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大班科学《一年四季和12个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幼儿大班科学《一年四季和12个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是幼儿园幼儿大班,主要课程为科学,内容为《一年四季和12个月》作为对幼儿园幼儿大班课程的延伸,本教学设计主要通过让幼儿们理解“一年四季”的概念,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每个季节所带来的天气、气候变化、生活习惯与食物变化同时,通过对每个月的特别含义的解读,引导幼儿们体会每个月份所具有的节日、活动及气象特点,丰富幼儿的视野,增强幼儿对时间的感知与认知能力二、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熟悉一年四季和每个月份的名称;2. 能理解每个季节所带来的不同天气、气候变化、生活习惯与食物变化;3. 能了解每个月份所具有的节日、活动及气象特点;4. 提高幼儿的时间感知与认知能力;5. 能展示自己的观察、想象、表达和合作能力2.2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四季和12个月份的名称;2. 带领幼儿感受和记住每个季节所带来的不同天气、气候变化、生活习惯与食物变化;3. 让幼儿了解每个月份所具有的节日、活动及气象特点2.3 教学内容2.3.1 天气与气候变化1.春天:气温逐渐回暖,天气开始暖和起来,变得多云的日子增多;植物开始生长,春天的雨水也是给它们提供了水源; 2.夏天:气温最高,天气热,并且空气湿度很大;同时也是水果盛产的季节; 3.秋天:缓慢的凉意在空气中蔓延开来,天空中漂浮着淡淡的白云,天气舒适,空气清新,是最适合去旅游的季节; 4.冬天:寒冷的天气和雪花铺满了大地,人们喜欢在这个季节里聚在一起,庆祝圣诞节和新年。
2.3.2 生活习惯与饮食变化1.春天:春天是植物开始生长的季节,有很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人们开始多运动,也喜欢在外面玩耍; 2.夏天:夏天的气候炎热,人们喜欢在室内活动,在家里看电视、听音乐或者看书等; 3.秋天:秋天则是食欲大增的季节,收获时节,人们开始喜欢吃各种果实和坚果,同时也是购买新衣物和家具的好时节; 4.冬天:冬天的气候寒冷,而且昼短夜长,人们喜欢呆在家里,享受美食2.3.3 月份的特别含义1. 1月:全国股民在这个月份会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这个月还有元旦;2. 2月:在中国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春节,一般也是在这个月份里庆祝;3. 3月: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清明节,人们会去祭祖、扫墓;4. 4月:春暖花开的季节,有一个叫做清明节的传统节日;5. 5月:这个月份是属于母亲的节日,一般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庆祝母亲节;6. 6月:这个月份对于中国来说比较特殊,因为中国的“六一儿童节”会在这个月份里庆祝;7. 7月:这个月份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但是它是暑假的起始,所以孩子们可能会去旅游、追剧等;8. 8月:这个月份没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但是有很多人会在这个月份里庆祝自己的生日;9. 9月:这个月份是新的学年开始的季节,所以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开学日;10. 10月: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时节;11. 11月:这个月份没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但是美国会在第四个星期四庆祝感恩节;12. 12月:12月份就有这个月份的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这个节日是西方的最大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送礼物、吃火鸡等。
三、教学设计3.1 前置知识1. 学习“一年四季”的概念及与季节相关的生活现象;2. 掌握基本的听、说、写、画技能3.2 教学过程3.2.1 热身环节1. 翻开装满各季节图片的盒子,引导幼儿们自由选择季节的图片,老师在旁注释和讲解3.2.2 主体环节1. 提问:“什么是一年四季?你们认识几个季节?”2. 老师播放视频,让幼儿们观察每个季节的天气、气候变化、生活习惯与饮食变化3. 老师给幼儿们展示一个大型月历,让幼儿们按月份顺序搭建起来,同时引导幼儿们了解每个月份的节日、活动特点4. 老师可用实物模拟季节和节日,引导幼儿学习和了解3.2.3 巩固环节1.通过游戏和小测试来巩固幼儿对季节与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2. 幼儿们自由选择一幅或多幅季节画图,介绍其中的季节特色,边介绍边把画贴到固定画板上3.2.4 综合应用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围绕在小组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家庭习俗和节日习俗,同时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节日食品,体验节日氛围3.3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针对幼儿大班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结合《一年四季和12个月》的相关内容设计了多种教学环节,并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季节和时间观念与其他学科进行了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了幼儿的主动性、合作性与探究性,让幼儿在自由探究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和体验,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们带动和交流,更加注重了幼儿的交际与社交能力通过对教学机构的监控和评估,发现幼儿们对于季节和时间观念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也证明了本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