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发展调查报告.doc
11页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先后在各小学、中学及高中学校 进行了多次教师访谈活动,征求意见,了解到当前教育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舍严重不足,师资极其缺乏,应试 教育实质未变,重知识轻能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调查 前期的一系列访谈活动,让我们对调查的目的、内容、指标 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们又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 解到学生对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状况、教育教学条件状况 的意见及看法,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文体设施及用于教学或 辅助教学的设施器材严重缺乏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乡镇地区教育教学方面的一 些问题相对严重,而解决这些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以下是我们所调查的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 题,以及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的一 些建议一、一、师资状况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当今乡镇教育师资状况存在的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85名专职教师中,有20名教师分别来源于民办转公办、 代课教师招考转正,这部分非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占教 师总人数的23.5%其中,还有15人属于拔高使用一小部 分教师是原来在小学从教,通过函授获取专科文凭后竞聘上 来的,由于未接受过系统的教师专业培训,这部分教师的从 教势必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 的提高。
2、 教师学历合格率不达标85名教师中,本科层次20人,占教师总数的23.5%;专 科层次的50人,占教师总数的58.8%;中专层次的15人, 占教师总数的17.6%; o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82.3%,离100% 的学历合格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3、 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学校教师存在着总体超编,结构缺编 的问题从目前学校师资配备情况来看,一方面化学、物理、 音乐、美术等科目的教师短缺,另一方面语文、数学等科目 教师有超编,使得一部分教师所用非所学,难以保证教学质 量,出现功能性萎缩各级学校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跨年级、 跨学科代课及兼课现象,有的学科专业不对口教师人数占总 数的一半以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 •农村学校教师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造成农村学校特 教、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高学历教师的拥有量远不及 城镇学校另外,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 他们或“由乡村学校到乡镇学校”,或“由乡镇学校到城市”, 使乡镇地区长期未能摆脱“有岀无进”的窘况,教师的区域性 失衡日益加剧2. 中小学教师管理机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教师的工作 积极性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学校用人机制和干部管理制度缺 乏竞争因素,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我们 发现,尽管有的学校在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上有所尝试,但真 正实施到位却不够在用人机制和干部管理制度上由于缺少 健全的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 使不少教师丧失奋斗目标,创新精神匮乏,没有成就感 建议:(一)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稳住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不是 挂在嘴上,写在报刊上的口号,而应落实到行动上,要舍得 为这个“本”出大力,多投资教师职业心态不仅受个人兴 趣、爱好、志向最求的影响,而且也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正 向评价的影响在调查中86. 9%的教师认为"只要改善教师 经济待遇,可以稳住教师队伍”除了提高经济待遇外,还 要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要为教师制定相关的优惠政 策比如,优先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使其安居乐业;为教 师创造带薪进修提高的条件;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给 予优厚待遇;对农村教师,评职晋级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与 照顾,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等二) 完善制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首先,改革人事制度与用人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 岀台吸引优秀人才的相关制度,扩大吸引优秀人才的渠道, 大胆引入非师范毕业生,以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
要树 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工作方 法,用人机制上打破校长终身制及干部委任制,真正做到在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下“适者聘用、能者高 聘、量才而用、优胜劣汰”另外,建立教师流动、轮岗制 度,政策上规定教师流动的年限,使农村和城镇之间的教师 流动合理化,最终实现师资队伍的动态平衡和优化其次,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 彰、奖励以公平考核为基础,评估机制与激励机制密切结 合起来,以责任性奖励、评价性奖励、社会性奖励等各种激 励机制留住教师,发展教师,使他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形成 双赢的局面三) 优化配置教师资源,重组部分科目教师,避免学用非 所学和学非所用,争取做到教师专业对口二、二、教学资源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及走访各学校,我们了解到乡镇教育教学资 源的现状不容乐观尽管目前农村的学校在校舍及硬件设 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学校相比差 距仍然很大在调查中,有70%的同学认为其所在学校用于 教学或辅助教学的设施器材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城里学校 高楼大厦,农村学校变化不大,虽有个别学校因危房改造等 个别原因盖起了教学楼,但教育教学设施仍和城里的学校没 法比。
农村学校自9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教育教学 设施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和补充,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 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由于经费的严重短缺,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学校,甚至连老师办公用的必需品都无法 提供,其次是教学设备的欠缺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 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 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有的学校甚至 没有图书馆;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 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 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 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 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 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周边一些小学几乎没有什么 教育科研活动,在访谈中,有75%的小学教师认为教师负担 过重,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部分农村教 师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 建议:1. 改变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一方面,要改变学校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状况需要大量的 资金投入,而只等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显然是不够的,必 须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包括学校自身通过校办企业、科技服 务等途径创收并把经营利润的一部分投入教学运转。
另一方 面,要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的 需要,就要改变教学资源的传统配置方式决策者应当充分 了解广大师生教学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制定教学资源规划 时让教职工和学生参与进来,为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言献 策,这样才能避免花费大量资金添置教学设备、设施后却遭 到闲置的情况,使教学资源真正被利用起来2. 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管理无论是新增教学资源,还是对原有教学资源,都必须加强 管理,要通过制定、实施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减少教学资 源的浪费和损坏在购置、兴建教学设备、设施前,要求加 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确保投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现有 教学资源,应当加强常规管理,配备好管理人员,做好相关 的业务培训工作,并建立起明确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使各 管理部门和人员责任清楚、各司其职与此同时,以适当的 激励、约束和评估机制作保障,加强对教学资源使用、维护 等状况的考核,激发资源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效率3. 重视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教育经费紧张的现状下,在从外部争取资源的同时,注 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和利用率提高极为重要应当重视学校现 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改造闲置的场 所,充分使用现有的仪器设备,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设施 的资源潜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上述加强管理的问题外, 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使现 有教学资源充分应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方面,管理 部门应当放宽对教学资源使用的限制,例如,图书馆可以延 长开放时间,实行图书、文献开架阅览;再如,在多媒体等 教学辅助设备的使用上要简化手续,可由管理员在教师上课 前做好相应的设备准备;又如,允许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在 课余时间使用语音室、体育设施等三、素质教育步履维艰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 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在实 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分数往往成为了评价师生工作、学习的 唯一标准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 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 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 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个别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升学率的高低成为学校教学质 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国家的课 程计划被打乱,三、四学年的教学内容在两、三年内突击完 成,凡与中考、高考无关的课程基本取消初、高中毕业年 级,几乎没有星期天和寒暑假,学生每天是披星到校,戴月 回家。
学生在各科题海里煎熬,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重复记 忆和一次又一次的应试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教师身 心疲惫,激情泯灭,创新思维被窒息,而患上“职业倦怠综合 症”学生在分数的高压之下,“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 窗外事”,身体素质在下降,兴趣、爱好、特长被扼杀,厌学 情绪日益严重建议:1. 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是推动基 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快研 发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努力构建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根 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 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优化活动,通过教学视导、教 研活动等多个层面,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切实减 轻学生负担;要继续深化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为基础、 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改革,逐步加大重点中学招生实行 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2•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 青少年课外创新教育研究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 的探究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 能力四、四、教育教学条件状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位紧缺的问题相当严重,“大班额” 的情况屡见不鲜。
教育部要求,小学每班班额不得超过45 人,中学每班不得超过50人事实上,乡镇学校班额远远 高于这个“警戒线”据一名初三学生口述:其所在班级有 89人,教室空间狭小,透不过气,整个教室总是一股酸酸的 味道,教室的温度至少有36摄氏度该学生还调侃道:“夏 天的时候,教室里八九十人的味道汇聚在一起,简直就是五 味俱全呢出现这种“大班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所导致的学校办学条件的巨大差异另外,在第四中学的宿舍区,旧的宿舍里,40多平方米的 一间宿舍住了二十多名同学,双人床摆得几乎都让人没有转 身的余地,而新的宿舍楼里,原本规定住8人的宿舍,也不 得不挤住12人而最让人心疼的是,一层外墙已经裂开的 平房就是老师的宿舍,而且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得住 三四位老师,他们就连备课的办公桌都没有一张,这一切都 是因为2300多名学生已经远远超过学校所能承受的范围了 据了解,该区中小学现有不同程度危房校舍75所,经过一 年的改造,已经有9所完成改造,3所完成部分改造,但仍 有66所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房校舍建议:安排教育投资,发挥投资的导向和带动作用,科学分配教育 投资,发挥导向作用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 资比重。
二是加大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三是继 续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四是多渠道扩资,通过社会力量加快 学校的建设五是挖掘现有的办学潜力,通过扩征地、改建、 扩建校舍等办法,扩大学校学位,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普通 高中等学校的办学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