患病现实,往往会主动思考患病原因,其反思的过程是对诊断的求证过程此时8例存在明显的不理智情绪个案7:“以前身体真的像牛一样,平时血压、血脂都不高,边感冒都没有……抽烟喝酒比我厉害的人多了,他们怎么都没事……得这个病我看我太年轻了!”2.2.2接近崩溃。
确认后,医护人员的言行、病人的反应、以及诊治过程中的紧张气氛,都是患者从否认逐步过度到被迫面对现实的无奈思想上受到沉重的打击,而处于崩溃边缘个案9:“急诊入院时,我躺在床上,好像交代后事一样,很难受”2.2.3变得脆弱6例在得知诊断后,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其中,有3例男性在访谈时多次默默地流泪个案7:“我那里想了好多好多(叹气,眼中含泪),我姐姐给我送来钱时,我就忍不住了(摇头),眼泪哗啦哗啦地流同样的情感流露在年轻女性患者身上也有所体现个案14:“我感觉随时要死亡,前几天晚上一想到自己的病我就哭”2.2.4对生活的眷恋由于肿瘤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在感受死亡威胁时,会产生对生活的眷恋和不舍个案3:“小时候家里很穷,现在条件这么好,我才64岁,孙子才3岁,生活这么优越……还对生活很留恋”2.2.5对责任的担心5例患者在得知患病后,立刻想到对家人的责任,为不能履行责任而感到惋惜和愧疚,尤其是中年患者个案3:“我有80多岁的老父亲和母亲,我向老人保证,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为他们养老送终,我担心不能履行自己的承诺了个案9:“在医院我给自己打气,我还不能走,儿子还没成家,老婆把我看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我走了就像大树倒了一样”。
2.3适应角色改变2.3.1自我反省患者经过手术,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