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七年级历史秦王扫六合测试题.docx
6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 10 课“秦王扫六合”基础达标 一、挑选题1. 说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攻击的大事是 〔 〕 A .商鞅变法 以后 B .马陵之战以后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 D.长平之战以后2.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很多地方,当地没有人熟悉;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当实行什么措施?( )A .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 D.统一语言3. 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4. 以下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 .修筑长城 B .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5 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 )A .旅行景点 B .军事防备工程C.划定国界 D .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二、填空题1.李白的诗《古风》写道: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 ,他从 年至 年,间续灭掉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封建国家秦朝, 定都 ;秦的统一,终止了诸侯长期 的局面,符合的愿望;2.( 1)政治: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中心设丞相、 、(2)经济:统一 和度量衡;;地方推行制;才能提升一、挑选题1. 〔2000 年鄂洲市中学调考题 〕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的实质是( )A. 秦始皇个性极其残暴 B. 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C.秦朝的统治严酷残暴 D. 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2.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这段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历史情形?( )A .秦以前 B .秦朝 C.西汉 D. 东汉3. 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其主要缘由是 ( )A .生产力的进展 B.秦国的强大C.人民希望统一 D.奴隶制的衰亡4. 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 “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 ”试判定 , 他姓( )A .秦 B.夏 C.宋 D.唐5.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点是( )A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C.在中心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材料二 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郡守、尉、监;请回答:(1) “王”是谁?“初并无下”是何意义?发生在哪一年?(2)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出“王”实行了哪两项措施?三、问答题请你说说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缘由及其历史意义;万里长城由谁修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 秦始皇 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 占全国 人口的二非常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 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 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非常艰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备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 拓展探究观看下图,请回答:(1) 上图是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钱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战国时期哪一个国家使用的钱币吗,(2) 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商人,货币的不统~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3) 作为秦始皇应当怎样解决货币不统一带来的不便呢?学问链接1. 阅读以下短文:对秦始皇功过评判的不同看法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判,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其次种看法是过大于功;第三种看法认为 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 物;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史学家都 持第三种看法;对秦始皇政策争议最大的是他的“焚书坑儒” ;一种看法认为, “焚书坑儒” 是为镇压鼓吹复辟倒退的儒生和儒家思想,具有“厚今薄古” 的进步意义,当然也不否认其鲜明阶级局限性;另一种看法认为, “焚书坑儒”从动身点到立足点,都是彻头彻尾野蛮、反动的,它导致万马齐喑,终止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后果极为严峻;仍有的认为,对“焚书坑儒”应做详细的分析,它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但手段残暴,影响极坏;请结合有关的历史学问,说说应当怎样公平地评判秦始皇呢?2. 下面是古人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不同评判,读完后,请你谈谈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看法;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朝)胡曾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唐朝)汪遵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清朝)杨鸾当其兴大段,天下皆痍藏疮;⋯⋯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清朝)赵翼孟姜女哭长城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闻名的民间传奇,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 秦始皇 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动身修筑长城, 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失望之中投海而死;从今,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 “孟姜女哭长城 ”之地, 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 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怜悯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 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繁重痛楚; 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 国时期;参考答案:基础达标 一、挑选题1.D 2.B 3.D 4.D 5.B二、填空题1. 赢政 公元前 230 公元前 221 统一 中心集权 咸阳 割据混战 人民2.( 1)专制主义 中心集权 皇帝 太尉 御史大夫 郡县( 2)货币 ( 3)文字 焚书坑儒( 4)蒙恬 垦田戍边 长城 东南 岭南 灵渠 东海 陇西 长城 南海才能提升 一、挑选题1.D 2.A 3.C 4.A 5.B二、材料分析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 221 年;(2) 一是建立了以星帝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权制度, 自己称“始皇帝”;二是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三、问答题秦统一全国的客观缘由: 战国末期, 秦国实力已远远超过了东方六国, 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秦统一全国的主观缘由:秦王嬴政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积极进行灭亡六国的预备,从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十年征战,统一了全国;历 史意义:秦的统一,终止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对中国历史进展有深远影响;拓展探究(1) 右边从上至下分别是:齐、赵、魏、燕、楚;左边是秦;(2) 提示:货币不统一,人们生活不便利,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进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商品经济的进展, 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繁琐; 不利于国家税收的征收,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等;(3) 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统一货币单位) 学问链接点拨:要从正反两方面一分为二地评判历史人物;答案: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庞大奉献、 产生过庞大影响的皇帝; 他顺应历史进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终止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发 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制度, 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统一了货币、 文字和质量衡,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沟通,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他建立的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繁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摇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焚书坑儒,压制了人们的思想, 摧残了文化; 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了人们的抵抗, 导致秦朝灭亡; 功过相比, 功大于过;2. 点拨:由材料可知古人对秦始皇修筑长城褒贬不一,对此我们应全面分析,从正反两方面去评判; 既要看到修长城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和现在的价值, 也要熟悉到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答案:秦长城是世界上的宏大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的结晶,中国引为骄傲;秦始皇修筑长城在当时 起了肯定的抵挡匈奴的作用,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泰暴政的表现之一;(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