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三首》训练提高.docx
7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诗三首》训练提高《诗三首》训练提高 1.选出加点字读音正确无误的一项() A.遗谁(y) 俗韵(yn) 羁鸟(jī) B.后檐(yn) 暧暧(i) 墟里(xū) C.樊笼(fn) 呦呦(yōu) 契阔(q) D.三匝(zā) 吐哺(bǔ) 可掇(chu) 2.选出词语解释完全准确的一项( ) A.还顾:转身向后看 依依:袅袅,轻柔而缓慢地上升 暧暧:昏暗,模糊 B.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适俗:迎合世俗去日苦多:过去的日子苦难很多 C.同心:指夫妇,也喻感情深厚 墟里:墟,集市;里,乡里契阔:相聚离散 D.阡陌:田间小道,东西向为阡,南北向为陌守拙:不随波逐流杜康:酒的代称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的一项是() A.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B.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4.诗句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 (2)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3)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4)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5.陶渊明淡泊的诗句,往往把带人进入一种深远的意境请你描绘一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诗所营造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 6.对下面的诗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清清的江流,鲜红的荷花,芬芳的兰草,这是一幅很美的景象,但是全诗的情调却异常凄苦悲伤本诗情与景很不相配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这是很精彩的诗句它是写景,浩月当空,长烟一空,为下文“月明星稀”作了铺垫它蕴涵丰富,能引起读者多种联想,明月既象征自己美好的理想,又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贤才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这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羁鸟、池鱼比喻诗人在官场中所受的压抑和束缚,“恋旧林”“思故渊”写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D.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久别重逢,欢饮畅谈,时常怀念旧日的情谊。
契阔,契,投合;阔,疏远、久别契阔,久别重逢 7.“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诗含意非常丰富,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 8.《短歌行》中诗人的情感起伏不定,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伤沉郁,请具体说说它的情感旋律 答:________________ 9.唐代有人说《短歌行》“言当及时行乐”罗贯中则又给此诗蒙上“诗谶”的迷信色彩,说曹操“乌鹊南飞”诸句是不祥之兆,预示他赤壁之战的失败你如何评价这些说法? 答:________________ 10.请根据《涉江采芙蓉》的内容,加以合理想象,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故事 解析与答案 1.解析:A遗,表示给予、赠送,念wi;表示丢失、漏掉、忽略,念yC契,一般念q,如契约、契友、默契契阔”念qiD掇念duō,辍念chu 答案:B 2.解析:B“去日苦多”是“苦于去日(太)多”,意即悔恨虚掷的时光太多苦,恨,后悔C墟与里,同义并列,墟也是乡里、村落D南北向为阡,东西向为陌 答案:A 3.解析:A还通旋,即转过身,回过头。
B讌通宴,请人吃饭喝酒C方通旁,旁边,周围D掇,拾取,摘取有的资料将“掇”释通“辍”,停止如是,这个句子则释为“明明的月亮呀,你什么时候会停止运行?”本书持前一种说法 答案:D 4.解析:这几首诗名句很多,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 答案:(1)长路漫浩浩;(2)暧暧远人村;(3)久在樊笼里;(4)悠悠我心;(5)契阔谈讌 5.解析:分析诗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描写的意象象,就是诗所描绘的景物;意,就是融入这个景象之中的诗人的情意,即意境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两句诗运用了两个古典意象──“村落”和“炊烟”,村落在远处隐隐约约,缕缕炊烟袅袅上升,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的氛围,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答案:远处的村落在烟雾朦胧中,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炊烟袅袅升起,带来无限的静谧安详诗人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安闲地注目远视 6.解析:这道题检测点很多,涉及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词语理解,章法技巧,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A项涉及情景关系的问题,情与景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情景相生,也有情景相异,《涉江采芙蓉》一诗用的是以乐写哀的方法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姑娘们划舟采莲,湖面上尽是姑娘们的嬉笑之声。
但与众姑娘的嬉笑不同,有位女子却怅立船头,独自哀叹──“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当姑娘们竞相采摘荷花,声言要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远在天涯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人群之中,往往更令人感到自身孤独、寂寞之可怕!此诗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反衬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起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答案:A 7.解析:理解这句诗的含义,首先要明白“樊笼”是一种比喻的用法,“自然”有着多重的含义然后再由诗的字面意义进而体会诗人的旨趣 答案:“樊笼”比喻官场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更是指诗人“爱丘山”的自然本性在陶渊明看来,身居官场,为口腹所役,不得不逢迎巴结,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现在终于挣脱牢笼,重新回到自己的田园,有一种释然轻松自在自由的感受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摆脱官场烦恼后的喜悦 8.解析:诗歌的情感旋律,既是《短歌行》的重点,也是难点认真体会它的特点,对于理解诗意,大有裨益 答案:《短歌行》每四句为一节,每两节构成一相对独立的诗段首八句先写忧思后写慷慨的情绪面对酒宴触动诗人人生苦短、英雄迟暮的感叹,是一个悲叹的低调,不过只是悲伤,并非颓唐,所以立即引发出“慨当以慷”激昂的调子,抒发有志怀之士抱负不得施展时所激发起来的一种意气激昂的情绪。
这两节前一节低抑,后一节激昂,自成一个抑扬次八句写渴思贤才与礼遇贤才前四句抒发未得英才时对英才的衷心系念后四句写已得英才后宴饮的欢乐,这两节一从渴思上写,一从礼遇上写,一反一正,一忧一喜,又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抑扬起伏接下去八句承上进一步生发前四句写英才难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使用了一个构想奇辟的比兴,比喻英才难得,所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又是一个低抑的调子后四句一转,然而英才竟然越陌度阡,远道屈尊而来存问,相逢叙旧,置腹谈心,喜得嘉宾之情溢于言表这四句在情绪上又是一个高扬,与上四句自成一个开合末八句端出自己的胸襟怀抱仍分两层前四句意在勾勒出动乱中英才四散的情景,启示英才应择主而事后四句是一个回答,诗人表示效法周公虚心纳士,暗示“我枝可依”这八句隐含一问一答,章法上又自成波澜 这首诗表意是曲折的,诗人的壮志追求寓于思宾燕饮之中抒情是浓郁的,感情激荡,起落不平,从一个压抑慷慨的低调开始,回旋到富有展望和追求的高调结束,好像登盘山道,千折百回,终至顶端章法则一低一昂,一开一合,抑扬有致堪称抒情诗中的佳篇 9.解析:这是一个涉及到诗歌思想内容的问题对诗歌旨意要从诗的整体出发,不可据几句诗,偏颇地概括其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被许多人引为劝人及时行乐,但从全诗来看,曹操却是抒发他对人才的渴盼,目的是企图“天下归心”, 答案:唐人和罗贯中的说法都有失偏颇此诗并未奉劝人“及时行乐”诗中诚然也有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但不是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而是感到一种大业未成的时间紧迫感至于“乌鹊”在周代乃吉祥之物,诗人借“乌鹊南飞”喻人才的流失,借以表达贤才不得重用的惋惜之情 10.解析:可以想象为类似孟姜女寻夫的故事,也可以想象是丈夫意外凯旋、夫妻幸福团圆的喜剧 答案;略 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