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规程.doc
5页1.目的指导本公司无损探伤人员工作,规范无损探伤的检验过程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钢结构产品制造(包括外包外协件)和安装中的无损检验工作3.相关文件• Q/JT-质安“无损探伤检验质量控制程序”GB 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4. 职责4.1质量安探伤负责探伤工作的实施 •4.2质安部经理负责检验规程的编制、现场检测技术指导4.3无损探伤员负责焊接质量控制工作,对无损探伤中有争议的问题做出裁决5. 检验规程5.1探伤准备工作距离一波幅曲线:利用 RB-1或RB-2试块测试距离一波幅曲线,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满足GB11345-89标准中的B级要求.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线,扫查灵敏度在基准灵敏度上提高 6dB.探伤时机: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 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 24小时后进行探伤;另外,探测要经过打磨,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探伤探伤方式和扫查方式:探伤方式见:扫查方式有锯齿形扫查、前后、左右、环绕、转角扫查 等几种方式.5.1.5 检查部位:检查部位根据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抽检率:当设计和合同未对抽检率做出规定时, 按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表,当设计和合同对抽检率做出规定时,按设计和合同执行5.2探伤方法平板对接焊缝1)探头选择探头的K值选择如表1.表1 探头的K值根据厚度不同按下表选择厚度(mn)折射角()< 2570°( K2.5 , K2.0 )>25s 5070° 或 60°( K2.5 , K2, K1.5 )>50s 10045° 或 60°; 45 °和 60°, 45° 和 70 ° 并用(K1 或 K1.5 ; K1 和 K1.5 , K1 和 K2.0 并用)>10045°和60°并用(K1和K1.5或K2并用)2)根据不同检验等级要求选择探伤面,探伤面如图 1所示.图1 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5.3.2 T型接头焊缝的检验按T型焊缝的特点及 GB11345-89标准要求,选择以下三种探伤方式组合实施检验5.321焊缝内部缺陷检测1)探头选择(表2)表2 探头的K值根据腹板厚度不同按下表选择腹板厚度,mm折射角()<2570°( K2.5)25~5060 ° ( K2.5,K2)>5045 ° ( K1, K1.5)2)探测位置斜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伤,见图 2.图2 焊缝内部缺陷检测焊缝及腹板侧热影响区的裂纹检测采用K值为1的探头在腹板一侧作直射波和一次反射法探测,如图 35.323腹板和翼板间未焊透或翼板侧焊缝下层撕裂状缺陷的检测采用K值为1的在翼板内侧作一次反射法探伤,见图 4.图4 腹板和翼板间未焊透或翼板侧焊缝下层撕裂状缺陷的检测箱形柱主焊缝角接接头焊缝的检验1)探头选择(表3)表3 探头的K值根据腹板厚度不同按下表选择腹板厚度,mm折射角()<2570°( K2.5)25~5060°( K2.5,K2)>5045°( K1,K1.5)2)探测位置:如图 5图5 箱形柱主焊缝角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5.4规定检验541 —般要求1) 规定检验只对初始检验中被标记的部位进行检验2) 探伤灵敏度调节到评定灵敏度 .3) 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对判定为缺陷的部位,采取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进行探测,测出最大反射波幅并与距离一波幅曲线进行比较,确定波幅所在区域 •波幅测定的允许误差为 2dB5.4.3 最大反射波幅 A与定量线SL的dB差值记为SL± dB .544位置参数的测定缺陷位置以获得缺陷最大反射波的位置来表示,根据相应的探头位置和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 置确定.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1) 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时,用降低 6dB相对灵敏度法测长.2) 在测长扫查过程中,如发现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则以缺陷两端反射波极大值之间探头的移动长度确定为缺陷指示长度,即端点峰值法测长缺陷评定1) 对所有反射波幅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2) 最大反射波幅位于n区的缺陷,其指示长度小于 10mm寸按5mmi十.3) 相邻两缺陷各向间距小于 8mml时,两缺陷指示长度之和作为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检验结果的等级分类1)最大反射波幅位于n区的缺陷,根据缺陷指示长度按表 4进行评级.表4 缺陷的等级分类检验等级ABCf 板厚 mm评定等级8s 508s 3008 s 300I2/3 S ;最小 121/3 S ;最小 10最大301/3 S ;最小 10最大20n3/4 S ;最小 122/3 S ;最小 12最大501/2 S ;最小 10最大30出V S ;最小203/4 S ;最小 16最大752/3 S ;最小 12最大50IV超过川级者以上s取母材厚度.2) 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评为I级3) 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波幅和尺寸如何,均 评定为W线.4) 反射波幅位于I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为I级5)反射波幅位于川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定为"级5.5焊缝的不合格分以下几种情况,应分别进行处理抽样检查的焊缝数不合格率小于 2%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抽样检查的焊缝数不合格率率大于 5%寸,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5%时,应加倍抽检,且必须在原不合格部位两侧的焊缝延长线各增加一处,如在所有抽检焊缝中不合格率不大于 3%时,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大于 3%寸,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当批量验收不合格时,应对该批余下的焊缝的全数进行检查当检查出一处裂纹缺陷时,应加倍抽查,如在加倍抽检焊缝中未检查出其它裂纹缺陷时,该批 验收应定为合格,当检查出多数裂纹缺陷或加倍抽查又发现裂纹缺陷时,应对该批余下焊缝的全数 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焊缝,应予返工,返修区域修补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 进行复验,复探部位的缺陷应按第 6条评定.5.6检验记录检验记录主要内容:工件名称、编号、焊缝编号、坡口形式、焊缝种类、母材材质、规格、表 面情况、探伤方法、检验规程、验收标准、所使用的仪器、探头、耦合剂、试块、扫描比例、探伤 灵敏度、所发现的超标缺陷及评定记录、 检验人员及检验日期等.检验记录应在每周六及时上交至探伤室主任或探伤技术人员.5.7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主要内容:工件名称、合同号、编号、探伤方法、探伤部位示意图、检验范围、探伤 比例、验收标准、缺陷情况、返修情况、探伤结论、检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签字等,检验报告应及时归档,保存期限为7年.6. 质量记录Q/JT 无损检测委托单Q/JT 超声波探伤记录兼报告Q/JT 超声波探伤返工通知单7. 说明本文件由质安部制订、管理和解释编制/日期/会签/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