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版)-中规院52.pptx

48页
  • 卖家[上传人]:沧海****19
  • 文档编号:188295263
  • 上传时间:2021-07-29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30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二一年 七月 2021年度 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监测 报报 告 发发布版 我们力争通过大数据分析,客观、系统呈现城市的主要 通 勤特征因数据覆盖性等原因,相关指标值 可能存在一定偏 差, 所载全部内容仅供参考 影响通勤的因素众多,指标值 大小还不足以判断城市职 住 空间布局和通勤交通组织 的优劣,城市通勤的评价与诊断还 需持 续深入、细致研究 未来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挖掘数据价值,提高 我国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更多人 民 满意的城市献策出力 17 3 通勤感受:单程平均通勤时耗19 2 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 目录录 1编制说明 1 编制背景 01 2 城市选取 03 3 数据说明 05 4 指标定义07 2主要结论 1 极端通勤减少,通勤距离缩短09 2 职住分离增加,公交保障降低 11 3 深圳改善显著,武汉趋势 堪忧13 3 通勤时耗 1 城市效率: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 15 2021年度 21 23 25 通勤空间 1 空间范围:通勤空间半径 2 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 3 通勤距离:单程平均通勤距离 4 29 31 33 通勤交通 1 通勤碳排:万人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放量 2 轨道覆盖: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 3 公交保障: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 27 4 幸福通勤: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 5 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监测报报 告 01 编制说 明 1 编制背景 2 城市选取 3 数据说明 4 指标定 义 编制背 景 1 第 01 页页 2020:从人的视视角审视审视 城市空间间,打造幸福通勤之路 2020年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监测测报报告和通勤时时耗增刊的发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幸福通勤”成为热议话题 ,报告的转载转载 量超过过千万次,主流媒体相继进 行了专 题 报道,最高一篇阅读阅读 量达到5.1亿亿人次,连续 多天进入微博热搜榜。

      “从人的视角审视 城市空间,用数据给城市通勤画像” 是通勤监测 工作的初心首期 报告构建了9项项通勤监监测测指标标,从不同观察视角、用相同数据口径,呈现了36个中国主要城 市的职住空间、通勤体验和交通服务特征其中,“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作为衡量城市 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目标被写入多项国家规划,“单程平均通勤时耗” 、“5公里以内通勤 比重”、“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作为衡量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被纳入“2021年城市体 检指标体系” 2021:尝试尝试 探索中国城市职职住空间间的低碳、减排方式 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将改变中国城市的 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在今年的报告中我们尝试 增加了第10项项指标标“万人单单程 通 勤交通碳排放量”,以期从城市空间、生活方式、交通支撑的角度探索城市的碳排水平和 减 排方式 2020-2021:发现发现 城市通勤特征的年度变变化 过去的一年,疫情影响、城镇化进程、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中国城市职住 和通勤发生了什么变化?随着数据的积累,我们增加了相同数据口径城市通勤指标标的年度对对 比追踪,通过时间维 度的观察视角,进一步深入挖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特征与转变 ,城市 空间的生长规 律与问题 。

      通勤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组成,关系着居民幸福感,影响着城市宜居性 职职住是城市空间间的核心功能, 决定了城市结结构、空间绩间绩 效和运行成本 第 02 页页 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监测报报 告 2021年城市通勤监测监测指 标标 1核心目标标:45分钟钟以内通勤比重 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数据画像 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 报告选取42个中国主要城市,汇聚2.3亿人的大 数据职住和通勤样本,从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三个方面的10项项指标标,呈现 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画像,通过城市间间横向比较较和时间时间 轴轴追踪对对比,揭示城市通勤特 征、探寻城市生长规 律,为政策制定、城市规划、交通组织、学术研究工作提供更为丰富 的实证 素材与启示 主 要 结 论 通 勤 时 耗 通 勤 空 间 通 勤 交 通 编 制 说 明 2极端通勤:60分钟钟以上通勤比 重 3通勤感受:单单程平均通勤时时 耗 4通勤范围围:通勤空间间半 径 5空间间匹配:职职住分离 度 6通勤距离:单单程平均通勤距 离 9轨轨道覆盖:轨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 重 7幸福通勤: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 8通勤碳排:万人单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放 量 10 公交保障:45分钟钟公交服务务能力占 比 超大城市 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 500-1000万 型大城市 300-500万 城市选 取 2 第 03 页页 北京市 上海市 广州市 深圳市 型大城市 100-300万 呼和浩特市 宁波市 福州市 南 昌市 南宁 市 海口市 贵阳市 兰 州市 西宁 市 银川市 城市选取原则: 3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中减少拉萨萨,作为省会中唯一的中等城市缺少对比 。

      7个:新增地铁运营城市,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温州、东莞、佛山 4101810 重庆市 成都市 西安市 长沙市 昆明市 石家庄市 乌鲁木齐 市 天津市太原市苏州市 沈阳市大连市无锡市 南京市长春市常州市 杭州市哈尔滨市徐州市 青岛市合肥市温州市 郑州市厦门市东莞市 武汉市济南市佛山市 选选取42个全国重点城市 新增地铁铁城市 第 04 页页 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监测报报 告 中心城区范围围:以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中心城区范围为 基础,结合街道(乡镇 ) 行政边界以及通勤人口分布进行局部调整,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建成区域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以居住地或就业地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通勤人口作为 研 究对象,包含城区内部通勤、城区居住郊区就业、郊区居住城区就业、城区居住市 外就 业、市外居住城区就业 以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作为为研究对对 象 主 要 结 论 通 勤 时 耗 通 勤 空 间 通 勤 交 通 编 制 说 明 数据说 明 3 研究数据来自2020年9-11月,互联联网地图图位置服务务和移动动通信运营营商数据获得的城 市人口居住地、就业地信息,将两个相互独立数据源进行交叉验证、融合分析。

      互联网位置服务 1736181%850881% 移动通信运营商 625529%306529% 数据来源 中心城区居住人口 样样本量(万人)样样本率%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 样样本量(万人)样样本率% 市区居住人口 2.15亿亿 人 中国城市统计年 鉴 2020 市区就业人 口 1.05亿亿 人 注:相关数据处处理各环环节节均匿名化,各环节环节 及输输出均不涉及个体隐隐 私 数据来源 第 05 页页 主 要 结 论 通 勤 时 耗 通 勤 空 间 通 勤 交 通 编 制 说 明 公交可达时时耗 采用互联网地图250米栅格计算的门门到门门公交方式行程规规划信息,公交方式包含城 市 轨道交通、公共汽车以及多种公交方式的组合换乘,出行时耗包含门到站时间、 候车 时间 、乘车时间 以及换乘时间 通勤交通方式 来自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中高时空点密度样本子集,通过轨 迹追踪进行轨轨道交通、 公 共汽车车、小汽车车、骑骑行、步行5种交通方式的推定,利用连续 3个月早高峰时段 从居 住地到就业地交通方式构成的均值,获得250米栅格OD间的通勤交通结构 通勤出行时时耗 全方式单单程通勤出行时时耗,来自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中高时空点密度样本子集(约 占 通勤OD样本的42%),提取连续 3个月早高峰时时段从居住地到就业地的出行时 间的 平均值,获得250米栅格OD间的通勤出行时耗均值。

      通勤距离 采用路网最短距离,来自互联网地图250米栅格计算的OD间路网距离,直线距离 2.5 公里内采用骑行方式路网距离,2.5公里以上采用小汽车方式路网距离 数据处处 理 通勤OD 来自互联网地图位置服务和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获得的居住地、就业业地信息, 以 250米栅栅格汇聚形成通勤OD,将两个相互独立数据源进行交叉验证、融合分析 第 06 页页 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监测报报 告 通勤时时 间间 45分钟钟以内通勤比重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单单程45分钟钟以内可达比重,是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质的 衡量标标准与发发展目标标 60分钟钟以上通勤比重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单单程60分钟钟以上可达比重,作为为城市超长长通勤问问题题的量度 单单程平均通勤时时耗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早高峰从居住地到就业业地,全方式出行时时耗的平均值值,是人们们通 勤出行的直观观感受,是居民生活品质质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勤空 间间 通勤空间间半径 构建覆盖90%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与就业分布的空间椭间椭 圆圆,以椭椭圆圆长长轴轴定义通勤空 间半径,作为城市通勤空间间辐辐射范围测围测 度,通勤空间半径越大,说明城市通勤紧密联 系的空间范围越大。

      职职住分离度 不考虑就业差异与人的选择,在既有职住布局条件下通过交换就业地,在理论论上能够够 实实现现的最小通勤距离,是城市职职住空间间布局匹配的测测度,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 职住空间供给的平衡性越好 指标定 义 4 第 07 页页 单单程平均通勤距离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地到就业地的平均路网距离,是融入人的选择选择 后城市真实职实职 住 分离情况的测测度,也是城市运行成本的体现现,平均通勤距离越大,居民通勤成本就越 高,城市需要更高效的交通系统支撑 5公以内通勤比重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单单程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重,作为为衡量城市职职住平衡和通 勤幸福的指标标,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越高说明城市能够就近职住、绿色出行,拥有幸福 通勤体验的人口比重越高 通勤交通 万人单单程通勤交通碳排放量 45分钟钟公交服务务能力占 比 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每天每万人单单程通勤出行的碳排放总总量,取决于通勤距离和交通 结构,反映了城市职职住空间间和交通支撑对对碳排放的影响 轨轨道覆盖通勤比重 居住地和就业业地两端均在轨轨道站点800米、1000米等特征覆盖范围围内的中心城区通勤 人口比重,体现现了轨轨道线线网与职职住空间组织间组织 的匹配度,覆盖通勤比重越高,说明轨 道 对职 住空间支撑作用越好。

      45分钟钟内能够够通过过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公交方式通勤的人口比重,是城市的公交 通 勤服务务能力的测测度,反映了公交系统统与职职住空间间的契合程度,一般来说45分钟公 交服 务能力比重越高,说明公交系统对城市通勤的保障越好 主 要 结 论 通 勤 时 耗 通 勤 空 间 通 勤 交 通 编 制 说 明 第 08 页页 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监测报报 告 第 12 02 主要结 论 1 极端通勤减少,通勤距离缩短 2 职住分离增加,公交保障降低 3 深圳改善显著,武汉趋势堪 忧 极端通勤减少,通勤距离缩 短 1 第 09 页页 极端通勤减少、通勤距离缩短,是居民通勤状态改善两个最显著特征 极端通勤:超过过百万人极端通勤得到改善,同比降低1% 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总体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为12%,同比降低1%,超过百万人的 极 端通勤状态得到改善35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25个城市降低、只有5个城市增加西宁 、厦 门是改善最显著的城市,沈阳、长长春、北京、重庆庆、大连连极端通勤还还在增加 通勤距离:21个城市缩缩短,深圳、西宁、银银川减少最多 单程平均通勤距离超大城市平均水平为9.1公里,特大城市8.2公里,、型大城市分 别为 7.7公里和7.2公里,同比减少0.1-0.2公里。

      21个城市通勤距离缩缩短,其中,深圳、西 宁、银川、长沙、济南、兰州、石家庄、郑州减少超过0.3公里 职职住迁移:居民搬家和换换工作时对时对 改善通勤状态给态给 予更多考虑虑 这两项指标的提升,反映出城市居民在居住和就业迁移中将缩短距离作为更重要的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