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通用PPT课件.pptx
8页常见输液反应的类型,原因、预防及处理,人民医院输液室,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1,2,3,4,常见输液反应,常见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初步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频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音,”,急性肺水肿,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常见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消毒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急性肺水肿,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静脉炎,1、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严性反应;2、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空气栓塞,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2、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预防与处理规范:,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品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0.9%,氯化钠注射液及输液器4,、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6,、保留输液器和剩余药液,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和剩余药液进行封存8,、做好护理相关记录发热反应,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预防与处理规范:,1,、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2,、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果病情允许,可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少心脏负担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减少肺泡内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平喘、强心和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3,、患者病情平稳后,要加强巡视4,、认真做好各项记录急性肺水肿,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预防与处理规范:,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选择合适的静脉导管及穿刺针3,、穿刺后针头要妥善固定,避免在关节或活动度大的部位穿刺4,、对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选择合适 的输液穿刺工具(例如:留置针、,PICC,、,CVC,等)5,、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输液及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6,、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7,、使用高质量的无菌透明敷料8,、静脉炎处理:,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进行热敷或热湿敷(,50%,硫酸镁或,95%,酒精),新鲜马铃薯片或仙人掌外敷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静脉炎,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预防与处理规范:,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排净输液导管内空气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连续输液时应及时更换输液,加压输液时应安排专人看护3,、,一旦发生空气栓塞,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处于低位,利于气泡漂移至右心室尖部,从而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较大的气泡碎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逐渐被吸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机体的血氧浓度,纠正机体缺氧有条件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记录抢救过程空气栓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