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论文:谈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时机的把握.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2454687
  • 上传时间:2024-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时机的把握评价即对学习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同样,教学评价也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它的不可预设性,必然注定评价时机的随机性 《科学( 3— 6)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 ”可见,适时的评价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不适时的评价不但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浪费宝贵的探究时间,更有可能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评价时机随机性的层面来反思当前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四化”现象:1、评价模块化,忽略全程性 所谓评价模块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某一个环节,专门用来评价,它往往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忽略了评价的全程性2、评价表面化,忽视实质性 以点盖面,片面夸大,缺乏评价的价值取向,忽视了评价的实质例如: “连这些都知道,可以成为小科学家了 ” “真厉害,比老师还聪明 ”等等,都属于这些现象。

      3、评价单一化,忽视全面性 注重于科学知识方面的评价,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比较少4、评价随意化,忽视时机性 教师在评价时间上随意性较大,往往在学生得出实验结果,或者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设计意图时,就给予表扬,而对于能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大好时机的环节却忽略了,最终使评价的功能体现相当低以上四点, 从表面上看都是操作层面上的不足, 但本质上却是属于对课堂教学评价认识上的偏差和不足如果对评价的认识已经到位,那么教师的操作,即评价时机的把握就是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所在在科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评价时机稍瞬即逝,错失了机会,就等于错失了一次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大好机遇教师怎样才能把握科学课堂教学的时机呢?(一) 在思维碰撞处评价,有利于科学知识的建构儿童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才形成的概念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努力获得能与他们日常生活的观察相一致的理解,才不会仅仅因为别人那样说、或是遇到一个与他们的想法冲突的事件,就改变自己的主意,这就是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顽固性所以科学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从“儿童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理解的困惑所在在科学课堂1教学中,当同学们建构的科学知识体系和自己原有知识,或者和他人所建构的知识体系相碰撞、冲突时,通过教师适时评价和引导,使这种矛盾更加激烈,引发学生交流和争论,从争辩和讨论中让学生明白是非,摒弃不科学的一些经验和知识,从而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新的科学认知体系。

      教学片断一:科学三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活动三“沉浮自如的潜艇”成因研讨阶段师:“潜艇”能够在水中沉浮自如,可能和什么有关?生:和空气有关?师:说说你的理由?生:笔帽里面有空气?师:空气能够使潜艇沉浮自如吗?生:我不赞成这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和水有关?师: 哦,把前面同学的意见否定了,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的意见生:因为,当你用手捏瓶子的时候,瓶子变小了,水也变少了;松手后,瓶子变大,水也变多,所以,我认为,潜艇的沉浮和水的多少有关师:条理清晰,回答完整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看法吗?生:和水有关,我也认同可是水变少了,我不同意,因为瓶盖没有打开,里面的水不可能少呀!生:我认为,和水有关系,和空气也有关系因为笔帽里面有空气,用手压瓶子,瓶子里面的水,跑到笔帽里面,把空气压缩了师:你真厉害,还提到了压缩空气那么,你们认为,到底哪一个因素更加重要生:压缩空气师:压缩空气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好像没有学到和沉浮有关生:沉浮和物体大小、轻重有关师:压缩空气和物体大小轻重又有什么关系?生:和轻重没有关系,和大小有关,因为空气被压缩后,变小了笔帽大小没变,空气变小了,所占据的空间也小了,一部分水就进去补充,重量增加,所以“潜艇”下沉了。

      不难发现,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把握评价时机,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通过思维碰撞,使“潜艇”沉浮自如的原理逐渐浮出水面,建构了科学认知体系二) 在方法交流处评价,有利于科学能力的发展2动手前的动脑,可以让动手变得更加有序;动手后的动脑,可以使动手更加有效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探究总是有限的,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互相弥补经验上的不足,提高探究效率此时,教师适时介入评价,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教学片断二:科学四上《磁铁的磁性》 “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设计探究方案后,汇报交流阶段师:老师发现,第四小组的同学已经把材料整理好,坐得整整齐齐的准备汇报了,还有哪一小组也准备汇报了呢?用手势告诉大家,你们组讨论了几种方法?生:把磁铁挂起来,然后,把回形针放到磁铁的各个部分,看一看各个部分吸回形针的多少,就知道磁性的强弱了师:这个方法不错,看来你们小组再刚才讨论的还是比较认真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用磁铁的各个部分去吸桌子上的大头针,看一看各个部分吸起大头针的多少,就知道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了师:这两种方法,是刚才汇报两组智慧的结晶和这两种方法相似的小组有多少?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好在什么地方?生:方法二好,两种方法的道理好像差不多,就是方法二实验简便,节省时间。

      师:同学们认为,这位同学说得怎样?生:好!老师是不是可以发给他一颗星星师:当然还有好方法吗?生: 可以把磁铁放到桌上,在它上面垫一块玻璃,再在玻璃上撒一些铁末,就可以知道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了师:与这一组想法一样的小组有吗?(没有)方法相当独特,真是了不起生:用指南针,然后用磁铁各部分靠近它,看它能够转几圈,就可以知道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了师: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指南针我们还没有学过呢?生:学具袋中的材料,我已经玩过了师:真是科学学习的有心人,值得大家向你学习教师适时的评价、适度的“收放” ,使科学方法在多样化的同时,又体现着学生创新3的意识通过教师评价时机的把握,科学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三) 在探究实践中评价,有利于科学志趣的培养科学实践是认识上较高层次的探究活动 科学活动设计宗旨是通过对非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观测因此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对于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时,他们是否能保持实验参量恒定不变,或者实验时,是否按照计划进行,这时,评价时机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教学片断三:四上《怎样加快溶解》活动一“哪一块肥皂溶得快” 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发现了三种使肥皂溶得快的方法。

      怎样来证明大家的猜想呢?生:实验师: 怎么做,是三种方法一起用还是一个一个来实验生:一个一个来,如果三种方法一起来,那我们就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种方法好了师: 那么,选用搅拌的方法,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 师: 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生:两杯水的多少、温度、肥皂大小应该一样生:不然,就不公平师:那么,使用其它方法实验,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公平呀!师:同学们,不光这样说,实验中,更应该这样做之后教师分发实验单,这里就包括关于实验控制的评价和是否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包括实验习惯) ,是我们的一大任务,贵在持之以恒,聚沙成塔如果在探究实践中适时介入评价,有利于学生科学志趣的培养四)、在追问反思中评价,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解释是科学事业的核心;诱导学生进行解释并对其解释做出分析是评价学生科学成绩的一个有用途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思维, 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 受知识、 经验的影响,学生的回答,往往缺乏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有时他们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这时,就需教师有梯度的“追问” , 生生、师生之间的互评,来激活学生思维,帮助他们4突破。

      所以,在追问反思中评价,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教学片断四:科学五下《运动与摩擦力》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体验摩擦力阶段师:早上老师在学校大理石地面上滑到了,猜一猜,这可能跟鞋底什么关系?生:鞋底太光滑了师:为什么老师的鞋底会很光滑生:老师的鞋太旧了,鞋底和地面经常摩擦,就变得光滑了师:生活中你一定是一位善于观察事物细节的孩子那么,同学们的鞋底又会是怎样的呢?生:鞋底有花纹生:鞋底也有摩擦掉的师:猜一猜,为什么鞋底设计有花纹?生:不会滑倒师:为什么?生:鞋底有花纹,比较“糙”,所以不会滑倒师: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猜想的合情合理师:同学们,用你们的鞋子感受一下摩擦生:比较费力师:能说的具体一点吗?生:好像有一种力,阻碍了脚的运动师:体验的相当细腻,也用了一个科学名词——力像刚才同学们感觉到的,由于摩擦,在物体运动时受到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师从生活情景入手,通过评价时机的把握,适时追问,帮助同学们反思用同学们自己的话来解释什么是摩擦力,深刻而具体,教师引领着同学们的思维步步深化,指向科学概念,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理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评价的价值就在于它所引发的行动 ”(詹姆斯 M.Jams 1998 )教师通过评价时机的把握,可以扎实、有效推进科学教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评价的价值,也在时机的把握中得以体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