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docx
12页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意在提醒人们(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D.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努力2.杭州亚运会期间,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志愿者,他们的行为是( )A.积极履行了法定义务 B.为了完成社会实践作业C.为了获得他人的好评 D.亲社会行为的表现3.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服务,在盘活车辆资源、满足用户出行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网络( )①创造了新业态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③为文化传播搭建平台④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如果让你对漫画的学生进行劝说,你会告诉他( )①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和生活②沉迷网络,会损害身体健康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到医院看病时,要按挂号顺序看病;观看电影时,不能大声喧哗。
这说明( )A.社会秩序束缚了我们的自由 B.社会秩序只需要成年人遵守C.社会正常运转需要秩序 D.社会秩序只是公共场所秩序6.有人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这说明( )A.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B.必要的约束是对自由的保障C.真正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D.规则保障我们享有绝对自由7.下列属于尊重他人的做法是( )A.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B.下雪天,指责外卖人员送餐迟到C.在公交车上与老人抢座 D.嘲笑、指责清洁工衣服脏8.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中小学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样做有助于( )①体现国家良好形象②提升国家经济实力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④促进社会文明和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实就没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实对这一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割裂了两者发生冲突的处理原则B.正确认识了诚实与隐私之间的关系C.尊重他人的隐私就无法与其坦诚交流D.尊重朋友的隐私,需要以不诚实为代价10.乘客陈某在行驶的高铁上吸烟,导致列车自动降速缓行,影响动车运行安全最终,陈某被依法拘留该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11.王某未按垃圾分类规定投放垃圾,与小区管理员发生冲突,并致其多处受伤。
当地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王某的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C.民事侵权性 D.刑事违法性12.青少年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赶紧转学,换个环境 B.立即还手,以暴制暴C.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D.运用法律,依法维权13.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们每个人首先要( )A.对国家负责 B.对社会负责 C.对他人负责 D.对自己负责14.“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有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蕴含的道理是( )A.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B.改进规则,维护社会秩序C.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 D.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15.“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执政理念说明(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②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④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领域法律法规这说明( )A.我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已不存在隐患 B.对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C.我国已全面建成国家安全维护体系 D.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增强17.“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这一古训启示我们( )①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③只有人民军队才是真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④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将国家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可采取的方式有( )①在课程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②组织开展防灾应急疏散演练③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国家安全知识④开展有关国家安全的主题班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在筹备“关心国家发展”主题班会时,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资料,以下可用的是( )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②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④我国积极采取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某校开展关于“劳动观”问卷调查,下列观点你赞成的是( )①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②美好梦想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③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地位高④参与劳动实践会耽误休息和学习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有关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2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依法执政 B.依宪执政 C.依法治国 D.全面依法治国22.强国必须强军新时代要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因为这是( )①应对世界形势的必然要求②治国的基本方略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支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坚持( )①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改革开放二、材料分析题25.《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显示未成年人更加融入网络数字生活,未成年人触网、用网频率大幅上升为此,培养高素质的“数字公民”迫在眉睫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应怎样合理参与网络生活,成为高素质的“数字公民”?26.“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穿越千载,诚信文化闪耀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结合上述历史典故,请你谈一谈在现代生活中为什么要讲诚信?27.我国生物育种初步形成了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创新格局,实现了由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转变逐步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基因垄断,保障“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保障“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28.【遵规守法】这样的“拍照”违规违法你知道吗?2023年国庆假期,各地博物馆门前再次排起长龙厚重庄严的青铜器、雍容华美的丝绸、栩栩如生的国画……都以它们独特的身姿频频引人驻足光看还是不够的,游客还会选择拍照发朋友圈但一些博物馆明令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其中不免有游客心存侥幸,在拍照时选择打开闪光灯但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可能会给文物带来不可逆转的巨大伤害1)从自由和规则的角度,请你评析拍照游客的行为2021年底,军迷罗某购买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福建舰进行拍摄经鉴定,罗某所拍内容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2023年4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2)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上述案例警示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国家安全?29.某班级围绕“学榜样人物担社会责任”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故事我分享】感动中国人物故事简介“敦煌女儿”哭锦诗,北大毕业后扎根于大漠,在漫长的岁月里,在贫瘠的大沙漠,在枯燥的工作中,她也有过动摇和犹豫,但是,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她一生的心血和精力她说:“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以为值得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群体——银发知揭职业生涯已画上句号的老人未被数字鸿沟吓退,而是主动调整新技术,为知识传播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感动于有这样一群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贡献价值1)结合八年级所学知识,谈谈樊锦诗的故事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2)请围绕“积极奉献社会”的角度,谈谈“银发知播”群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奉献社会我践行】学习榜样人物不仅在于学习,更在于践行为此,老师布置了课后实践活动任务(如图)实践活动任务单任务1.到养老院看望、陪伴老人任务2.到红色展馆或革命遗址做小讲解员3)从上述任务中任选一项,并谈谈为完成此项任务,你打算怎么做?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项表述错误,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是社会离不开个人,而不是个人离不开社会,故排除;C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是社会离不开个人,而不是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故排除;D项表述与题意相符,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D解析:我们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亲近社会,故D符合题意;A错误,这不是法定义务;B错误,这不是作业;C错误,不是为了获得回报故选:D3.答案:B解析:题干说明,网络创造了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与题干无关故选:B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漫画中的学生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会损害身体健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故①②说法正确;题文中未体现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故③说法错误;体现的是网络的积极影响,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答案:C解析:题文信息说明了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C符合题意;A错误,社会规则保障了公民自由;B错误,未成年人也需要遵守社会秩序;D错误,公共场所秩序属于社会秩序的一种故选:C6.答案:B解析:题干中,“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涉及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说明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必要的约束是对自由的保障,B正确;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A错误;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不受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C错误;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D错误。
故选:B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知识点A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故A正确;B下雪天,指责外卖人员送餐迟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故B错误;C在公交车上与老人抢座,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故C错误;D嘲笑、指责清洁工衣服脏,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故D错误8.答案:C解析:9.答案:A解析:题干表述的内容割裂了两者发生冲突时的处理原则,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权衡利弊,做出合情合理的选择,说法正确;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实就没有隐私,要隐私就做不到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