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庄思想课件.ppt
55页老老庄庄思思想想TheThoughtofLaotziAndChuangTzu老子思想老子其人其事其书老子的道自然无为柔弱不争一、关关于于老老子子老老子子其其人人老老子子者者,楚楚苦苦县县厉厉乡乡曲曲仁仁里里人人也也姓姓李李氏氏,名名耳耳,字字伯伯阳阳,谥谥曰曰聃聃周周守守藏藏室室之之史史也也史史记记老子其事老子其事孔子问礼孔子问礼老子出关老子出关孔子问礼现存共有现存共有5 5种不同的文献记载孔子问礼于老种不同的文献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宜,但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子的事宜,但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却引发了学界很大的争论学地点和内容却引发了学界很大的争论学者们要么纠缠于记载史料的真实性,有的者们要么纠缠于记载史料的真实性,有的非议于孔老会见时老子的年龄问题,要么非议于孔老会见时老子的年龄问题,要么则就历史留下的孔老对礼、仁义的相关言则就历史留下的孔老对礼、仁义的相关言论与会谈言论的冲突发表议论论与会谈言论的冲突发表议论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对老子其人,孔子问礼于老对老子其人,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对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对老子、论语成书的老子、论语成书的时间,都作了详尽而有说服时间,都作了详尽而有说服力的考据。
力的考据在此基础上得出老学先于孔在此基础上得出老学先于孔学的结论同时分析了过去学的结论同时分析了过去学界颠倒老、孔学术发展顺学界颠倒老、孔学术发展顺序的原因序的原因老子其书马王堆帛书残叶二.老子的道1.一些对一些对“道道”的描述的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414章)章)释文: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释文: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做“希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微”其上不其上不皎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迎之不见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14章)章)释文:其上不光明,其下不阴暗,蒙胧无法形容,于是又释文:其上不光明,其下不阴暗,蒙胧无法形容,于是又回复到无就是说它没有形状,没有物象,把此现象称为回复到无就是说它没有形状,没有物象,把此现象称为“恍忽恍忽”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尾。
尾吾不知其名,字之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25章)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 4章)章)释文:释文: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哪,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哪,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哪,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同垢尘幽隐的很哪,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这这里里老老子子虽虽然然都都是是用用“好好像像”(“似似”)的的字字眼眼,其其实实是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根本(“宗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42章)章)“一一”在在这这里里是是指指具具体体万万物物形形成成之之前前的的一一种种统统一一状状态态但但在在老老子子体体系系中中,他他把把这这种种具具体体万万物物形形成成前前的的统统一一状状态态推推崇崇为为一一种种抽抽象象的的最最高高的的“自自然然”原原则则,或或“无无为为”原原则则,这这样样的的“一一”也就成为也就成为“道道”的同义语。
的同义语道道之之为为物物,惟惟恍恍惟惟忽忽忽忽兮兮恍恍兮兮,其其中中有有象象;恍恍兮兮忽忽兮兮,其其中中有有物物窈窈兮兮冥冥兮兮,其其中中有有精精,其其精精甚甚真真,其其中中有有信信二十一章)(二十一章) 这这里里说说“道道”是是一一种种恍恍忽忽不不定定,深深邃邃幽幽远远不不可可捉捉摸摸的的东东西西在在恍恍恍恍忽忽忽忽的的情情况况中中,好好像像有有某某种种形形象象,又又好好像像有有某某种种实实物物;在在幽幽远远深深遂遂的的情情况况中中好好像像有有某某种种细细微微的的东东西西,而而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道道”恍忽幽深的情况恍忽幽深的情况2.天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有名万物之母1 1章)章)释文:释文:“道道”,可以言说,但说出来的,可以言说,但说出来的“道道”不等同不等同于本来的于本来的“道道”命名事物,可以做到,但这命名命名事物,可以做到,但这命名和本来的事物不会完全吻合天地开始时的混沌和本来的事物不会完全吻合天地开始时的混沌状态,可以用状态,可以用“无无”指称,万物产生的根本,则可指称,万物产生的根本,则可以用以用“有有”指称。
指称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海德格尔、孙周兴海德格尔、孙周兴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1997-04出版出版)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启与交融(修订新版修订新版)张祥龙张祥龙中国人民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出版社(2010-01出版出版)天籁之音源自何方天籁之音源自何方:庄子的无心之言与海德庄子的无心之言与海德格尔的不可说之说格尔的不可说之说那薇那薇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09-04出版出版)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40章)章)释释文文:天天下下万万事事万万物物都都是是从从有有而而生生;有有和和无无相相对对立立而互相存在而互相存在,但有却生于无但有却生于无,无为万物之根本无为万物之根本 (1)本体之道)本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2)规律之道)规律之道“不窥牖,见天道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不出门户,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七十三章)自然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3)准则之道)准则之道“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3.反者道之动(1 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天天下下皆皆知知美美之之为为美美,斯斯恶恶已已;皆皆知知善善,斯斯不不善善已已故故有有无无相相生生,难难易易相相成成,长长短短相相形形,高高下下相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 2章)章) (2 2)对对立立的的一一面面,如如果果它它的的特特点点达达到到一一定定程程度度,就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 “明明道道若若昧昧;进进道道若若退退;夷夷道道若若类类;上上德德若若谷谷;大大白白若若辱辱;广广德德若若不不足足;建建德德若若偷偷;质质真真若若渝渝;大大方方无无隅隅;大大器器晚晚成成;大大音音希希声声;大大象象无无形形4141章章 光光明明的的道道好好似似暗暗昧昧;前前进进的的道道好好似似后后退退;平平坦坦的的道道好好似似崎崎岖岖;崇崇高高的的德德好好似似峡峡谷谷;洁洁白白的的东东西西好好似似含含有有污污垢垢;广广大大的的德德好好像像不不足足;刚刚健健的的德德好好似似怠怠惰惰;质质朴朴而而纯纯真真好好像像混混浊浊未未开开。
最最方方正正的的东东西西,反反而而没没有有棱棱角角;最最大大的的声声响响,反反而而听听来来无无声声无无息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大大成成若若缺缺”,“大大直直若若屈屈”,“大大巧巧若若拙拙”,“大辩若讷大辩若讷”(4545章)章)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3 3)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 “祸兮福所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5858章)章)正正复复为为奇奇,善善复复为为妖妖:正正,方方正正、端端正正;奇奇,反反常常、邪邪;善善,善善良良;妖妖,邪邪恶恶这这句句话话意意为为:正正的的变变为为邪邪的的,善善的的变成恶的变成恶的 4.4.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1)刚强刚强 柔弱的东西多属生存一类,与生长发展相关联;坚强的东西多属死亡一类,与终结结束相关联 “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章)强捍的人死无其所。
强捍的人死无其所 “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6章)章)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2)柔弱与刚强柔弱与刚强 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36章)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78章章)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而攻克坚强的目标则没有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而攻克坚强的目标则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更胜于水,因此,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水任何东西能够更胜于水,因此,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76章)章)人在初生的时候是柔弱的,长老以后,仍然筋柔韧骨头坚强,人在初生的时候是柔弱的,长老以后,仍然筋柔韧骨头坚强,然而,逐渐接近死亡。
万物草木在初生的时候也柔顺脆弱,然而,逐渐接近死亡万物草木在初生的时候也柔顺脆弱,在老死的时候也变得枯干因此说,坚强者是走向死亡的在老死的时候也变得枯干因此说,坚强者是走向死亡的象征,柔弱微細者是走向生长繁荣的象征第四十一章说,象征,柔弱微細者是走向生长繁荣的象征第四十一章说,“弱也者,道之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道用于柔弱微细的事物兵强则不,道用于柔弱微细的事物兵强则不胜,木强则烘干强大的事物居于发展中的劣势,柔弱微胜,木强则烘干强大的事物居于发展中的劣势,柔弱微细的事物居于发展中的优势细的事物居于发展中的优势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43章)章)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3)弱道弱道上善若水上善若水 骨弱筋柔而握固骨弱筋柔而握固55章)章) 守柔曰强守柔曰强52章)章)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章)三.无为与自然三.无为与自然1.有为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