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规范.docx
21页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标准 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 〔国土资发[202022]26号〕为进一步标准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矿业开展的需要,我部组织编制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以补充完善储量标准标准体系,现印发执行请转发有关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 二00七年二月六日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标准总那么?〔gb/t1392022-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标准?〔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臵、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工程压覆等,致使XX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根本原那么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根本要求 1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当,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标准性和科学性负责 3.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XX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根底,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XX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XX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XX县区资源储量。
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2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4.采空区、压覆区的核实 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标准估算资源量 5.样品化验与质量检查 主矿产、共生矿产均应作根本分析,伴生组分可作组合分析;分析质量检查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改变矿床工业指标或采用不同于标准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改变开采对象、改变矿产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除开展上述工作外,还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工业指标论证,并对照相应矿种的行业标准确定勘查程度,估算资源储量。
已生产矿山,还应按原工业指标和新工业指标分别估算资源储量,列出变化、消长关系 对于没有采矿活动,且未增加新的探矿工程和改变工业指标,只是进行资源储量分割、合并的,核实地质工作可以适当简化,以核清资源储量及消长关系,满足核实目的要求为准 6.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工作 3重点针对矿床开采后开采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开展工作〔1〕水文地质 调查、收集开拓工程和采空区现状,矿山排水系统及防、治水设施情况;观测对井巷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出水点位臵、涌水方式及涌水量;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位观测孔开展动态观测;收集历年各中段水平的涌水量及矿坑总涌水量;研究矿坑涌水量与降雨量、汇水面积、错动面积、开采深度的关系,估算降水人渗系数,建立涌水量计算公式;简述采矿过程中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及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2〕工程地质 调查、收集采矿系统所揭露的各类工程地质岩组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和组合关系以及对采矿的影响;收集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和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3〕环境地质 地形地貌已发生重大变化时,应修测环境地质现状图。
重点调查、收集开采过程中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类型、性质、诱发因素、危害对象及程度等〕和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矿山采取的防、治工程及其效果 〔4〕瓦斯地质和煤自燃趋势 应充分收集邻近生产矿井、煤窑瓦斯的比照资料,有条件时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煤和瓦斯突出的可能性,并估算煤层气资源量调查地表、浅部及矿井内煤层自燃情况,收集 4开采煤层的最短发火期记录,评价煤的自燃性对煤样进行分析鉴定,评价井佃的煤尘爆炸危险性 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要求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应遵循?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标准?〔dz/t0033-2002〕的原那么要求具体补充要求如下: 1.报告名称统一为xx省〔市、自治区〕xx县〔市、自治县、煤田〕xxXX县区〔矿床〕xx矿段〔井田〕xx矿〔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核实报告如将原报告范围分割,那么在原报告名称中的XX县区后增加xx矿段或xx矿xx矿体或xx一xx勘查线等并说明分割原因和原那么 2.核实报告的范围、对象原那么上应与原勘查范围〔即XX县区、井田、矿段、块段〕保持一致。
假设因矿业权设臵被分割,或范围发生变化,除应对“报告〞名称按前述原那么处理外,还应在“前言〞、“资源储量估算〞局部详细表达变化范围、对象,并与原报告对应范围的资源储量进行比照 3.核实工作承当单位应结合矿床特征、XX县区实际情况及委托人的具体要求,以“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编写提纲〞为根底,拟定切合矿山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进行报告编写因投资人意见而偏离提纲要求的,应在核实报告中说明 4.核实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核实工作成果,内容要根据核实目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 5论明确 5.核实报告应重点说明目的任务;拟建、在建矿山开发建设、开采情况和本次工作情况;矿体特征;新的选冶工艺成果;资源储量估算和资源储量变化因素;XX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的变化新认识;矿山生产中的平安隐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变化及新认识;存在问题及预防、治理建议本次核实工作完成工作量及工作质量也应进行评述 6.对核实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可以综合回收、有经济意义的共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回收可能性的研究评价和估算资源储量 7.关于资源储量估算 〔1〕工业指标。
选取不同于标准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或改变工业指标应提供由具有设计资质单位编写的工业指标推荐书或论证报告涉及向国家交纳价款的资源储量核实,按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 〔2〕开采XX县区,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应以实际的开采范围、矿层厚度、品位资料为依据进行估算 〔3〕在原报告根底上,按许可证范围对压覆矿产资源、采空区以及保有矿块范围等进行块段划分,并分块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4〕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应结合矿产勘查开发实际情况,确定可行性评价程度和地质可靠程度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66-1999〕和各矿种地质勘查标准行业标准核定保有资源储量类型,并在核查报告中详细表达各类型矿产资源储量的划归条件 6〔5〕核实报告估算的消耗〔开采、损失〕、保有资源储量,应与原报告计算或统计〔或分算〕的资源储量进行比照,并陈述变化因素核实的资源储量应注明截止时间,并分别按矿体〔层〕对消耗、保有、累计查明的资源储量进行统计设臵矿业权的还应按许可证范围内、外分别统计,不得直接用原报告资源储量减消耗资源储量求保有资源储量XX县区中的各种压覆矿,资源储量估算应有压覆矿产资源批准文件为依据,未曾批准的事实压覆应在本次核实工作中一并核清,以专门章节表达。
8.核实报告要求的附图、附表、附件可根据矿床〔矿种〕的特点、工作程度做适当增减 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1.1概况 说明工程原由,矿业权人,〔投资人或矿山企业拟建、在建单位〕提出的核实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和地质资料依据 说明工作区成XX县区、井田、矿段或xxXX县区、井田、矿段的xx局部〕的位臵〔位于县城方位、直距〕、行政管辖工作区矿业权设臵情况,包括许可证起止边界拐点号、地理坐标、面积及有效期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实前历次地质勘查〔或资源储量核实〕至本次工作情况、提交的勘查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 7〔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说明各报告的勘查范围、对象、与本报告的关系、在本次核实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周边工作量 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已建设、开采的XX县区应详细表达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采空区分布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累计资源储量及探采比照变化情况。
说明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说明矿山生产本钱、供销情况及经济效益 1.4本次工作情况 表达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人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列出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 1.5特别情况说明2.工作区地质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臵、根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 2.1矿床特征 综合表达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以及对矿床的新认识 2.2矿体〔层〕特征 8分矿体表达〔经开采的那么对矿体的保有局部分别表达〕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臵、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荒料率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根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XX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 矿体〔层〕规模、数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XX县区和因变更工业指标而需核实的,应补充以下内容:矿体〔层〕连接比照标志、依据,矿体最大最小埋深、赋存标高、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规律,主矿体〔层〕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
并以插图形式反映矿体重新圈定前后的变化情况 2.3矿石质量2.3.1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