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597148622
  • 上传时间:2025-0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7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及常规西医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BI、MAS及FMA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在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Keys: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中风偏瘫;临床疗效引言中医认为,中风偏瘫的发生与气血失调、经络阻滞有关,治疗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主[1]针灸、推拿和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活血化瘀,从根本上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病情。

      而西医康复治疗则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现代技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整合中医的传统疗法和西医的现代康复技术,可能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这项研究中,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他们的年纪在45-75岁之间,疾病持续时间在1-6个月我们把这些患者随机地划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名两组的基础信息如性别、年龄、疾病持续时间等,相互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P>0.05),因此两组是可以进行比较的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及常规西医康复治疗针灸取穴:百会、合谷、内关、足三里等,每次30分钟,每周5次;推拿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每次30分钟,每周5次;中药采用加减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连续12周[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每次30分钟,每周5次,连续12周1.3 观察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

      治疗前、治疗6周及12周末分别进行评估1.4 统计分析研究使用SPSS 22.0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解读,其中,测量信息是通过平均值±标准偏差(x̄±s)来展现的,而对于不同的组别,我们使用t检验来对比,对于计数信息,我们则使用χ²检验如果P<0.05值小于P<0.05,那么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2 结 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在治疗前阶段,经统计检验确认,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并未展现出显著差异(P值大于0.05),表明基线水平一致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上升,并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显著水平(P值小于0.05)进一步延长治疗至1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且其提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值小于0.01)详细数据请参阅表1表1 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x̄±s)时间点治疗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前45.3±6.246.1±6.40.5410.591治疗6周后58.4±7.551.2±7.24.2690治疗12周后67.8±8.357.6±7.86.0120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S评分经统计学检验,未展现出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

      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AS评分显著下降,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进一步延长治疗至1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MAS评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更为显著,达到了统计学上的高度显著性(P值小于0.01)具体数据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MAS评分比较(x̄±s)时间点治疗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前3.4±0.53.3±0.60.7470.458治疗6周后2.6±0.43.0±0.53.5080.001治疗12周后2.1±0.32.8±0.47.510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FMA评分进一步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3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x̄±s)时间点治疗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前35.2±4.634.8±4.80.3730.71治疗6周后45.3±5.240.7±5.44.0530治疗12周后52.6±5.844.3±5.76.48902.4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

      见表4表4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χ²值P值治疗组2511490%40.046对照组18101270%3 讨 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在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治疗组患者在BI、MAS及FMA评分方面的显著改善,以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BI评分的显著提高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他们对他人的依赖,从而提高生活质量MAS评分的显著降低则说明,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在降低肌张力、改善肌肉痉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FMA评分的显著提高进一步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显著疗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增强日常生活能力[4]针灸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推拿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中药通过补益气血、祛瘀通络,结合西医康复治疗的现代技术,共同发挥康复作用针灸可以刺激患者的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推拿可以通过手法刺激,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肌肉痉挛;中药则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改善患者的体质,从根本上促进康复。

      这项研究的发现表明,对于中风偏瘫的恢复治疗,融合了中西医的综合康复方法具备显著的疗效,因此,它非常适宜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使用但是,由于我们的试验数据规模相对较少,且恢复周期也相对较短,因此,未来我们需要增加试验数据的规模,并加长观测周期,来确认它的持久性此外,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中风偏瘫患者对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的反应,以便制定更为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提高治疗效果[5]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只有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在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6]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中风偏瘫患者对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期为更多的中风偏瘫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和福音Reference[1]霍平旭. 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2):157-159.[2]游美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1):1916-1918.[3]耿花蕾,王雅惠,王月等.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不同程度中风后偏瘫痉挛的疗效研究[J]. 现代中医临床,2021,28(03):17-21.[4]王海明,丁世芹.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48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19):103-105.[5]杨作卿,黄伟福,邹福祥等. 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06):167-168.[6]张俊杰,张丽华,刘悦.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肝气郁结型失眠3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3):38-41徐圆方(1986年6月-)男,汉族,云南马龙人,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马龙区月望乡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兼中医康复主任,分管卫生院业务,全面主持中医康复科日常工作,负责中医康复科医疗、院感、服务质量等工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