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ppt
60页腕踝针腕踝针 及其在腰腿痛的临床应用及其在腰腿痛的临床应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华启海 腕踝针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腕踝针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于科张心曙教授于19661966——19751975年间首创出来并开始年间首创出来并开始应用于临床以张心曙教授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应用于临床以张心曙教授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作者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上,受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针刺法的启上,受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针刺法的启发,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具有另一系统的新的发,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具有另一系统的新的针刺针刺 疗法 第一讲第一讲腕踝针的特点腕踝针的特点腕踝针是一种新的皮下针刺疗法,它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内,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针沿皮下浅刺.要求不引起酸、麻、胀、重、痛感觉用以治疗身体的一些病症,诸如各种痛症、神经疾病、精神疾病及其它临床疾病一、特点一、特点1.身体分区:提出把人身体分为6个纵区的假设,目的是为对能定位的病症,可用“区”的概念进行定位,以便按区选取进针点。
2.进针点: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与身体分区编号相一致的进针点,只要查明病症所在区的编号就可确定进针点所谓进针点是指针刺入皮肤的位置,因针要刺进皮下约3.5厘米,所以此点并非治疗的作用点点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不变,但个体中也可变,并不因变而影响疗效,故点与“穴”的概念不同3.皮下浅刺:腕踝针的针刺法是沿皮下浅刺,要求避免出现酸、麻、胀、重、痛感觉,并不要求以“针感”或“得气”作为针刺起作用的治疗要求二、优点、优点:1.. 简单易学简单易学 疾病的症状所在区与针刺点位置都用相同编号标明,各点的皮下针刺方法相同,因此易学易懂 2. 安全方便安全方便 在腕部和踝部行皮下浅刺,这些部位没有重要组织和器官,不会发生针刺意外,病人对针刺的恐惧感少,也感到安全治疗时只要露出腕和踝,不需要脱衣服,因此不受时间、季节和环境限制,针刺入后留针期间肢体活动不受影响,又可检查针刺疗效,故颇方便3. 治疗面广治疗面广 针刺部位虽只限在腕和踝,治疗范围却能遍及身体各部的多种病症不仅治疗面广疗效亦佳第二讲第二讲第二讲第二讲 中国腕踝针疗法的基本内容中国腕踝针疗法的基本内容中国腕踝针疗法的基本内容中国腕踝针疗法的基本内容中国腕踝针疗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中国腕踝针疗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一、查区一、查区————首先查明病症所在部位。
首先查明病症所在部位二、选点二、选点————根据病症部位,有针对性的在腕或踝部选取根据病症部位,有针对性的在腕或踝部选取 进针点三、针法三、针法————就是针刺的方法,就是针刺的方法, 要求皮下进针,要求皮下进针, 要要表浅表浅表浅表浅,要,要松松松松,,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酸、麻、胀、痛酸、麻、胀、痛酸、麻、胀、痛酸、麻、胀、痛感感感感觉( (一一一一) )身体前面分区图身体前面分区图身体前面分区图身体前面分区图1 1区:沿前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区:沿前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 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以及上中下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以及上中下 腹部和会阴部腹部和会阴部2 2区:身体前面的两旁包括颞部、颊部、后牙、区:身体前面的两旁。
包括颞部、颊部、后牙、 颌下部、乳部、肺以及侧腹部等颌下部、乳部、肺以及侧腹部等3 3区:身体前面的外缘,范围狭窄头面部,沿区:身体前面的外缘,范围狭窄头面部,沿 耳廓前缘的垂直线;胸腹部,沿腋窝前缘耳廓前缘的垂直线;胸腹部,沿腋窝前缘 向下的垂直线向下的垂直线臂干线:环绕三角肌缘至腋窝臂干线:环绕三角肌缘至腋窝股干线:前方为腹股沟,后方为髂骨脊股干线:前方为腹股沟,后方为髂骨脊(二)身体后面(二)身体后面(二)身体后面(二)身体后面分区分区分区分区图图图图4 4区:区: 身体前后交界包括头顶、身体前后交界包括头顶、 耳以及从腋窝顶垂直向下的耳以及从腋窝顶垂直向下的 区域5 5区:区: 身体后面的两旁,与前面的身体后面的两旁,与前面的2 2区相对包括头、颈的后外区相对包括头、颈的后外侧部、肩胛区等侧部、肩胛区等6 6区:区: 沿后中线两侧的区域,与前沿后中线两侧的区域,与前 面的面的1 1区相对,包括后头部、区相对,包括后头部、枕项部、脊柱棘突与椎旁、枕项部、脊柱棘突与椎旁、骶尾部、肛门等。
骶尾部、肛门等(三)身体侧面分区图(三)身体侧面分区图(三)身体侧面分区图(三)身体侧面分区图四肢方面:当两上肢和两下肢处于内侧四肢方面:当两上肢和两下肢处于内侧 面向前,两侧互相靠拢的时面向前,两侧互相靠拢的时 候,靠拢处前面的一条缝相候,靠拢处前面的一条缝相 当于前中线,后面的一条缝当于前中线,后面的一条缝 相当于后中线,划区与躯干相当于后中线,划区与躯干 相仿第三讲第三讲 进针点位置和针刺方法进针点位置和针刺方法一、进针点位置一、进针点位置(一)腕部进针点: 大致排列在离腕横纹上2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此处定点的标志清楚,针刺方便6个进针点记作:上1、上2、上3、上4、上5、上6;其中上1、上2、上3在腕的掌面;上4在掌背面交界的桡骨缘上;上5、上6在腕背。
各点位置和深层解剖结构的关系见下图 ( (二)踝部进针点: 大致排列在离内外踝隆起部最高点以上3横指环绕踝部一圈处,此处定点的标志清楚.针刺方便6个进针点记作:下1、下2、下3、下4、下5、下6,其中下1~3在内侧面,下4在胫前,下5、下6在外侧面各点位置和深层解剖结构关系见下图(二)针刺方法(二)针刺方法 1 1、、针具针具针具针具 为使针能表浅刺进皮下.针体不宜过为使针能表浅刺进皮下.针体不宜过硬.通常采用硬.通常采用30—3230—32号号1.51.5寸不锈钢毫针儿童寸不锈钢毫针儿童用用1 1寸毫针 2 2、、病人体位病人体位病人体位病人体位 针腕部时取坐位,针踝部时最好针腕部时取坐位,针踝部时最好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针刺部位肌肉尽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针刺部位肌肉尽量放松 3 3、针刺方向、针刺方向、针刺方向、针刺方向 腕踝针要沿皮下表浅刺针,因此就腕踝针要沿皮下表浅刺针,因此就有针刺方向问题针刺方向通常朝病症所在一端,有针刺方向问题针刺方向通常朝病症所在一端,即在针刺部位以上时,针朝向心端,若病症在手即在针刺部位以上时,针朝向心端,若病症在手足部位,如腕关节或踝关节痛、手背或足部冻疮足部位,如腕关节或踝关节痛、手背或足部冻疮等,针朝离心端,这时针刺点位置要朝向心端移等,针朝离心端,这时针刺点位置要朝向心端移位,以免针尖刺至关节。
位,以免针尖刺至关节4 4、进针点位置、进针点位置、进针点位置、进针点位置 ——般不变,若遇以下情况:般不变,若遇以下情况: ①①针要刺过的皮下有可见的血管;针要刺过的皮下有可见的血管; ②②针尖刺入皮肤处刺痛显著;针尖刺入皮肤处刺痛显著; ③③刺针处皮肤有疤痕、伤口或皮肤与皮下刺针处皮肤有疤痕、伤口或皮肤与皮下 组织有粘连;组织有粘连; ④④针朝离心端刺等,针朝离心端刺等, 进针点都要沿纵轴朝向心端适当移位,进针点都要沿纵轴朝向心端适当移位, 但勿向旁移位,即进针点的位置但勿向旁移位,即进针点的位置虽移动,虽移动, 其定位法仍不变其定位法仍不变5 5、消毒、消毒、消毒、消毒 用用7575%酒精棉球擦净进针点周围皮肤%酒精棉球擦净进针点周围皮肤并消毒皮肤的消毒区域应较大,以免针体卧并消毒皮肤的消毒区域应较大,以免针体卧倒贴近皮肤表面时受污染已消毒过的针体于倒贴近皮肤表面时受污染已消毒过的针体于持针时勿再用手指接触。
持针时勿再用手指接触 6 6、针刺步骤、针刺步骤 有进针、调针、留针和拔针有进针、调针、留针和拔针 ⑴⑴进针:进针: 持针手势:右手持针时,用持针手势:右手持针时,用三指夹住针柄,右手的食指和中三指夹住针柄,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末端的中部在针柄上,拇指关指末端的中部在针柄上,拇指关节微屈置节微屈置指端于针柄下,无指端于针柄下,无名指在中指下夹住针柄,小指置名指在中指下夹住针柄,小指置在无名指下,将小指贴近皮肤表在无名指下,将小指贴近皮肤表面☆☆进针提示一进针提示一: 针尖过皮:针尖过皮: 为使针体刺进皮下时尽可能表浅.针尖刺透皮为使针体刺进皮下时尽可能表浅.针尖刺透皮肤的角度是重要环节.为此目的,刺针时针体与皮肤的角度是重要环节.为此目的,刺针时针体与皮肤最适宜的角度为肤最适宜的角度为30300 0角角角角若小于30300 0角角角角,针易刺在,针易刺在皮内而不能到达皮下,病人感痛;若大于皮内而不能到达皮下,病人感痛;若大于30300 0角,针角,针易刺至肌膜下,而显得过深,影响针刺疗效因此,易刺至肌膜下,而显得过深,影响针刺疗效。
因此,刺针时针体要直,不能用力推针,避免针体弯曲影刺针时针体要直,不能用力推针,避免针体弯曲影响针尖过皮角度左手的拇指向下拉紧皮肤,使针响针尖过皮角度左手的拇指向下拉紧皮肤,使针尖较易刺入用右手的拇指端轻旋针柄,食指和中尖较易刺入用右手的拇指端轻旋针柄,食指和中指保指保 持不动,这样针尖刺在皮以内摆动的幅度不致持不动,这样针尖刺在皮以内摆动的幅度不致过大,使针尖容易刺过皮肤,也可减少病人痛感过大,使针尖容易刺过皮肤,也可减少病人痛感☆☆进针提示二进针提示二: 针尖刺达到皮下的标志:针尖刺达到皮下的标志: ①①针尖阻力由紧转松;针尖阻力由紧转松; ②②针尖刺人皮层时病人可能感觉有轻微刺痛,刺针尖刺人皮层时病人可能感觉有轻微刺痛,刺过皮时痛感消失;过皮时痛感消失; ③③ 估计针尖已刺过皮肤,即可放开持针手指,估计针尖已刺过皮肤,即可放开持针手指,针针针针应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应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应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应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针尖将皮肤挑起约,针尖将皮肤挑起约0.20.2厘厘米大小皮丘,此时将针沿皮下轻推时,手指不感到米大小皮丘,此时将针沿皮下轻推时,手指不感到有阻力,表示针恰刺在皮下。
若放开手指后制作卧有阻力,表示针恰刺在皮下若放开手指后制作卧倒不能贴近皮肤,表明针刺入过深,须将针轻轻后倒不能贴近皮肤,表明针刺入过深,须将针轻轻后退至针尖达皮下,待达到针体能卧倒要求以上二退至针尖达皮下,待达到针体能卧倒要求以上二个标志中最后一点最为重要个标志中最后一点最为重要⑵⑵ 调针调针 应用调针只是在针刺的当时就能判断疗效欠应用调针只是在针刺的当时就能判断疗效欠佳的一些情况下施行,比如急性腰扭伤、落枕等;佳的一些情况下施行,比如急性腰扭伤、落枕等; 对于一时无法判断疗效的一些症状,如失眠、遗对于一时无法判断疗效的一些症状,如失眠、遗尿、白带多等就不需调针尿、白带多等就不需调针进针后如果症状不见减轻,可能有以下原因:进针后如果症状不见减轻,可能有以下原因:A.A.针刺不够表浅针刺不够表浅B.B.针的方向不正针的方向不正C.C.针刺入的长度不适当,或长或短针刺入的长度不适当,或长或短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调整针刺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调整针刺⑶⑶留针留针 一般半小时治病情较重或病期较长,可适一般半小时治病情较重或病期较长,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当延长留针时间1 1至数小时,除少数例外情况,留至数小时,除少数例外情况,留针时间不必过长,以免多次长期留针后容易形成针时间不必过长,以免多次长期留针后容易形成疤痕而影响疗效。
留针期间不作捻转等加强刺激疤痕而影响疗效留针期间不作捻转等加强刺激 留针期间要注意针具和局部皮肤的消毒清洁,留针期间要注意针具和局部皮肤的消毒清洁,防止感染防止感染 ⑷⑷拔针拔针 用消毒棉球压使针孔后迅速拔针,用消毒棉球压使针孔后迅速拔针,防止皮下出血防止皮下出血 也应告诉病人在家中遇到意外情况时也应告诉病人在家中遇到意外情况时如何拔针如何拔针☆☆关于疗程:关于疗程: 治疗次数视病情而定需多次治疗对,治疗次数视病情而定需多次治疗对,可以十次为一疗程,进展缓慢的病例酌情增可以十次为一疗程,进展缓慢的病例酌情增加疗程急性病例可每日针加疗程急性病例可每日针1—21—2次,一般情次,一般情况下隔日针一次况下隔日针一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疗效表现疗效表现 各病治疗过程中疗效表现不一,这与病期长短各病治疗过程中疗效表现不一,这与病期长短不一定有关,即使同一类病症的疗效也可有别,常不一定有关,即使同一类病症的疗效也可有别,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现象:见的有以下几种现象: 1 1.经一次治疗后症状即消失,短期内不复发,.经一次治疗后症状即消失,短期内不复发,如扭伤、感觉麻木等部分病例。
如扭伤、感觉麻木等部分病例 2 2.在连续几次治疗过程中,症状逐次减轻至消.在连续几次治疗过程中,症状逐次减轻至消失,如白带过多等失,如白带过多等 3 3.每次针时症状可消失,但针后不久又出现,.每次针时症状可消失,但针后不久又出现,继续治疗后,症状如波浪样逐步减轻或消失,如肩继续治疗后,症状如波浪样逐步减轻或消失,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周炎、坐骨神经痛等 4 4.只在针时有短暂疗效,针后症状又恢复原状.只在针时有短暂疗效,针后症状又恢复原状,,虽经多次治疗,症状如锯齿样起伏并无明显缓解,虽经多次治疗,症状如锯齿样起伏并无明显缓解,如三叉神经病、高血压等部分病例如三叉神经病、高血压等部分病例 5 5.每次针刺时并不能立即判定疗效,需经多次.每次针刺时并不能立即判定疗效,需经多次治疗后才逐步显示,如遗尿、中毒性多发性神经治疗后才逐步显示,如遗尿、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第第四四讲讲 腕腕踝踝针针的的临临床床应应用用特别提示: 对于疑难杂症及其诊断不太明确的对于疑难杂症及其诊断不太明确的病症,但没有器质性病变,病人疼痛较病症,但没有器质性病变,病人疼痛较为严重的,效果非常明显。
为严重的,效果非常明显一、疼痛的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头痛■三叉神经痛■丘脑痛(中风后出现的感觉异常,多在背部或体侧)■指或趾关节疼痛腕踝针在腰腿痛康复中的运用•腰腿痛是目前困扰人类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西方国家大约有多达2/3的人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症状,仅次于普通感冒,是造成患者求医的位居第二位的原因•该病的主要特点为发病时间早、发病率高、容易复发,而且伴随年龄增长,腰腿痛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卫生问题•治治疗疗腰腰腿腿痛痛的的方方法法有有很很多多,,口口服服药药物物为为常常用用治治疗疗方方法法之之一一常常规规口口服服用用药药多多为为非非甾甾体体抗抗炎炎镇镇痛痛药药,,但但循循证证医医学学尚尚不不能能证证明明该该类类药药物物绝绝对对有有效效,,而而且且该该类类药药物物有有胃胃肠肠道道副副作作用用•中中医医疗疗法法中中针针灸灸是是治治疗疗腰腰腿腿痛痛的的常常用用方方法法然然而而传传统统针针灸灸治治疗疗腰腰腿腿痛痛效效果果虽虽好好,,但但部部分分患患者者因因为为害害怕怕“ “酸酸、、麻麻、、胀胀、、痛痛” ”的的得得气气感感而而放放弃弃传传统统针针灸灸治治疗疗•腕踝针疗法不要求有得气感,治疗腰腿痛具有镇痛迅速、作用时间长、无副作用的特点。
•现将近年来运用腕踝针治疗腰腿痛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中医学认为腰腿痛:•外感风寒湿邪、劳损、外伤等引起气滞血瘀,痹阻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等引起筋骨失于濡养,——“不荣则痛”•腰腿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腰扭伤、腰部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其致病原因十分复杂,理论上讲,任何接受神经末梢支配的腰椎结构如关节突、椎间盘、神经根、肌肉和韧带等都有可能成为疼痛的起源部位 (二)(二)(二)(二)腕踝针治疗腰腿痛的作用机理腕踝针治疗腰腿痛的作用机理探讨• 从针灸学皮部理论探讨其作用机理• 从现代医学探讨其作用机理•腕腕踝踝针针分分区区与与十十二二皮皮部部分分区区极极为为相相似似, ,十十二二皮皮部部体体表表区区域域按按十十二二经经络络划划分分, ,是是十十二二经经络络机机能能反反映映于于体体表表的的部部位位, ,也也是是经经脉脉之之气气散散布布之之所所在在•人人体体的的皮皮肤肤是是按按十十二二经经循循行行分分布布的的, ,是是经经络络系系统统的的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之之一一, ,是是十十二二经经脉脉功功能能活活动动反反映映于于体体表表的的部部位位, ,也也是是络络脉脉之之气气散散布布之之所所在在, ,而而腕腕踝踝针针可可看看作作是是在在十十二二皮皮部部属属远远道道取取穴穴的的轻轻浅浅刺刺法法, ,通通过过刺刺激激皮皮部部, ,可可促促使使气气血血运运行行通通畅畅, ,调调整整相相应应经经络络和和脏脏腑腑的的功功能能, ,从从而而达达到到“ “通通则则不不痛痛” ”的的目目的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腕踝针可通过刺激相对应的区域来促进腰部气血运行,以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胡新耀等认为腕踝针因其进针点在经脉上,留针部位表浅,留针时间长,所以在疏通经脉、调气和血、治神方面作用更强,其镇痛和缓解麻木也更趋显著,故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部疼痛及下肢麻木等症。
从现代医学探讨其作用机理•目前学者多认为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与神经系统有关•张心曙教授认为腕踝针的作用机理是皮下针刺通过神经末稍的传导引起病灶部位的解痉,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除•胡新耀等认为它主要刺激的部位为皮下浅表层,解剖发现皮下浅表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富集带区,含有较多的组织体的气化物质,是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感受器,传导兴奋高效、快捷,因此镇痛疗效显著•符仲华也认为腕踝针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而且从腕踝针能即刻镇痛的特点,认为它疗效的取得主要不是由于体液的调节而是神经调节,而且趋向于低级中枢•一部分学者认为其机理不仅与神经系统有关,还与体液因素、血管、淋巴等密切联系•如张亚军认为,这种皮下刺激的治疗方法,不但可能与低级中枢神经调节有关,也可能与脊髓节段分布有关,但根据其下针即效,针后易复发,留针可提高和延长疗效的情况看,也不能排除有体液因素产生镇痛物质和消炎物质有关疗效探讨•急性腰扭伤疗效佳•而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相对较长的病症疗效相对较差,有时需配合其他针灸疗法文献荟萃 周友龙等用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时研周友龙等用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时研究结果显示究结果显示: :踝三针、常规针刺、药物来比林踝三针、常规针刺、药物来比林3 3种治疗方法种治疗方法起效时间分别为起效时间分别为6 min6 min、、27 min27 min、、18 min; 318 min; 3组镇痛维持时组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间分别为24. 48 h24. 48 h、、8. 93 h8. 93 h、、6. 36 h,6. 36 h,经两两比较检验踝三经两两比较检验踝三针组与其他两组比均有显著差异针组与其他两组比均有显著差异, ,而常规体针组和药物组而常规体针组和药物组无显著差异。
无显著差异3 3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镇痛评分的比较差异均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镇痛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有极显著性意义( ( P P <0. 01) <0. 01) 3 3种治疗方法对直腿抬高种治疗方法对直腿抬高0. 0. 5 h5 h、、1. 24 h1. 24 h、、48 h48 h动态变化比较动态变化比较, ,各时间点各组测量值治各时间点各组测量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 P P < 0. 01) < 0. 01)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痛具有起效快、镇表明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痛具有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等特点痛维持时间长等特点, ,与常规针刺及药物组比镇痛效果显与常规针刺及药物组比镇痛效果显著 ------ ------周友龙周友龙, ,张世卿张世卿, ,孙国胜孙国胜, ,等等. .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临床观察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临床观察[ J ]. [ J ]. 中国针灸中国针灸, 2006, 26 (12) : 848, 2006, 26 (12) : 848刘幸娟比较了腕踝针和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腕踝针组57例中,痊愈48例,显效6例,好转3例痊愈48例中1次治愈20例,2次治愈22例,3-5次治愈6例体针对照组30例中,痊愈18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3例;治疗次数最短5次,最长14次经统计学处理,腕踝针组疗效明显优于体针组(P<0.01)刘幸娟.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523沈蓉蓉采用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并与40例体针组对照治疗组取下5、下6,对照组取阿是穴、肾俞、大肠俞、夹脊、腰眼治疗组痊愈率为88.3%,其中一次性治愈率为39.6%;对照组痊愈率为67.5%,一次性治愈率为11.1%统计学处理表明治疗组痊愈率及一次性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沈蓉蓉.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J].中医药研究, 1999,15(2):13-14申洪庆运用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150例,其中针1次而愈者58例,针2次而愈者45例,针3次而愈者31例,针4次而愈者13例,针7次而愈者3例,少数病例加用了配穴和电疗治疗提示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镇痛佳,起效快申洪庆.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150例报告[J].中医民间疗法,1998,6(3):18宓轶群等对腕踝针疗法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下腰痛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将80例下腰痛患者依病因分组并采用腕踝针疗法治疗,应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各组治疗前后腰部热像图结果痊愈40例,占50.0%;有效36例,占45.0%;无效4例,占5.0%在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下腰痛中,其疗效优劣程度依次为急性腰扭伤、腰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热像图温度差值结果与各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成正相关宓轶群,吴耀持,陈一.腕踝针对不同病因所致下腰痛疗效的研究[J].现代康复,2001,5(12):116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