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10页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 2021-20212021-2021 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至第 3 页,第Ⅱ卷第 3 页至第 4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第第ⅠⅠ卷卷(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0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3 分;第 11~15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在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到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D.卡文迪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被誉为“称量地球质量的人”2.如图 1 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A.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1m/s2 B.3s 内甲位移大小为 6m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0-1s 甲相对乙的位移大小为 0.5m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运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竖直向下的4.关于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 B.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不变的C.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力就是向心力5.如图 2 所示,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L,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各固定质量均为m的三个小球,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C点小球受A、B两点小球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图 2A. B. C. D.222mGL223mGL222mGL223mGL6.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 ,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光滑圆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 3 所示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如果增大高度h,则下列关于摩托车的说法正确的是图 3A.对侧壁的压力FN增大 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不变C.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增大 D.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增大7.如图 4 所示,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4A.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一定有张力B.小球刚好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gRC.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零D.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反8.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上(该行星没有自转运动) ,以速度v接近行星赤道表面匀速飞行,测出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A.该行星的半径为 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vT23GTC.该行星的质量为 D.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3v TG2 vGT9.某同学对着竖直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 20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竖直墙面的距离为 10m,忽略空气阻力,g=10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是A.1.25m B.1.6m C.1.7m D.1.8m10.如图 5 所示,一长为L的轻质细杆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另一端可绕O点转动,现使轻杆在同一竖直面内做匀速转动,测得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2g(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5A.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2gL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向上C.杆在匀速转动过程中,轻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 2mgD.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方向指向圆心O11.如图 6 所示,蹦床运动员从空中落到床面上,运动员从接触床面下降到最低点为第一过程,从最低点上升到离开床面为第二过程,则运动员图 6A.在第一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B.在第一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在第二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在第二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12.如图 7 所示,某人用手托着苹果处于静止状态,则图 7A.手所受压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手所受压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苹果所受重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苹果所受重力和苹果对手的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3.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的空白。
如图 8 所示是高分五号卫星发射的模拟示意图,先将卫星送入近地圆形轨道Ⅰ,在轨道Ⅰ上的A处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轨道Ⅱ上B处再次点火进入圆形预定轨道Ⅲ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不考虑卫星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8A.卫星在A处变轨要加速,在B处变轨要减速B.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Ⅲ上的动能C.卫星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14.摩擦传动是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如图 9 所示是两个水平放置的轮盘靠摩擦力传动,其中O、O'分别为两轮盘的轴心,已知两个轮盘的半径比r甲:r乙=3: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轮盘不打滑今在两轮盘上分别放置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完全相同的滑块A、B,两滑块与轮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滑块距离轴心O、O'的间距RA=2RB若轮盘乙由静止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且转速逐渐增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9A.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1:3ABB.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加速度的比值为:1:3ABaa C.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线速度之比为:1:1ABvv D.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力之比为:2:9ABFF 15.如图 10 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个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0A.B的加速度比A的小 B.B的飞行时间比A的短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 D.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速度大第第ⅡⅡ卷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二、填空、实验题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16.(6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 11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甲 乙图 11(1)调节好实验装置后, A.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 B.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2)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包括小盘)的总重量为M,当满足M远小于m时,则可认为砝码(包括小盘)的总重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实际上拉力F (填“略小于”或“略大于” )砝码及小盘的总重力3)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逐渐改变砝码(包括小盘)的总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a-F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未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17.(8 分) (1)如图 12 甲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时拍下的A、B两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的照片A无初速释放,B水平抛出通过观察发现,尽管两个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同,但是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总是处在同一高度该实验现象说明了B球开始运动后 。
甲 乙图 12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2)如图乙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 5cm取g=10m/s2,则:①闪光频率是 Hz;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③到达B处时速度的大小是 m/s三、计算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6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6 分)把质量为 2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用 12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 2s 末撤去拉力,g=10m/s2求:(1)2s 内物体所发生的距离;(2)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19.(10 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设地球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且忽略地球自转。
求:(1)地球的质量M;(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20.(10 分)如图 13 所示,质量为 30kg 的小孩坐在 8kg 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上的大小为 100N 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sin37°=0.6,cos37°=0.8,g=10m/s2(要求:必须作图分析) 求图 13(1)地面对雪橇的摩擦力大小;(2)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大小;(3)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1.(10 分)如图 14 所示,长为 0.05m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 1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 ,O点正下方距离为 0.05m 的P点恰好也是四分之一光滑固定圆弧轨道AB的圆心,B为轨道最低点,O、P、B在同一竖直线上某时刻将细绳拉直至水平状态,将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P点时细绳恰好断裂,之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至圆弧轨道的Q点(图中未画出) 已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0N,圆弧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25m图 14(1)小球运动到P点的速度;(2)小球从P点运动到Q点时的速度大小弥勒一中弥勒一中 20232023 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答案物理答案第第ⅠⅠ卷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0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3 分;第 11~15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4 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2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DCDCBBAABDBCCDADCD【解析】2.由乙的v-t图像可知,乙的加速度为m/s2,故 A 错误由甲的v-t图像可知,3s 内甲位=0.5vat乙移大小为 3m,故 B 错误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的方向,由于乙物体的v-t图像中图线斜率为正,而甲物体的v-t图像中图线斜率为负,故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故 C 错误由v-t图像可知,0-1s 甲相对乙的位移大小为 0.5m,故 D 正确3.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恒定为g,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平抛运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为△v=gt,方向竖直向下,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平抛的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不为零,所以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不可能是竖直向下的,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5.邮有引力公式可得,A、B两点小球对C点小球的万有引力、为,A、B两点小ACFBCF22=ACBCmFFGL球对C点小球的万有引力、的夹角为 60°,则两力的合力为,故 DACFBCF22=2cos303ACmFFGL 正确6.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筒壁与水平面夹角为θ,根据受力分析可得,与h无关,故 A 错误cosNmgF,h变大,r变大,所以T变长了,故 B 错误h变大,r224=tannFmgmrT2=tannvFmgmr变大,所以v变大了,故 C 正确向心力并没有变,故 D 错误tannFmg7.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满足恰好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可以使绳子的拉力为零,故 A 错误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在最高点,恰好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向心力最小,线速度最小,有,,故 B 正确,C 错误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绳子只能提供向下的拉力,所以不可2vmgmRvgR能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故 D 错误8.根据,可得该行星的半径为,故 A 错误根据,,2vTR2vTR2224MmGmRRT343MR可得该行星的质量,平均密度为,故 B 正确,C 错误。
根据,该行星表32v TMG23GT2MmGmgR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故 D 错误2 vgT9.球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10s0.5s20xtv,故 A 正确221110 0.5 m1.25m22hgt10.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得,解得,故 A 正确小球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a=2g,设22vagr2vgL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解得F=﹣mg,所以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向下,故 B 错误在最低点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最大,即F-mg=m×2g,解得F=3mg,故 C 错误当轻杆转到水平位置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和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指向圆心O,则合力不能指向圆心,故 D 错误11.运动员刚接触床面时重力大于弹力,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随着床面形变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弹力大于重力时,运动员做减速运动,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 A 错误,B 正确运动员在上升过程,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即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 C 错误,D 正确12.手所受压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 A 错误,B 正确。
苹果所受重力和手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苹果对手的压力是由于苹果发生了形变而在手与苹果间产生的力,而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是苹果与地球间的相互作用,故 D 错误13.卫星在A、B处变轨均要加速做离心运动实现轨道的变大,故 A 错误卫星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运动时均满足引力作为向心力,可得环绕速度、向心加速度、运行周期分别为,,GMvr2MaGr,234rTGM轨道Ⅰ的半径较小,速度较大,动能较大,向心加速度较大,环绕周期较小,故 B 错误,C、D 正确14.两盘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v=ωr,得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ωA:ωB=1:3,故 A 正确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由a=ω2R,得向心加速度的比值为aA:aB=2:9,故 B 错误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由v=ωr,得线速度之比为vA:vB=2:3,故 C错误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由F=mRω2,得向心力之比为FA:FB=2:9,故 D 正确15.不计空气阻力,两球都是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相同,故 A 错误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加速度相同,故飞行时间相同,故 B 错误。
由两条轨迹可以看出,B初速度大于A的初速度,在最高点竖直速度为零,所以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故 C 正确根据抛体运动的特点可得,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速度大,故 D 正确第第ⅡⅡ卷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填空、实验题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16.(每空 2 分,共 6 分)(1)A (2)略小于 (3)斜面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过度【解析】 (1)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故 A 正确2)实际上由于砝码及砝码盘向下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则拉力F略小于砝码(包括小盘)的总重力3)由图像可知,当F=0 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零,可知原因是斜面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过度) 17.(每空 2 分,共 8 分)(l)D (2)①10 ②1.5 ③2.5【解析】 (1)尽管两个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同,但是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总是处在同一高度,该实验现象说明了B球开始运动后,不能说明水平方向的运动,但是竖直方向两物体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即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故 D 正确2)根据△y=gT2,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0.10s0.1s10yLTgg110HzfT。
B点竖直方向上分速度大小等于AC段竖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则033 0.05m/s=1.5m/s0.1LvT,到达B处时速度的大小是88 0.05=m/s=2m/s220.2ACByyLvTT22220+= 1.5 +2 m/s=2.5m/sBByvvv三、计算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6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6 分)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2=4m/sFmgam根据位移公式得 ②2211=4 2 m=8m22xat (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at=8m/s ③撤去拉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2'2m/smgam﹣﹣根据 2a'x=0-v2 ⑤解得x=16m ⑥评分标准:本题共评分标准:本题共 6 6 分。
正确得出分正确得出①~⑥①~⑥式各给式各给 1 1 分19.(10 分)解:(1)忽略自转,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由 ①2GMmmgR解得 ②2gRMG(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即近地卫星的速度,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可知 ③2mvmgR解得 ④vgR评分标准:本题共评分标准:本题共 1010 分正确得出分正确得出①①、、③③式各给式各给 3 3 分,其余各式各给分,其余各式各给 2 2 分20.(10 分)解:(1) (2)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①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有Fsinθ+N=m总g ②水平方向有f=Fcosθ ③解得f=80N,N=320N ④(3)根据f=μN,解得 ⑤800.25320fN评分标准:本题共评分标准:本题共 1010 分。
正确得出分正确得出①~⑤①~⑤式各给式各给 2 2 分21.(10 分)解:(1)在P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2vTmgml解得v=1m/s,方向水平向右 ②(2)从P点运动到Q点,有 ③22221( )2vtgtR解得t=0.2s ④竖直分速度为vy=gt=2m/s ⑤小球从P点运动到Q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⑥225m/sQyvvv评分标准:本题共评分标准:本题共 1010 分正确得出分正确得出④④、、⑥⑥式各给式各给 1 1 分,其余各式各给分,其余各式各给 2 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