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实训.doc
10页第五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图的绘制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和电气接线图的绘制原则、方法,并给出了实例供作参考 电气图是指用来指导电气工程和各种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安装、接线、运行、维护、管理和使用的图纸由于电气图描述的对象复杂、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因而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专业技术图种作为电气工程从业技术人员,学会绘制、阅读和使用电气图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一项电气工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反映工程问题的不同侧面,它们彼此作用不同,但又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有时需要对照起来阅读按用途和表达形式的不同,电气图可分为以下几种5.1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又称电路图,是根据生产机械运动形式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按照电气设备和电器的工作顺序,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电气原理图能充分表达电气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电气原理图是电气图的最重要的种类之一,也是绘制和阅读的难点与重点绘制和精读电气原理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电气原理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来绘制。
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地线PE依次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边,“-”端画在下边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主电路是从电源向用电设备供电的路径,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主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主电路通过的电流较大,一般要画在电气原理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用粗实线来表示辅助电路一般包括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照明电路及保护电路等辅助电路由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的辅助触头、主令电器的触头、信号灯和照明灯等电器元件组成辅助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小,一般不超过5A画辅助电路图时,辅助电路要跨接在两根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且电路中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信号灯、照明灯等)要画在辅助电路图中的右边(或下方),而电器的触头要画在耗能元件的左边(或上方)为读图方便,一般应按照自上而下、自左向右的排列来表示操作顺序2)原理图中各电气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是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示3)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4)原理图中各个电气元件及其部件(如接触器的触头和线圈)在图上的位置是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的,同一电气元件的各个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即采用分开表示法但它们的动作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标注相同的文字符号若图中相同的电器较多时,需要在电器文字符号后面加注不同的数字,以示区别,如SB1、SB2或KM1、KM2、KM3等5)画原理图时,电路用平行线绘制,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并尽可能按照动作顺序排列,便于阅读对交叉而不连接的导线在交叉处不加黑圆点;对“+”形连接点(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必须要用小黑点表示;对“T”形连接点处则可不加6)为安装检修方便,在电气原理图中各元件的连接导线往往予以编号,即对电路中的各个接点用字母或数字编号主电路的电气连接点一般用一个字母和一个一位或二位的数字标号,如在电源开关的出线端按相序依次编号为L11、L12、L13然后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标号的方法是经过一个元件就变一个号,如L21、L22、L23;L31、L32、L33…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设备)的三根引出线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V、W对于多台电动机引出线的编号,为了不致引起误解和混淆,可在字母前用不同的数字加以区别,如1U、1V、1W;2U、2V、2W…。
辅助电路编号按“等电位”原则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用数字依次编号,每经过一个电器元件后,编号要依次递增控制电路编号的起始数字必须是1,其他辅助电路编号的起始数字依次递增100,如照明电路编号从101开始;信号电路编号从201开始等5.2 电气元件布置图布置图是根据电气元件在控制板上的实际安装位置,采用简化的外形符号(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而绘制的一种简图它不表达各电气元件的具体结构、作用、接线情况以及工作原理,主要用于电气元件的布置和安装图中各电气元件的文字符号必须与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标注相一致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实际位置绘制在图纸上元件所占图面按实际尺寸以统一比例绘出布置主电路元件时,要考虑好电气元件的排列顺序将电源开关(刀开关、转换开关、断路器等)、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从上到下排列整齐,元件位置应恰当,应便于接线和维修同时,元件不能倒装或横装,电源进线位置要明显,电气元件的铭牌应容易看清,并且调整时不会受到其他元件的影响控制电路的电气元件有按钮、行程开关、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这些元器件的布置与主电路密切相关,应与主电路的元器件尽可能接近,但必须明显分开。
外围电气控制元件,通过接线端引出,绝对不能直接接在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元器件上,如按钮接线等无论是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电气元件的布置都要考虑到接线方便、用线最省、接线最可靠等5.3 电气接线图电气接线图是根据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安装情况绘制的,只用来表示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的位置、配线方式和接线方式,而不明显表示电气动作原理为了具体安装接线、检查线路和排除故障,必须根据原理图查阅电气接线图电气接线图中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必须与原理图一致绘制和精读电气接线图应遵循以下原则:1)接线图中一般显示出如下内容: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的相对位置、文字符号、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2)同一电器的各元件根据其实际结构,使用与原理图相同的图形符号画在一起,并用点画线框上,即采用集中表示法3)接线图中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必须与原理图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以便对照检查接线4)各电气元件上凡是需要接线的部件端子都应绘出并予以编号,各接线端子的编号必须与原理图上的导线编号相一致5)接线图中的导线有单根导线、导线组(或线扎)、电缆等之分,可用连接线和中断线来表示。
凡导线走向相同的可以合并,用线束来表示,到达接线端子板或电气元件的连接点时再分别画出在用线束来表示导线组、电缆等时可用加粗的线条表示,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部分加粗另外,导线及管子的型号、根数和规格应标注清楚6)安装配电板内外的电气元器件之间的连线,应通过端子进行连接在实际中,原理图、布置图和接线图要结合起来使用5.4 设备表把原理图中所用到的元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列成表格就是设备表,元器件的选型请参照前一章5.5 图例1.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图5-1为电动机点动的原理图,该电路的主要控制要求是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即电动机的运行要“按则动,不按则停”在图5-1中,水平布置的是电源电路,QS是电源刀开关,可人为地控制电路通断;FU1、FU2是熔断器,分别实现对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明显分开,左边竖直布置的是主电路,右边竖直布置的是辅助电路;主电路与辅助电路之间通过接触器的线圈和主触头相联系当按下起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线圈得电,主电路的接触器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转动:当松开起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线圈失电,主电路的接触器主触头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实现了电动机的“点动”控制。
图5-2和图5-3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电气元件布置图和电气接线图图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电气原理图图5-2 电气元件布置图 图5-3 电气接线图2. 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控制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运行控制是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又一典型的控制方式其电气原理如图5-4所示,图中QS是电源刀开关,起分合电源的作用FU1是电源熔断器,对整个电路进行短路保护FU2是控制电路熔断器,实现对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容量比FU1要小SB2是起动按钮,SB1为停止按钮按下SB2,接触器KM线圈得电,接触器KM的主、辅触头吸合一方面因KM的主触头闭合,主电路接通使电动机得电旋转;另一方面因KM的辅助触头闭合使起动按钮SB2被短接,不管起动按钮SB2状态如何,接触器的线圈都处于得电状态,实现了控制电路的“自锁”或“自保”功能正因为这个“自锁”功能的存在,一旦按下起动按钮SB2,电动机就会连续不停地运转,只有按下停止按钮SB1,控制电路才被切断,电动机才因接触器线圈失电而停止在没有按下启动按钮SB2之前,虽然停止按钮SB1是闭合的,因SB2与KM辅助触头尚未接通,接触器线圈不会得电,电动机不会转动。
因此,这一电路能按“起动-停止”的顺序实现对电动机的连续运行控制在电动机的连续运行控制电路中,由于电动机起动后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为了避免电动机因过载而被烧毁,电路中增加了热继电器FR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必须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进行调整,绝对不允许人为弯折双金属片;热继电器一般应置于手动复位的位置上,当需要自动复位时,可将复位调节螺钉以顺时针方向向里旋;热继电器因电动机过载动作后,若要再次起动电动机,必须待热元件冷却后(自动复位需5min,手动复位需2min),才能使热继电器复位电动机的连续控制电路并不复杂,与点动控制电路相比,多一个热继电器,又多一个自锁环节,注意到这两个环节,接线一般就不会发生错误其电气元件布置图和电气接线图如图5-5、5-6所示图5-4 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电气原理图 箱底板元件布置图 箱门元件布置图图5-5 电气元件布置图 图5-6 电气接线图5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控制线路的安装相关内容,有检查电气元器件的具体项目、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步骤、布线方法、通电试车顺序等6.1 电气元器件的检查安装接线前应对所使用的电气元器件逐个进行检查,以保证电气元件质量。
对电气元器件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电气元件明细表,检查各电气元器件是否有短缺,核对它们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电气元器件外观是否整洁,外壳有无破裂,零部件是否齐全,各接线端子及紧固件有无缺损、锈蚀等现象3)电气元器件的触头是否光滑,接触面是否良好,有无熔焊粘连变形,严重氧化锈蚀等现象;触头闭合分断动作是否灵活;触头开距、超程是否符合标准;接触压力弹簧是否正常核对各电气元件的电压等级、电流容量、触头数目等4)电器的电磁机构和传动部件的运动是否灵活;衔铁有无卡住,吸合位置是否正常等,使用前应清除铁心端面的防锈油5)用兆欧表检查电气元件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用万用表检查所有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6)检查有延时作用的电气元器件功能,如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动作、延时范围及整定机构的作用;检查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触头的动作情况6.2 电气元器件的安装按照接线图规定的位置将电气元器件安装在配电板上,元器件之间的距离要适当,既要节省板面,又要方便走线和维修安装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定位根据电气产品说明书上的安装尺寸(或将电气元件摆放在确定好的位置),用划针在安装孔中心作好记号,元器件应排列整齐,以保证在连接导线时做得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同时尽可能减少弯折和交叉。
若采用导轨安装电气元件,只需确定其导轨固定孔的中心点用线槽配线,还要确定线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