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大清状元》读后感字.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135****微信
  • 文档编号:283348775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清状元?读后感2022年字 大清状元一书由王离京所著,状元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也是对能人的选拔,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状元的生活下面小编带来的是 ?大清状元?是齐鲁出版社出版的、王离京同志编著的,该书逐一介绍了清朝296年间112场科举考试所产生的114名状元〔满汉分榜2年满族状元2人〕茶余饭后信手翻阅后,被发生在状元身上趣闻趣事所深深吸引 一、因北方人而中的状元大清王朝统治中国将近300年,西北五省只出了一名状元,那就是陕西韩城藉人士王杰1761年乾隆为了庆祝其母七十大寿而举办了恩科考试考试之前,乾隆有感于当皇帝以来,所选出的状元都是南方人,流露出风水轮流转,状元今年到北方的想法,殿试结束时王杰拟定为探花,乾隆最后将王杰点为状元,应该说这个状元沾了北方人的光但王杰从政40多年始终没有为北方人丢脸,历经乾隆、嘉庆两朝,先后担任过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还封了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等头衔,属于清朝的一代名臣 二、因字好而点的状元1715年的状元陶璋特别热衷于练习书法,很早就出了名,一手漂亮流利的毛笔字,为他夺魁出了不少力。

      史料记载,他书法闻名于世,能大魁于天下,亦得力于此当然并不是说,他主要依靠书法,而是在根本水准到达的条件下,酷爱书法的康熙皇帝最后确定陶璋为状元清朝还有1658年的状元孙承恩、1661年的状元马世俊、1691年的状元戴有祺、1721年的状元邓钟岳、1826的状元朱昌颐、1860年的状元钟骏声等都是沾了字好的光就是在现代考试中,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的人也会在分数上占到廉价从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出,字是人的门面,对人一生是很重要的 三、因名字好而沾光的状元1789年的状元胡长龄,殿试结束后被拟定为第十名,此时乾隆年近八十,当看到拟录用名单时,发现胡长龄名字比拟吉利,就把他拔到第一的位置上,他也因为有个好名字,幸运地成了万众瞩目的状元郞1822年的状元是戴兰芬,殿试结束后他被确定为第九、史求被确定为第一传说戴兰芬被点为状元的过程是这样的:道光皇帝看到建议名单后,觉得史求的名字太不吉利,听起来跟死囚一样,考虑到这是自己上台后确定的第一位状元,不讨个吉利说不过去,然后继续往后翻拟录取名单,看到戴兰芬名字的时候,不禁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名字好,天长地久〔第九〕,代代〔戴〕兰芬,于是就把戴兰芬点为状元。

      传说虽然不可信,但事实是实实在在的被道光皇帝从第九点为状元从这个状元事例可以看出,有时名字对人一生也是很重要的 四、相貌丑陋气死小妾的状元1718年的状元汪应铨,虽然饱读诗书、才华出价,但却奇丑无比,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描述他中状元时,年已四十余,面麻身长,腰腹十围汪应铨中状元后,不少如花似玉的小姐愿意给他做小妾,特别有位陆姓小姐态度尤为坚决,等进了洞房、揭了盖头,发现自己对这位状元的丑陋程度心理严重估计缺乏,再加之状元新婚快乐喝醉了酒,酒后举动粗俗无比,形象更加丑陋,陆小姐越看越恶心、越想越失望,一时想不开,就在当夜寻了短见有人为此还专门写了一副对联国色太娇难作婿,状元虽好却非郞 五、卖妻行孝的状元1757年的状元蔡以台,考中状元之前家里很穷,父母身体又不好,为了给母亲看病,他把妻子以500两银子卖给了本县一个员外,该员外十分通情达理,知道实情后未让她做偏房,而是做了仆人蔡以台给她母亲看完病从外地回来后去看望他的妻子时两人抱头大哭,员外看到后很是感动,加之发现蔡以台比拟有才,不仅让他领回了妻子,还资助了他202200两银子的赶考复习经费,最后他才专心读书并一举成名百善孝为先。

      虽然蔡以台的孝心可嘉,但把妻子卖掉救母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找不到第二人,这种孝行是不可取的,应该说这位状元的孝叫愚孝 六、因病短命的状元清朝状元中因病早亡的占相当大比例较为典型的短命状元有:1775年25岁的吴锡龄中状元后,上班不到一年时间,26岁就因病暴亡;1700年29岁的汪鸣绎中状元后,35岁因身体问题去逝;1754年31岁的庄培因中状元后,工作4年后父亲病故丁忧期间去逝,年仅36岁;1819年34岁的陈沆中状元后,41岁在工作中因病去逝;1733年38岁的陈倓中状元后,44岁因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大清王朝因病早亡的状元很多,这些人虽然拼命考中进士,但却未给国家和家庭做过多少奉献,这些状元命运其实很悲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都是一条真理 七、一门多状元爷孙状元1676年的状元彭定求,连夺会试、殿试两个第一;而1727年,他的孙子彭启丰,又连获会、状二元1742年的状元金牲,是1780年的状元汪如洋的姥爷,而且两人都连中二元挑担状元1647年的状元吕宫,是清朝第二次开科取士的状元,他的挑担杨廷鉴,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状元父子进士1796年的状元赵文楷,有个儿子叫赵畇,1841年恩科二甲17名进士,父子两人最后都官居按察使。

      兄弟进士1754年的状元庄培因,他哥哥庄培存1745年科考取得了榜眼,庄培因的岳父彭启丰、彭启丰的爷爷彭定求也是状元1659年的状元徐元杰官做至兵部尚书;而他的大哥徐乾学是1670年的探花,官做至刑部尚书;他的弟弟徐元文是1673年的探花,官做到刑部侍郞,史称昆山三徐兄弟三人同为殿试前三名,又都担任过部级领导,这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综观清朝114位状元的人生历程,他们中很多品质是值得现代c好好学习的一个人要成功,不仅要天资聪明,而且要刻苦学习;不仅要学习好,而且要身体好、孝敬父母,这就是我从?大清状元?中得到的东西 第5页 共5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