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10页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B.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D.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合成的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 60°,则折射角可能A.等于0° B.小于60° C.等于 60° D.大于60°4.夏季多雷雨天,当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5.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往太空,质量不变 B.把铁块压成铁片,质量变小C.将菜刀磨光,质量不变 D.1kg棉花的质量小于1kg铁块的质量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B.熄灭酒精灯C.测量水的温度 D.测量木块边长7.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球的光路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凹透镜 B.远视眼,凸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8.下列做法中,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 B.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的色散就是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0.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C.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后,其质量m与密度ρ都减少一半D.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后,其质量m减少一半,密度ρ不变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
检查时, 要使观察更加仔细, 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12.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能监测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IFI与智能连接,在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_____;APP“抖音”里常有人模仿歌唱家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13.将一质量为2kg的铜球熔化成液态,其质量为_____kg;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和铁球,空心部分体积较大的是_____球,如果在它们的空心部分都注满水,则_____球的质量较大(已知ρ铜>ρ铁)14.冬天同学们早上常常看到大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当太阳出来,大雾又渐渐散去,这是大雾发生了_____的缘故(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干路中的电流是_____A,小灯泡L的实际电功率是_____W.16.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b、c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9.(10分)图甲为“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在内径约为0.8cm、长为100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从O点开始计时,每隔20cm记录一下时间,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气泡运动的s—t图像1)以运动的气泡为参照物,橡皮塞是________的2)由图像可知:在计时的这段时间里气泡做____________运动3)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小华提出把80cm分成16段,每段5cm进行研究,请对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0.(6分)近几年我国高铁飞速发展,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包括近一万公里的高铁桥梁,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若甲乙两地距离是900km,一列高铁早上9: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2:30到达乙地这辆高铁在行驶途中以32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400m的桥梁,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1)高铁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辆高铁的长度是多少米? 21.(6分)我国某海监船从福州附近的海域出发,到钓鱼岛附近执行常态化监视任务,假设正常到达目的地共用10h,速度为36km/h.试计算:(1)海监船的速度合多少m/s?(2)海监船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多少km?(3)若海监船在途中因故停留了2小时,其他条件不变,则海监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于防伪和验钞等;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题目详解】A.在岸边看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故A错误; B.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故B正确;C.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C错误; D. 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D错误.故选B.2、D【分析】(1)由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音色是辨别声音的最主要的特征.(2)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题目详解】A. 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故B错误;C. 次声波是我们的耳朵所听不到的声音,“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回声,故C错误;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故选D.3、B【解题分析】根据折射定律解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为 60°,折射角小于60°.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重点是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记清楚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进行记忆.4、A【题目详解】雷电发生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故选A5、A【题目详解】A.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往太空,是其位置发生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故A正确;B.把铁块压力成铁片,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故B错误;C.将菜刀磨光,有一部分铁被磨掉了,所含的物质减少,质量减小,故C错误;D.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1kg棉花和1kg铁块所含物质多少相同,质量相等,故D错误6、C【解题分析】(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在测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2)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不能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在放置刻度尺时,要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贴近被测物体.【题目详解】A、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B、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否则可能引燃酒精灯内的酒精,应该用灯帽盖灭,故B错误;C、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方法及读数方法均正确,故C正确.D、使用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不能倾斜,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实验规则的掌握情况,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在平时要积极参与,规范操作,正确读数.7、C【题目详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由题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同学患上了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C8、B【题目详解】A.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控制了蔬菜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既提高了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蒸发,故B符合题意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控制了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控制了水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二、多选题9、BC【题目详解】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无关,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B.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靛、紫七色光,叫做光的色散,故B正确;C.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故C正确;D.光照在电影银幕上,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故D错误10、BD【题目详解】A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但某种物质的密度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故A不正确,B正确;CD.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后,其质量减少了一半,但密度不变,因其组成的物质不变,故C不正确,D正确故选BD三、填空题11、凸透镜 接近 【解题分析】[1]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要接近患处。
12、信息 音色 【题目详解】[1]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可以监测孕妇腹中胎儿的情况,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2]APP“抖音”里常有人模仿歌唱家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