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效益审计3.ppt
38页第三章 生产审计本章概要生产审计要点;生产效果审计;生产效率审计;产值利润率审计1第一节 生产审计的要点生产审计标准一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个要求 1、时间上要求前后连贯 2、空间上要求上下衔接二、生产过程的要素的比例包括 人 财 ★比例 物2三、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平准化生产---ERP) 生产过程效率性、流畅性、节奏性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产品的成套性 在多部件生产方式下,怎样计算最终产品成套性?[案例]3零部件名称零部件数量期初实际储备量(半成品)本期计划产量实际产量1个甲产品需用(装配)A1801020820B215020502050C340029003480D480036003200计算:甲产品本期计划完成率 4 期初+本期生产 取决于 Min(————————) 1个甲所用零件数量 1020+80 820+80计划 A —————— = 1100 实际:A —————— =900 1 1 2050+150 2050+150 B —————— =1100 B —————— =1100 2 2 2900+400 3480+400 C ——————— =1100 C —————— =1293.3 3 3 3600+800 3200+800 D ———————— =1100 D ——————=1000 4 4 计划成套数 1100 实际成套数(min)900*甲产品本期计划成套完成率=900/1100=81.82%5四、生产过程适应性(现实性 变动性) —— 直接表现为生产过程效果性 6第二节 生产效果审计一、生产效果指标表现 (一)反映生产量的指标 生产量——绝对量 案例17实物产量劳 动 量产 值1计划2实际3单位定额工时定额总工时6单价7=1×6计划8=2×6实际4=1×3计划5=2×3实际甲4980050000.5249002500090004480045000乙12950130000.67770780010001395013000丙3903900.72732731100429429丁28820560160600001680480合计6316863398335033323359879589098• 1、实物量 单一 基础(原始指标) 63398/63138=100.41%• 2、劳动量 33233/33503=99.1941% 派生指标(复合)•3价值量 58909/59879=98.38006%9(二)品种构成——相对量 1、品种数 有4个产品,3个完成计划,1个没完成,则计3/4完成。
100%+100%+100%+8/282、简单平均(不)—————————————— =82.1426% P192 43、加权平均 不用实物量,用价值量与劳动量作为权数 24,900+7,770+273+160劳动量 —————————————=98.8061% 不抵补原则的实际数 33503(计划数)10(三)生产质量 废品率 从20%→10% 合格品率 ————细化废品率20%,合格品率80%废品率10%,合格品率90%合格品率提高:(90%-80% ) /80%=12.5% ↓相对量提高 (相对量的相对量)11等级产 量单价用(单价折合)折合率销售收入计划实际计划实际一503050125001500二1040400.84001600三2020250.5500500合计809034003600121指标 (1)等级品率 中性指标 (2)平均等级 —— 逆指标 50×1+10×2+20×3计划平均等级= ———————————— =1.625 80 30×1+40×2+20×3实际平均等级= ———————————— =1.889(平均等级越低越好) 90 没有完成计划计划完成率(正指标)1.625/1.889(计划/实际)成 1/1.889 / 1/1.625= 86.02%用逆指标的倒数反映为正指标。
13 (3)等级系数(设一等品为等级产品)——正指标 1×50+10×0.8+20×0.5计划等级系数= ———————————— =0.85 80 1×30+40×0.8+20×0.5实际等级系数= ———————————— =0.8 90 0.8 计划完成率= ———=94.1% 0.8514(4)平均单价∑等级产量×等级单价—————————— ∑等级产量等级系数×一等品单价=平均单价 计划平均单价= 42.5 实际平均单价= 40 40计划完成率= ———— =94.1% 42.5 15等级品质量的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和分析 总产值=产量×加权平均单价影响总产值有2个原因:实际产值=实际产量×实际加权平均单价计划产值=计划产量×计划加权平均单价·产量 △产量×计划加权平均单价·平均单价 实际产量×△加权平均单价 (实际加权平均单价——计划加权平均单价) 一等品单价×(实际等级系数——计划等级系数)2质量效益指标审计P2001617 质量成本同产品合格率的关系生产总量合格品合格品率预防和检验成本(元)废品损失(元)合计(元)单位产品负担(元/件)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0%10%20%30%40%50%60%70%80%90%100%01.115.0012.8626.6750.0090.00163.33320810∞1600144012801120960800640480320160016001441.111285.001132.86986.67850730643.33640970∞72.0532.1318.8812.338.56.084.64.005.39∞18 C1=90÷120=0.75=R60%/40% R=0.5 F=8Qn=80% 最佳(低)质量成本=4(元)19作业 某企业铸件合格品率=88.6%,合格品产量是260吨,预防检验总成本是7,524万元,每吨铸件的废品损失成本为650万元.要求:计算最佳合格品率及其最佳质量成本.20二、生产效果——生产量的指标差异分析总销售额=消耗总工时×单位定额工时销售额△ 总工时:(33,233—33503)×59879/33502=-482.56△ 单位定额工时销售金额:33233×(58909/33233-59879/33502)=-487.44 ↑ 结构的变化 由于品种,结构不同21实物产量劳 动 量销售额1计划2实际3单位定额工时定额总工时单价67=1×6计划8=2×6实际4=1×3计划5=2×3实际甲4980050000.5249002500090004482045000乙12950130000.67770780010001295013000丙3903900.72732731100429429丁28820560160600001680480合计63168633983350333233598795890922品种结构不同 33,233/33,503=99.1941% 58,909/59,879=98.3006% 59,879×(98.38006%-99.1941%)= -487.4423第三节 生产效率审计 指标一、设备劳动生产率的审计——资本密集性P165总产量=总工时×单位台时产量 ↓ 换算为标准产量(同质性处理)二、员工劳动生产率与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劳动密集性(一)员工劳动生产率审计 1、劳动力因素对生产影响分析,系统图——这种分析模式适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4总产值 (1) 职工人数的变动程度 全员人数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 劳动力保证程度分析 工人人数的保证程度 基本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3)每人平均工作日数a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4)每人平均工作小时数b 全员劳动生产率 (5)每小时平均生产量 基本生产工人在生产人工的比重 (2) 生产工人在全员工中的比重 (6)25分析 a 制度工作日数 变动情况 缺勤 加班加点 停工 工时利用率分析 b 分析劳动时间利用程序分析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新技术、技改设备 废 产品等级变动262、员工劳动率分析模式总产值=(1)×(2)×(3)×(4)×(5)×(6)27(二)人力资源管理审计P1561管理标准(1)公司组织结构(2)董事会业绩分析(3)对经理人的评价2审计流程P1583审计方法-----常规方法4功能审计P1615管理绩效的整体评价P16328三劳动对象:P171原材料利用率审计 ——适用于 料/单位成本 中比重大1、用正指标反映 收得率 产出/投入 %(也称出产率) —— 产出与投入和对比关系 产品中包含的材料质量/产量 →单位制成品含量 ———————— 生产该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产量 → 单耗 292、用逆指标反映:单耗 投入材料总量(消耗量)单位消耗= —————————— 产 量3、收得率指标与单耗的关系收得率=单位制成品含量/单耗如:单位制成品含为常数,收得率与单耗成反比 30[案例]生产甲产品需用A材料,投入A料1公斤可产出0.95公斤甲产品 1/15 在产品盘存数为480公斤,加工程度80% 1/1-1/15 甲完工入库1900公斤 1/1-1/15 领用A材料2200公斤 要求:1、推算12/31在产品盘存数300公斤,加工程度40%的正确性 2、对利润的影响31与生产成本帐户相关的原材料 ——虚拟帐户(大) 生产成本 ——真实帐户(小) 1/1 ④300kg 1/1 294 1/1 – 1/15 ②2200kg 1/1~1/15 ① 2000kg 1/1~1/15 2200kg 1/1-1/151900kg1/15 ③500kg 1/15 480kg 80% 原材料量×原材料利用率=在产品量 ↓ 1 – 损耗率 损耗率= 制成品损耗率×加工程度 322、对利润的影响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主营业务成本12/1 12/1 12/31 12/3133(1)当 期初+本期 正确, 那么贷方低估, → 在产品高估,产成品低估当 期初+本期,不正确 (a) (b)(2)要考虑存货是有足够期初余额 是否销售 (c)存货发出什价方法(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不同时进行)只有当本期入库的商品全部记入“主营业务成本”后,才会低估成本,高估利润(全部销售)34思考与作业: 产成品不变(产出量不变),从1月份起收得率提高到96%,应减少多少消耗与投入?35第四节 产值利用率指标审计一、广义杜邦财务分析模式 ( 狭义杜邦财务分析模式 —— 在资金中讨论)定义:在分析一个指标时,按照其经济内在规律性,把它分解成若干个环比分指标的方法,用这些分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总指标 运用杜邦财务分析模式是有条件的——客观的外在条件约束D B C D——=X= —— × —— × ——A A B C36二、“产值利润率”与“作业链”的分析模式 1“产值利润率”分析模式 利润总额 实现销售总产值 销售收入 销售利润 利润——--= ———————— × —————— × ——————×—————总产值 总产值 实现销售总产值 销售收入 销售利润 2“作业链”的分析模式(通用模式) 产出价值=作业效率×作业价值 作业量 产出 = ————×————- 资源费用 作业量37思考题1生产量指标的差异原因分析2收得率的变化对生产影响的审计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