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探讨.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044300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91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居住建筑大量 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过去绝大部 分的建筑通过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换取舒适的生活环境由于我国是能源短缺的国 家,建筑可持续性发展要消除高能耗,节能设计方法有待于我们重新研究,充分 挖掘建筑节能的潜能国家最新出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原有标准做了 新的修订,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节能型建筑已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绿 色生态建筑是一种节约型的建筑,应体现在适应当地气候、节能、节水、循环利 用居住建筑的节能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居住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和建筑节 能的其他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关键词:居住建筑,规划,单体设计,建筑节能1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问题将会变得更为严重,这也是全人类需面 临的现实问题我国在推行建筑节能工作以来,居住建筑的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大 成绩为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政策,使 制冷制热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得以提高,相关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能够改善,节能 的居住建筑设计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设过程中均要实行。

      探索行之有效 的节能方法和评价方案是改善我国居住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节能在居住 建筑中的设计基本思路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2居住小区规划小区的合理规划,一方面可以使住宅日照均衡充足,降低冬季保温的能耗, 另一方面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减少夏季人工降温的能耗并使小区拥 有健康的生活环境2.1合理的建筑布局与朝向,第一要充分考虑夏季有利的主导风向和避免冬 季不利的主导风向,综合考虑采光、通风、保温和防晒等因素,合理安排建筑群 体布局和建筑朝向如大连地区是东北地区最暖和的地方,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夏季,太阳辐射对南北朝向的建筑物比东西朝向建筑要 多很多,这样夏季空调的用电量就可以减少;在冬季,太阳辐射东西朝向的建筑 物也相对南北朝向建筑要少很多,如此建筑保温所需的能耗就大大减少主要朝 向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不得小于当地规划部门规定的日照间距要求值建筑物 之间的距离越大,居住环境内的空气循环越好,从而增加了建筑物与空气的热交 换,使建筑物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满足节能的要求这就要求规划师综合 考虑总平面布置,并拿出土地利用与建筑间距之间的最优化方案,符合节能设计 标准。

      整体的节能效果应充分考虑在第三居住建筑群的组合中,用以提高居住区 内自然通风效果应考虑以下两点:(1) 建筑的主要朝向应根据夏季盛行风向而定,建筑物的排列顺序应该是南 小北大、南低北高,保证居住区内自然风的流通性2) 减少采用封闭式建筑组合2. 2集中化供冷热系统在小区中,采用集中的空调、热水供给,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集中化 供冷热系统具有能耗效率高、环境热污染低、便于维护管理等优点,将会是现代 住宅区和现代商用楼群的主要能源供应形式过去的独立式的空调热水装置,因 为能源消耗大,效率低而不再适应生态节能建筑3建筑单体设计3.1建筑物体型系数的控制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所包围的体积V与外表面积F倒数的乘积对建筑能耗 的主要影响是体形系数的大小,对于体积相同的建筑物,体形系数越大,那么热 散失面积在单位建筑空间占的比例越高,建筑能耗也越高,因此需要把体型系数 控制在一定得范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建筑层数W3层(4—11)层习2层建筑的体形系数0. 55 0. 400. 353. 2平立面设计平面上应充分考虑,合理安排室内布局,使每个房间都能与室外空气流通, 夏季则可以利用自然通风使室内温度降低。

      保证主要卧室、客厅朝南,获得充分 日照,在冬季则利用充足的阳光能进入住宅,白天的取暖需求靠日光得到满足设计立面要以实用为目的,尽可能减少外墙的凹凸面,以减少热量散失在 满足日照、采光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朝向控制窗墙比目前广为流行的凸窗、 转角窗、大面积幕墙窗、落地窗对节能都是不利的3. 3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尽量因地制宜使用本地区的材料,可以大大减少材料运送过 程中的能源消耗尝试使用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材料,可以减轻对于人 工材料的需求以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3.4、建筑围护结构设计(1)墙体保温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保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选择低能耗、保温隔热性 能好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很好地减少热量的传递,满足节能的要求相对外墙 内保温而言,更为理想的是外墙外保温效果,充分利用了结构墙体的热储存性, 室内热稳定性被得到充分改善在夏季,外墙外保温也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因而 采用,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外墙外保温是较好的选择近年来,在国外应用外墙外保温的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很多系统和体系已形 成其中,膨胀聚苯板(EPS)抹灰系统应用较广,技术的成熟度较高。

      胶粉EPS 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现场喷涂硬 泡PUR外保温系统、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等也有良好的效果2)窗保温设计窗系统是围护体系中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因此选择合适的窗材料对建筑节 能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建筑门窗保温性能,选用导热系数低的塑钢或者铝合金断 热型材作为窗框使用中空镀膜玻璃,其热绝缘的系数受其空气层的厚度影响较 大,在满足型材断面尺寸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空气层的厚度为了进一步 改善其性能可以采用中空充氧气等惰性气体的方法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K)和热惰性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 • K)]热惰性指标DC2.5热惰性指标D>2.5体形系数<0.40屋面0.81.0外墙1.01.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 空或外挑楼板1.5分户墙、楼板、楼梯间 隔墙、外走廊隔墙2.0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W/(m2 • K)]热情性指标DW2. 5热情性指标D>2.5体形系数W0. 40户门3. 0(通往封闭空间)2. 0(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 分)应满足不同朝向窗地比 和传热系数限值体形系数>0. 40屋面0.50.6外墙0. 801.0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 空或外挑楼板1.0分户墙、楼板、楼梯间 隔墙、外走廊隔墙2.0户门3. 0(通往封闭空间)2. 0(通往非封闭空间或户外)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 分)应满足不同朝向窗地比 和传热系数限值(3)屋顶保温设计屋顶由于长时间接受太阳辐射,而引起室内温度过高,因此要隔离太阳辐射 热,减少阳光直射。

      对屋面进行绿色覆盖,既可遮阳,又能隔热,而且通过光合 作用,可消耗或转化部分能量,也起到美化环境作用设计通风屋面、蓄水屋面 等节能措施,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采用技术方法对既有建筑的屋顶如 铺设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结合相应的构造措施,使传热系数大幅度下降,以达到 节能的目的冷屋顶”的节能效果很显著所谓“冷屋顶”(cool roofs)是指日射反射率 高的屋顶,它通过对普通屋顶涂上高反射率的涂料,提高屋顶的日射反射率,减少 太阳热量的吸收,从而达到减少空调冷负荷和空调节能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 “冷屋顶”节能可使空调负荷减少约10%〜50%4) 遮阳构件外遮阳构件能有效地阻隔建筑物的外围结构被部分太阳光直接照射,有效避 免穿过窗户的太阳辐射,使室内温度得以维持在较低水平,最终达到节能的目标 建筑立面设计,可以把建筑造型与建筑遮阳结合处理帘式遮阳、挡板式遮阳等 方式有效避免了太阳的直接照射,但不利于建筑的采光通过栅格遮阳和绿化遮 阳是目前建筑屋面和墙体遮阳较为有效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建筑遮阳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把建筑遮阳与通风、 隔热结合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节能的效果。

      4建筑节能的其他措施4. 1中水处理系统污水的再生回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是污水处理的最终目的循 环利用污水,通过净化后作杂用水,称为中水经处理后的中水可用到冲洗厕所、 灌溉园林、保洁道路、喷泉城市等通过收集小区内各建筑物所产生的杂排水, 经过技术处理而再次利用,是节约水资源,环保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4. 2节能卫生洁具使用节水洁具,减少供水,能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目前使用的节水设备如 冲水马桶,常用的冲水量是大于9L的坐便器如果所有使用的马桶改为小于6L 的冲水量,用水量可以减少一成厨房的水槽、浴缸里的水嘴和洗面盆水龙头如 果使用充气水嘴,既起到节水目的又不会造成水体直径的减少,可以达到15%左 右的充气率,即节水率虽然节水洁具比普通洁具价格稍高,但考虑到节水量和 用水加压能源的减少,节水、节能的双重效果,节水洁具应该值得推广5结语当然,建筑节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前文只是 提及了一部分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会被忽视,许多的设计漏洞因此产生,增加了 建筑物的能耗设计者应该讨论建筑节能设计的新方法,在未来的设计中更多的 研究、尝试、积累和总结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好地结合建筑功能、艺术和技术, 使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节能的原则,努力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建 筑。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建筑节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若从设计着手,利用 当前的节能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大量节能居民住宅的出现,节能技术体系必将更快更好地完善,做到利国利民, 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伟大贡献参考文献[1] 宋春华.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J].建筑学报,2004, (01) : 10-11.[2] 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 :20-22.[3] 候兵.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探讨[J].建筑节能,2007, (09) :32-35.[4] 张评衔.建筑节能及太阳能建筑[J].T程建设与设计,2009, (07) :21-22,[5] 刘素萍.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J].建筑2001, (07) :6-7.(瑞安住建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