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政治经济学巴欧巴欧知识点.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7435223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一、主要概念:1. 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2.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5. 牛产关系:是指牛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7.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二、主要问题: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 社会生产方式及英运动规律2)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2 •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1) 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Z分,狭义的生 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 体2) 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 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 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 水平、结构和方式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 实现,乂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 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 碍生产的发展。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2)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Z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Z 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 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牛产资料所有制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 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 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科学技术与与牛产力(结合第九章)4. 经济规律(1)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木质的、必然的联系2)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 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 与自然规律相比,其特点为: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 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4) 与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改变相适应,经济规律分为三种:一是为数很少的 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规律;二是儿个社会共冇 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三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木主义 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5) 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 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第一章一、主耍概念:1. 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忖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冇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3. 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 例4. 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 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6.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9. 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小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殆10.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吋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1.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 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12. 通货紧缩:是指III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値、 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13. 价値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商吊的价值量为基础14. 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 模的社会牛产的过程15. 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二、主耍问题: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 就经济形式而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过口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类型 的经济2)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具有商品牛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 经济形式3) 商品经济产牛的两个基木条件是:社会分工、牛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 牛产者4) 商品经济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的过程简单商 品经济在各种社会中都存在,但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的支配形式。

      2. 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1) 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休3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小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 是英表现形式),体现商品生产者Z间的社会关系2)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构成社会分工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 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两种劳动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3.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孑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 (在公有制条件下,集体所有制范围内的劳动,国有企业作为相对独立利益主休条 件下的劳动,是相对于社会劳动的局部劳动)是指具有私人性质的劳动,社会劳动 是指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三在商品经济中,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其主要表现为: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岂接表现为私人(或局部)劳动,社会劳动是间接表现出來的, 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为社会劳动3)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孑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木矛盾,这是因为 匕的产牛和解决,决定着商品经济内在的其它两对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孑盾的产生和解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