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ppt

4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5134442
  • 上传时间:2024-09-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8M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社版高中物理 必修2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材分析鄞州区教研室鄞州区教研室 何丰明何丰明hfm6712@办公室:办公室:881211052021/9/231 一、两种教材本章内容对比一、两种教材本章内容对比二、新教材二、新教材《《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内容分析与想法内容分析与想法2021/9/232 第七章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1 1 追寻守恒量追寻守恒量 2 2 功功 3 3 功率功率 4 4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5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6 实验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7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和动能定理 8 8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9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新教材新教材 第七章第七章 机械能机械能 一、功一、功     二、功率二、功率 三、功和能三、功和能   四、动能四、动能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   五、重力势能五、重力势能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六、机械能守恒定律   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原教材原教材增加增加增加增加渗透渗透一、一、两种教材本章内容对比两种教材本章内容对比2021/9/233 新旧教材设计线索新旧教材设计线索原教材设计原教材设计新教材设计新教材设计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为线索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为线索 ►教材对概念和规律的得出侧重理性分析,与学生的前认知有距教材对概念和规律的得出侧重理性分析,与学生的前认知有距 离,学习要求高。

      离,学习要求高试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为线索试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为线索►教材以生动的素材、详实的事例和帖近学生原有认知的知识教材以生动的素材、详实的事例和帖近学生原有认知的知识 编排为基础,增加了感性认识素材,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编排为基础,增加了感性认识素材,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 性,形式新;性,形式新;►新教材重视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领,注重新教材重视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领,注重“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试图将中学物理的教,试图将中学物理的教学回归本性学回归本性 2021/9/234 第第1、、2、、3节的节的图片图片2021/9/235 第第4、、5、、6节节的图片的图片2021/9/236 第第7、、8、、9、、10节的图片节的图片2021/9/237 二、新教材二、新教材《《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分析与想法内容分析与想法1、追寻守恒量、追寻守恒量 因为能量是一个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守恒量且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能量因为能量是一个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守恒量且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能量的概念是人类在并不是由功定义的,能量的概念是人类在““追寻守恒量追寻守恒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新教材中,把守恒思想的提出放到了具体的概念之前基于这样的认识,新教材中,把守恒思想的提出放到了具体的概念之前 总体:总体: 从从“追寻能量守恒追寻能量守恒”到到“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再到,再到“机械能守机械能守恒恒”,最后形成,最后形成“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更要让学生体验和规律,更要让学生体验“一切运动变化都要满足一定的守恒定律一切运动变化都要满足一定的守恒定律”的的物理思想物理思想2021/9/238 ►感觉教材设计考虑了教师的教感觉教材设计考虑了教师的教 ►只要学生能理解,教师的教学用语一定要用专业化的物理术语吗?只要学生能理解,教师的教学用语一定要用专业化的物理术语吗? ►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将能量提前向学生渗透,也在于叙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将能量提前向学生渗透,也在于叙 述物理知识过程的述物理知识过程的“白话白话”化,这样的叙述更帖近学生的认知化,这样的叙述更帖近学生的认知 教材先给出能量、势能、动能三个概念,其中对能量仅给出个事例然后教材先给出能量、势能、动能三个概念,其中对能量仅给出个事例然后进行推演而得;对于势能则是给出了一个普遍的定义(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进行推演而得;对于势能则是给出了一个普遍的定义(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也为后面的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教学作了铺陈。

      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也为后面的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教学作了铺陈►教学安排上一个课时,也可以考虑与第二节功相连上二课时教学安排上一个课时,也可以考虑与第二节功相连上二课时能量、势能、动能三个概念学生在初中就有了初步接触能量、势能、动能三个概念学生在初中就有了初步接触想法想法►可安排些守恒事例可安排些守恒事例P61P612021/9/239 2021/9/2310 1、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2、摆动、摆动3、滚摆、滚摆4、过山车、过山车2021/9/2311 2、功、功2021/9/2312 ►内容与原教材的安排基本相同但更突出力对物体做功的直内容与原教材的安排基本相同但更突出力对物体做功的直 观性,如事例图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功的理解观性,如事例图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功的理解►同时对负功的物理意义的作了充分说明同时对负功的物理意义的作了充分说明2021/9/2313 ►对总功如何处理教材有文字描述,无表达式,但在例题中有对总功如何处理教材有文字描述,无表达式,但在例题中有 相应的示范相应的示范力对雪橇2021/9/2314 想法想法 对于对于“功功”概念的关键是能让学生体验到力与概念的关键是能让学生体验到力与位移成一定角度时,合力与分力等效关系和合力做位移成一定角度时,合力与分力等效关系和合力做功与分力做的功等效关系有不同?功与分力做的功等效关系有不同?方法一:方法一:不足不足有点特殊,对有点特殊,对合力与分力等合力与分力等效关系和合力效关系和合力做功与分力做做功与分力做的功等效关系的功等效关系有不同的体会,有不同的体会,不深刻。

      不深刻2021/9/2315 力方向力方向Flθ力方向上的位移力方向上的位移 l cosθW=FlcosθW=Fcosθ· lFθlF cosθ寻找力方向上寻找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位移力力F 对物体做的功可以等效为对物体做的功可以等效为两个分力做功的代数和了两个分力做功的代数和了也有总功的趋型了也有总功的趋型了FFlθ方法二:从功的定义出发:方法二:从功的定义出发:即先从力和物体在力方向上即先从力和物体在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着手,然后再转发生的位移着手,然后再转化到常规的力分解方法化到常规的力分解方法2021/9/2316 方法三:方法三:再与学生共同商讨对于再与学生共同商讨对于左边问题的物体所受重左边问题的物体所受重力和弹力做功吗?力和弹力做功吗?造成既成事实:当力与造成既成事实:当力与物体的位移垂直时,该物体的位移垂直时,该力对物体不做功力对物体不做功1、先分析简单的和特殊的力做功情形、先分析简单的和特殊的力做功情形2021/9/2317 2、改变教材中的分析图情境更改为一般的理想推演情景改变教材中的分析图情境更改为一般的理想推演情景 设想物体先在一个水平力设想物体先在一个水平力F(如(如5N)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一段位)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一段位移(如移(如l=1m);然后设想物体分别在另外两个力);然后设想物体分别在另外两个力F1 、F 2((3N、、4N)作用)作用下,分别运动的位移为下,分别运动的位移为l1 =0.6m、、 l2 = 0.8m;; F1 、F 2互相垂直且与互相垂直且与F 分别分别成成37˚、、53˚。

      如图俯视图俯视图WF=Fl=5JF1 37˚l1WF1=F1l=1.8JF 253˚l2WF2=F2l=3.2JF1 37˚l1F 253˚l2F l((3)力)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相当于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相当于力F1 、F 2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而非矢量运算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而非矢量运算1)力)力F与与F1 、F 2相当于合力与分力,运算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则;相当于合力与分力,运算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则;((2)位移)位移l与与l1 、l2相当于合位移与分位移,运算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则;相当于合位移与分位移,运算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则;Fl2021/9/2318 3、功率、功率2021/9/2319 ►新教材提出了新教材提出了额定功率与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概念功率的概念,同同时在在“说一一 说”“做一做做一做”板板块中,渗透了瞬中,渗透了瞬时功率概念功率概念 ►与生活中的汽与生活中的汽车换档等档等问题挂挂钩,生活化的程度提高了,,生活化的程度提高了,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没有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问题,但有汽车在额定功率新教材没有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问题,但有汽车在额定功率 下工作的习题。

      我们在处理时没必要再去补充大量的这类习题,下工作的习题我们在处理时没必要再去补充大量的这类习题, 以免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负担以免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负担 但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动态分但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动态分 析,这也是能力要求之一析,这也是能力要求之一►对于课后的对于课后的“做一做做一做”中的调查,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像其中所叙述的中的调查,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像其中所叙述的“功率功率 的大小与机器(或器具)的效能之间的联系的大小与机器(或器具)的效能之间的联系”等2021/9/2320 想法想法关于功率教学的引入关于功率教学的引入 由于功率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因由于功率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因此,这节课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认为高中对这个概此,这节课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认为高中对这个概念的学习也不过如此,造成对功率及相关问题的轻视,不念的学习也不过如此,造成对功率及相关问题的轻视,不能很好地去思考可以考虑用实验来引入能很好地去思考可以考虑用实验来引入如:如:(本实验视频由鄞州鄞江中学毛寅峰、沈斌老师设计拍摄)(本实验视频由鄞州鄞江中学毛寅峰、沈斌老师设计拍摄)2021/9/2321 4、重力势能、重力势能2021/9/2322 ►新教材较大篇幅且认真分析了重力做功与路径是否有关的问题。

      新教材较大篇幅且认真分析了重力做功与路径是否有关的问题►重力势能的得出也很自然,不象原教材那么生硬重力势能的得出也很自然,不象原教材那么生硬原教材原教材新教材新教材►有了重力势能概念后,再讨论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关系、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有了重力势能概念后,再讨论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关系、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那样就显得自然,也便于教学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那样就显得自然,也便于教学它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与势能的特征一致它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与势能的特征一致2021/9/2323 想法想法关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教学关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教学►本节课很详细地去推演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这样做是想有助于学生本节课很详细地去推演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这样做是想有助于学生 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形成他们的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形成他们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在讨论物体沿任意路径运动时重力做功的问题时,又一次用到了极在讨论物体沿任意路径运动时重力做功的问题时,又一次用到了极 限的思想经过多次接触,学生对这样的方法应该比较熟悉了,如限的思想。

      经过多次接触,学生对这样的方法应该比较熟悉了,如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及后面要学到的向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及后面要学到的向 心加速度的推演等等心加速度的推演等等2021/9/2324 ►可以考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教材第可以考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教材第59页的三个图,并让学页的三个图,并让学 生说说这三个图中所包含的处理物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生说说这三个图中所包含的处理物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利用课后的说一说重温势能定义利用课后的说一说重温势能定义2021/9/2325 5 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021/9/2326 ►不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结论不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结论►重力功与重力势能关系的延伸;动能定理的铺垫重力功与重力势能关系的延伸;动能定理的铺垫►对对““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物理量有关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物理量有关””进行猜想进行猜想 ►““变与不变变与不变””思想的拓展:从速度变化迁移到力的变化思想的拓展:从速度变化迁移到力的变化 用用图图象象处处理理变变化化过过程程的的累累积积效效果果::由由根根据据 v-t 图图象象求求匀匀变变速速运运动动的位移迁移为根据的位移迁移为根据 F-l 图象求变力的功(图象求变力的功(主要是方法迁移)主要是方法迁移)►经历一次理论探究过程,根据探究结果来概括物理结论经历一次理论探究过程,根据探究结果来概括物理结论过程过程与与方法方法 本本节节课课很很明明确确地地给给出出四四个个探探究究问问题题::弹弹性性势势能能的的表表达达式式可可能能与与哪哪几几个个物物理理量量有有关关??、、弹弹簧簧的的弹弹性性势势能能与与拉拉力力所所做做的的功功有有什什么么关关系系??、、怎怎样样计计算算拉拉力力所所做做的功?、怎样计算这个求和式?的功?、怎样计算这个求和式?►既既然然重重力力势势能能的的表表达达式式是是通通过过重重力力做做功功的的分分析析得得来来的的,,很很自自然然地地通通过过类类比比会会想想到到通通过过弹弹力力做做功功可可以以得得到到弹弹性性势势能能的的表表达达式。

      式 2021/9/2327 vt0匀变速匀变速 S=v t2/2力大小均匀变化力大小均匀变化 W=??Sv tWlF匀速时匀速时 S=v t恒力时恒力时 W=F l(F l 同向)同向)类比式探究方法类比式探究方法2021/9/2328 6 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2021/9/2329 ►本节的思路是第本节的思路是第4 4、、5 5节的继续节的继续►本节的数据处理遇到作拟合曲线的技巧,由于事先本节的数据处理遇到作拟合曲线的技巧,由于事先 不知道功不知道功W与速度与速度v的关系,需要进行尝试用软件的关系,需要进行尝试用软件((EXCEL)EXCEL)进行曲线拟合来年理会方便得多,应该提倡进行曲线拟合来年理会方便得多,应该提倡►不规定具体的实验步骤,但讲清思路,在操作技巧不规定具体的实验步骤,但讲清思路,在操作技巧 和数据处理方面给出提示这样会使学生既有章和数据处理方面给出提示这样会使学生既有章 法可循,又有自由创作的空间法可循,又有自由创作的空间►本节课有明确的三个板块:探究思路、操作技巧和本节课有明确的三个板块:探究思路、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

      是为下一节动能定理作铺垫的数据处理是为下一节动能定理作铺垫的2021/9/2330 想法想法关于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问题式探究教学设计片段关于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问题式探究教学设计片段橡皮筋对小车在哪个阶段做功?橡皮筋对小车在哪个阶段做功?有形变到恢复原长过程有形变到恢复原长过程这个功能不能测量?如何测量?这个功能不能测量?如何测量?因是变力不能直接测量,但因是变力不能直接测量,但可以换个方法,用多条橡皮可以换个方法,用多条橡皮筋的方法,拉开距离相同筋的方法,拉开距离相同小车速度如何测量呢?小车速度如何测量呢?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力对它做了功呢?力对它做了功呢?1、探究测速度的位置与方法;、探究测速度的位置与方法;2、工具用打点计时器工具用打点计时器要平衡摩擦力,使之等效要平衡摩擦力,使之等效为只有拉力对小车做功为只有拉力对小车做功这种实验方法较为粗糙,这种实验方法较为粗糙,且要求小车初速度为零?且要求小车初速度为零?改进实验方法,用气垫导轨改成改进实验方法,用气垫导轨改成探究滑块所受重力做的功与滑块速探究滑块所受重力做的功与滑块速度的关系度的关系对所记录的数据如何处理对所记录的数据如何处理用图象法试探用图象法试探W— v ,, W — v2,,W — v3 等可能等可能的关系的关系 在一系列问题式探究和师生互动中,体现了对在一系列问题式探究和师生互动中,体现了对学生处理问题过程中的学生处理问题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技能与技能与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等能力的隐性培养。

      等能力的隐性培养再再次次思思考考 进行探究教学要有好的探究点,而有效的问题设计则是很好的探究点来进行探究教学要有好的探究点,而有效的问题设计则是很好的探究点来源之一2021/9/2331 2021/9/2332 2021/9/2333 2021/9/2334 2021/9/2335 7 7、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和动能定理2021/9/2336 ►动能表达式的得出过程:比较符合现在学生学习物理时获得知识的过动能表达式的得出过程:比较符合现在学生学习物理时获得知识的过 程中对概念的认知过程程中对概念的认知过程►动能定理放在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功与速度变化关系之后,显得顺畅动能定理放在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功与速度变化关系之后,显得顺畅 了许多►例题有两题,较原教材多了一题,显示动能定理在解决物理问题的重例题有两题,较原教材多了一题,显示动能定理在解决物理问题的重 要性►教材有意突出了过程与方法,如:对动能的描述、对变力或曲线教材有意突出了过程与方法,如:对动能的描述、对变力或曲线 运动的处理运动的处理很可能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很可能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2021/9/2337 8、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2021/9/2338 ►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并为一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并为一节,但习题配置与原教材基本相同。

      节,但习题配置与原教材基本相同►突出了动能与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突出了动能与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泛化了机械能内的能的形式的可转换性转化,泛化了机械能内的能的形式的可转换性►对守恒定律的描述更符合实际需求对守恒定律的描述更符合实际需求原教材:原教材:新教材:新教材:2021/9/2339 9、实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021/9/2340 ►要让学生弄清楚测瞬时速度的道理特别要引导学生体要让学生弄清楚测瞬时速度的道理特别要引导学生体 会这种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与运动学中的差异会这种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与运动学中的差异►在实验方法上作了改进在实验方法上作了改进1 1、要求用天平测出、要求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重物的质量,以便计算重物的动,以便计算重物的动 能和势能改变量的具体数值能和势能改变量的具体数值2 2、在选择纸带时,两个位置的选择与第一、二点间、在选择纸带时,两个位置的选择与第一、二点间 的距离是否接近的距离是否接近2mm2mm、第一个点是否清晰、第一个点是否清晰无关无关了►用气垫导轨演示机械能守恒用气垫导轨演示机械能守恒。

      ►配置了课后的配置了课后的““问题与练习问题与练习””2021/9/2341 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2021/9/2342 ►本节内从是对原教材的深化与拓展,符合现代社本节内从是对原教材的深化与拓展,符合现代社 会人们对能量审视角度会人们对能量审视角度►可以考虑将本节课设为专题讨论课可以考虑将本节课设为专题讨论课►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视频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视频2021/9/2343 ►不应将新课程改革仅当作是换了一本教材而已,更多的考虑学生能否在不应将新课程改革仅当作是换了一本教材而已,更多的考虑学生能否在 我们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能力、潜质是否能得到有益的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力、潜质是否能得到有益的发挥想法想法►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在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探究的观点是必教学中贯彻科学探究的观点是必 要的,但也不必逢课必要的,但也不必逢课必“探探”,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重要的是在进,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重要的是在进行行 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有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有“探究探究”意识►日常教学中的难度把握,可以参考浙江省教育厅日常教学中的难度把握,可以参考浙江省教育厅07年年6月版的必修月版的必修+选修选修ⅠA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应是本省今后高考,应是本省今后高考 的导向标,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明。

      的导向标,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明►充分利用大众化的媒体工具或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充分利用大众化的媒体工具或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如用数码相机拍短视频如用数码相机拍短视频2021/9/2344 1.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讲座主要参考资料:必修本讲座主要参考资料:必修2教材、必修教材、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教师教学用书、省新课程培训资料省新课程培训资料2021/9/2345 谢 谢!欢迎指正2021/9/234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