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预算管理十大漏斗.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ji****n
  • 文档编号:45302757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预算管理十大漏斗预算管理十大漏斗日期:2006-08-08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在执行财务预算制度中,为什么一些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断被审计出问题?预算管理在编报、批复、执行等环节中究竟存在什么样的体制性或者操作性“漏斗”?日前国家审计部门有关人士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位人士归纳出的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十大“漏斗”,值得关注漏斗一,臆造预算数据,虚报支出预算如某个项目决算时只是 l000 万元,但原来预算却编报了 2000 万元从预算编报环节来看,类、款、项都很详尽,但与真实的决算一对照,臆造预算数据的问题就立即显现出来这就反映出在核算编报的细化问题上必须把握住两个方面,一个是类、款、项的细化问题,二是“项”上数据是否科学和真实的问题臆造预算数据,虚报支出预算的原因是:我们目前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说还是粗放型的,粗放的惯性作用还没有得到根本克服,有些预算缺少科学依据,有的甚至是拍脑袋得出来的标准,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受小团体利益驱使,就是想在预算中埋一些机动资金,有意搞“模糊数学”例如住房公积金是根据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很容易计算,但不少单位这个数字都出了偏差。

      有个单位几年累积下来竟然多提取了二三亿元漏斗二,编报不客观的收支平衡预算我国目前的预算大都是收减支等于零的预算但事实上这种预算并不一定科学如果一个单位完全依靠财政资金办事、吃饭,收减支等于零,不余也不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正常的但是对于一个有自主收入,且是自主收入较多、财政拨款比较少的单位来说,为了不体现出有盈余,它会坚持编制收支平衡预算的规定,刻意加大支出预算的编制,结果是年终结余不断增加,脱离了预算控制这种预算就编制得不科学,也不能称得上是平衡的预算如在审计中就发现某个单位收入一年增加十亿元左右,几年间增加至七八十个亿,但仍在年年编制零结余预算这就不正常了分析编报虚假收支平衡预算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有些单位会刻意多列收入,或刻意少列支出这种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的实行责任制管理的单位,每年收入均达不到预期指标要求,只好做假账应付,另一种是收大于支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编预算时刻意把收入预算编小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国家财政对预算单位的财力估算不准财政部门批复预算存在缺陷,特别是预算的编报和批复存在着缺乏健全的标准定额这不是谁的过错,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物价指数、增长的基数都很难有精准的确定,制定定额标准实际上很困难。

      建立定额标准虽然较困难,但是还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就相对较为健全,每一个地区都有工程定额,钢筋、水泥、红砖的价格和工时工资都有明确的定额漏斗四,本级向下属单位批复预算存在“灰色区域”比如某部给某一级预算单位已经批了一个总体预算,但一级单位向本级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只批总预算的 90%,余下的 l0%没有批为什么会存在这类问题呢?有几种可能:一是上报预算的时候就留了余地、打了埋伏,二是可能发生了一些不可抗的因素;三是为了克扣“皇粮”比较普遍的还有超预算批复,原因之一是事前对该项目的调研不足,或者是项目运作过程中又添了一些零星的事项,把项目的规模扩大了,这时只能硬着头皮追加预算原因之二就是搞钓鱼项目,本来项目要使用两个亿,就先报一个亿,等申报项目批准下来再说在预算执行中未执行项目支出预算第一种情况是部分项目单位完全不执行项目预算;第二种情况是在某一个项目中部分小项未执行;第三种情况是项目跨年度未作滚动管理;第四种情况是行政事业类项目调整为日常公用项目支出;第五种情况是行政事业类项目调整不报财政部门审批和备案漏斗六,在预算执行中超预算支出一是行政类项目超支,二是基本支出超支项目支出超支的情况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单个项目超支,所有项目总计保持与预算平衡,这也是不允许的。

      这种情况,从审计角度看,是一种支出不真实的表现:A 超支,B 结余,c 结余,D 超支,再相互抵补,然后体现总体收支平衡谁相信这种偶合呢?这也是缺少对预算各项目的细化所导致的基本支出超支,这种情况不算多,但是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漏斗七,在预算执行中留有大量结余这种情况在事业单位较为常见,特别是有自行组织收入的预算管理单位,年初预算是平衡的,但到年终有大量的结余留下来,预算与执行结果不一致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表层的原因是预算编报与预算批复的过程(一级往二级批)留下的弊端从深层次来看,原因之一是预算管理中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原因之二是对预算法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关于预算法执行是财政部和审计署反复强调的问题,但时至今日还有不少违反预算法的现象在法律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价值取向偏离是形成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预算资金管理中的不规范因素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集中所属单位资金,不纳入预算管理,而用于发奖金、补贴等;第二,动用事业基金作对外投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二级单位;第三,把事业单位收入转入关联公司,目的是避免纳税,甚至进行舞弊,第四,当年列支下年支出;第五,上年的结余未纳入预算当中来;第六,对行政事业类的项目做比较大幅度的调整;第七,有广告收入的单位,对广告收入不做收入。

      漏斗九,违规处理国有资产以下两种情况较为多见一是一级单位拨款给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去参股、投资,最后把股权转让,而又未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就比较复杂其中既有因为不了解相关法规之人,也有明知故犯之人二是赞助费、广告、其他收入未列入预算管理,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私存、私放、私花漏斗十,资金使用效益差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合法渠道”表现在投资亏损、或有损失审计强调真实、合法、效益以前真实、合法强调得比较多,效益强调得比较少,效益审计方面也缺少有效经验但是今后要更加重视效益审计,也就是除了真实、合法审计以外,将注重审查资金使用有没有效益、有没有效果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即使资金使用是真实合法的,但导致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的时候,也可能要追究相关人的经济责任有关人士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部门预算改革没有完全到位一些部门尚未按要求建立起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使得年初预算难以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执行过程中随意陛较大;二是预算编审机制不够健全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一些资金的分配标准不统一、不透明,执行过程中监督检查不力财政部门对各部门、各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上报的预算审核不够全面、严格,缺乏深入调查和跟踪问责机制;三是内部财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有些单位依法理财意识不强,制度不健全、内控不严格一些部门对所属单位疏于监管摘自《瞭望新闻周刊》2006/3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