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地区中考语文第10讲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doc
17页第10讲 文言文阅读课内、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注:课内文言文单篇阅读详见“教材知识梳理”中的“文言文阅读”)一、 故事故事(一)(·临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口技》)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多次,不断地附【乙】文参照译文: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
看到所塑造的蜡人,全都仿照活人的样子,那形体神态、头发肤色、高矮胖瘦,没有不完全相像的从达官贵族以至工艺家和各行各业的人,但凡有名气的,每每在馆里留下蜡像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弯着腰,有的笑,有的哭,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博戏,猛然一看,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我再三赞叹制作蜡人技术的奇妙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2)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3)无不毕肖(相像、相似)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不能指其一端 其一犬坐于前 B.凡有名者 念无与为乐者 C.往往留像于馆 舜发于畎亩之中 D.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代词,其中;B.代词,……的人;C.介词,在;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客人们)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2)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猛然看到她们,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 5.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C )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解析】A、D两项从正面体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B.从侧面体现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C.只是客观论述6.【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描写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和蜡人逼真的形态、姿态,是正面体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艺;描写听众、参观者的反映是从侧面体现艺人们技艺的高超二)(·南平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历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局限性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子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觉得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的确④浣:洗衣附【乙】文参照译文: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与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尔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尚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
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她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她们差得远呢!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2)悉如外人 ( 全、都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正,正在) (4)自恨不如远甚也 (遗憾)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似的一项是( A )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C.屋舍俨然 偶舍骑步行 D.局限性为外人道也 觉得此一家之中【解析】A.……的样子;B. 批示代词,这/代词,指她们;C.房舍/放弃,不要;D.介词,对、向/觉得3.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子个个都安闲快乐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4.【甲】【乙】两段文字所呈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环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三)(·盐城中考改编)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竭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附【乙】文参照译文: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规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
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规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带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始终连接到城墙苏轼把家安顿在堤上,虽然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后保全了这座城她又祈求调发次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批准了她的做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水中藻荇交横(xìng)(2)徙知徐州(xǐ)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⑴相与步于中庭(散步,漫步)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只是)⑶轼诣武卫营(到……去) ⑷卒全其城(最后,终于)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竭力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同样清澈透明,水里(仿佛)尚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本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⑵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⑶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虽然)路过家门也不进去。
5.【甲】文体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如何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带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体现了她如何的精神品质?⑴宦途失意的苦闷⑵勤于政事,爱惜百姓 (四)(·原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选自《班超投笔从戎》)【注释】 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附【乙】文参照译文: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
她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内心孝敬父母,办事谨慎,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快苦的粗活,不把干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去担任校书郎,她便和妈妈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由于家中贫寒,她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她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当效仿傅介子和张骞出使外国立功,以封侯晋爵,怎么可以老是干抄抄写写的事情呢?”周边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她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hú)(2)尝辍业投笔叹曰(chuò)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尝与人佣耕 (曾经) (2)不耻劳辱 (以……为耻辱)(3)若为佣耕 (你) (4)苟富贵,无相忘 (如果)(5)尝辍业投笔叹曰 (停下)3.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似的一项是(D)例句:佣者笑而应曰A.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B.而乡邻之生日蹙C.朝而往 D.夺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