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护理病人的饮食与营养课件.ppt
86页饮食与食与营养养dietandnutrition1.学学习目目标举例例说明各种明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养素的生理功能;用自己用自己语言解言解释下列概念:下列概念: 治治疗饮食、食、试验饮食、鼻食、鼻饲法、要素法、要素饮食;食;叙述医院叙述医院饮食种食种类、适用范、适用范围及及饮食原食原则;;正确正确评估病人估病人营养状况;养状况;采取适当的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促理措施促进病人病人饮食与食与营养;养;叙述鼻叙述鼻饲术的适的适应证、禁忌、禁忌证及注意事及注意事项;;按按规程正确程正确执行鼻行鼻饲法;法;完成本章学完成本章学习后,能后,能够::2.课程内容程内容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第二节 医院医院饮食食第三第三节 营养状况的养状况的评估估第四第四节 患者的一般患者的一般饮食食护理理第五第五节 特殊特殊饮食食护理理3.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一)热能(energy) “热能营养素”(二)营养素(nutrient)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六大类carbohydratecarbohydratefatfatProteinProteincarbohydratecarbohydratefatfatProteinProteinmineralmineralVitaminVitaminwaterwater4.5.二、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一)合理饮食与健康1、促进生长发育2、构成机体组织3、提供能量4、调节机体功能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6.(二)不合理饮食与营养 1、营养不足 2、营养过剩 3、饮食不当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二、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7.(三)合理日常膳食(三)合理日常膳食8.合理的日常膳食应做到:食物多食物多样,,饥饱适当,油脂适量,适当,油脂适量,粗粗细搭配,食搭配,食盐限量,甜食少吃,限量,甜食少吃,饮食食节制,三餐合理,制,三餐合理,活活动与与饮食平衡食平衡9.补充额外损失及消耗的营养素辅助诊断及治疗疾病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三、饮食、营养与疾病痊愈的关系10.治治疗饮食食Therapeutic diets试验饮食食Test diets第二第二节医院医院饮食食基本基本饮食食Basic diets11.基本基本饮食食Basicdiets 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定性调整的一种饮食,适合于一般病人的饮食需要。
基本饮食是其他饮食的基础,是医院中一切膳食的基本烹调形式,其他各种膳食均由此四种基本膳食变化而来12.Basicdiets13.治治疗饮食食Therapeuticdiets 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热能和营养素,以达到辅助治疗或治疗目的的一种饮食14.Therapeuticdiets15.Therapeuticdiets16.Therapeuticdiets17.试验饮食食Testdiets 亦称诊断饮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助疾病的诊断和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18.Testdiets19.Testdiets20.Testdiets21.饮食护理评估估诊断断护理理饮食状况食状况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进食前食前 进食中食中进食后食后辅助助检查身体状况身体状况22.一、影响因素的评估2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3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经济状况-饮食习惯-饮食环境-营养知识 1 1、身体因素:、身体因素:『『生生理理因因素素』』::年龄、活动量、特殊生理状况『病理因素』:疾病和药物影响、食物过敏23.二、二、饮食状况的食状况的评估估1.一般饮食形态 -用餐时间长短 -摄食种类及摄入量 -其他 2.食欲 3.影响因素24.1 1、、体格体格检查2 2、、人体人体测量量-身高、体重-身高、体重 、体重指数、体重指数-皮褶厚度-皮褶厚度-上臂-上臂围:上臂中点位置的周:上臂中点位置的周长三、身体状况的三、身体状况的评估估25.不同不同营养状况的身体征象养状况的身体征象26.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2.5 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数计算公式: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 100%%实测体重-体重-标准体重准体重标准体重准体重体重指数:体重(体重指数:体重(kgkg))/ /身高(身高(m)m)2 227.定义:是利用皮褶计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用来表示或计算皮下脂肪含量,又称皮下脂肪厚度(简称皮脂厚度)。
常用测量部位为肱三头肌部、肩胛下部、腹部1.1.肱肱三三头肌肌部部::左左上上臂臂背背侧中中点点上上2cm2cm处2.2.肩肩胛胛下下部部::左左肩肩胛胛下下角角下下方方2cm2cm处3.3.腹部腹部 :距:距脐左左侧1cm1cm处标准值 男性:12.5mm 女性:16.5mm皮褶厚度皮褶厚度28.上臂上臂围上臂围是测量上臂中点位置的周长29.四、四、辅助助检查的的评估估血清蛋白质水平氮平衡试验免疫功能测定30.第四第四节患者的一般患者的一般饮食食护理理一、病区的饮食管理l病区医生开病区医生开饮食医嘱食医嘱l护士士填填写写入入院院饮食食通通知知单送交送交营养养师l因因病病情情需需要要改改变饮食食时,,由由医医生生开开医医嘱嘱,,护士士按按医医嘱嘱更更改改通通知知单/ /饮食食停停止止通知通知单,送交,送交营养养师二、患者的饮食护理1.患者进食前的护理2.患者进食时的护理3.患者进食后的护理31.一一一一、患者、患者、患者、患者进进食前的食前的食前的食前的护护理理理理做好患者的饮食教育安排舒适的进食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气氛轻松愉快为原则保证患者感觉舒适32.【【安排舒适的安排舒适的安排舒适的安排舒适的进进食食食食环环境境境境】】进食前暂停非紧急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屏风遮挡病室内危重或呻吟患者整理床单位准备多人共同进餐33.【【保保保保证证患者患者患者患者进进食前感食前感食前感食前感觉觉舒适舒适舒适舒适】】减轻或去除各种不舒适因素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协助患者洗手及清洁口腔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进餐姿势治疗巾或餐巾围于患者胸前,并使患者做好进食准备。
34.二二二二、患者、患者、患者、患者进进食的食的食的食的护护理理理理及及时分分发食物食物鼓励并鼓励并协助助进食食及及时处理理患患者者进食食过程程中的特殊中的特殊问题(1)恶心(2)呕吐(3)呛咳35.鼓励并协助进食检查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实施情况进食期间解答饮食问题鼓励卧床患者自行进食,必要时给予帮助不能自行进食者:耐心喂食双目失明或眼睛被遮盖:按时钟平面平面图放置食物禁食或限量饮食者:标记、交接班需要增加饮水量者:解释、指导限制饮水量者:解释、止渴36.12369时钟平面平面图37.三、患者三、患者进食后的食后的护理理-整理床单位、饭后洗手、漱口-餐后根据需要做好记录-对暂需禁食或延迟进食的患者应做好交接班38.第五第五节 特殊特殊饮食食护理理39.第五第五节特殊特殊饮食食护理理根据根据饮食供食供给方式方式 胃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胃胃肠内内营养养((Enteral Nutrition)) 胃胃肠外外营养养((Parenteral Nutrition)) 40.一、管一、管饲饮食食(tubingfeeding)管饲饮食(tube feeding)是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
根据导管插入的途径 口胃管、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41.(一)鼻(一)鼻饲法法(nasogastricgavage)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42.(一)鼻(一)鼻饲法法适应症-昏迷患者-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禁忌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食管癌与食管梗阻患者43.(一)鼻(一)鼻饲法法评估 躯体•全身: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情况,是否能承受插入导管的刺激•局部:病人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中隔弯曲,有无鼻息肉 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44.(一)鼻(一)鼻饲法法准备 患者 护士 环境 用物45.用物用物38~40℃ 鼻饲管46.插管流程插管流程评估、准备核对、摆体位选择、清洁鼻腔测量长度确认胃管位置灌注鼻饲液两种两种测量量方法方法成人:成人:45~55cm 三种确三种确认方法方法 整理、记录插管47.(一)鼻(一)鼻饲法法插胃管量量长度度选择并湿并湿润鼻腔鼻腔48.(一)鼻(一)鼻饲法法插胃管插插入入胃胃管管49.昏迷病人插管法昏迷病人插管法50.确认胃管位置(一)鼻(一)鼻饲法法51.(一)鼻(一)鼻饲法法妥善固定52.(一)鼻(一)鼻饲法法灌注鼻饲液53.(一)鼻(一)鼻饲法法固定整理用物记录54.55.(一)鼻(一)鼻饲法法56.(一)鼻(一)鼻饲法法拔管57.【注意事注意事项】 -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插入胃管至10~15cm(咽喉部)时,若为清醒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者,则用左手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一)鼻(一)鼻饲法法58.59.【注意事注意事项】-插入胃管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饲液凝结 (一)鼻(一)鼻饲法法60.【注意事注意事项】-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 -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一)鼻(一)鼻饲法法61.(二)(二)肠内内营养养泵 是一种肠内营养输注系统,是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连接泵管及其附件,以微电脑精确控制输注的速度、剂量、温度、输注总量等的一套完整、封闭、安全、方便的系统62.肠内内营养养泵可能出可能出现的的问题有有: :-管道堵塞-营养泵报警:(1)管道堵塞外(2)滴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3)液体滴空(4)电源不足等-消化道穿孔、营养管插入深度不够、误置入气管63.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要素饮食(elemental diet):又称元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物,不含纤维素,无须经过消化过程,可直接被肠道吸收和利用,且营养价值高,营养全面.要素饮食的性质:高热能、易吸收、残渣少、体积少,可减少排便量和次数,使用方便,易于保存64.分分类类根据治疗的目的分为:营养治疗用和特殊治疗用两大类。
营养治疗用要素饮食主要包括游离氨基酸、单糖、重要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类、微量元素等 特殊治疗用要素饮食主要针对不同疾病患者、以增减相应营养素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些特殊种类要素饮食,主要有适用于肝功能损害的高支链氨基酸低芳香族氨基酸要素饮食、适用于肾衰竭的以必需氨基酸为主的要素饮食、适用于苯丙酮尿症的低苯丙氨酸要素饮食等65.适应症:-超高代谢状态患者,如严重烧伤、严重创伤、严重化脓性感染、多发性骨折等-手术前准备或术后营养不良患者-肠炎及其他腹泻患者、消化道瘘、慢性胰腺功能不全及短肠综合症等消化和吸收不良的患者-肿瘤或其他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营养不良患者-其他,如脑外伤、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66.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目的:1、促进伤口愈合2、改善营养状况3、纠正负氮平衡67.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用法1、口服法:剂量为50ml/次,渐增致100ml/次,6~10次/日,可添加橘子汁、菜汤等调味2、鼻饲、经胃或空肠造瘘处滴入法: (1)分次注入 (2)间歇滴注 (3)连续滴注68.①分次注入:每日4~6次,每次250~400ml适用于:非危重,适用于:非危重,经鼻胃管或造瘘管行胃内喂养的患者鼻胃管或造瘘管行胃内喂养的患者69.②间歇滴注: 每日4~6次,每次400~500ml,每次输注持续时间约30~60分钟50~55℃℃70.③③连续滴注(滴注(肠内内营养养泵):): 装置同装置同间歇滴注,在歇滴注,在12~~24小小时内持内持续滴入滴入要素要素饮食,或用食,或用肠内内营养养泵保持恒定滴速保持恒定滴速经空空肠喂养喂养的危重患者的危重患者71.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部和食管粘膜损伤、管道阻塞。
-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急性腹膜炎-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等 -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72.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注意事项: -每一种要素饮食的具体营养成分、浓度、用量、滴入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临床医师、责任护士和营养师共同商议而定 -应用原则一般是由低、少、慢开始,逐渐增加,待患者耐受后,再稳定配餐标准、用量和速度 -配制要素饮食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所有配制用具均需消毒灭菌后使用73.注意事项 -已配制好的溶液应放在4℃以下的冰箱内保存,防止被细菌污染配制好的要素饮食应保证于24小时内用完,防止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 -要素饮食不能用高温蒸煮,但可适当加温,其口服温度一般为37℃左右,鼻饲及经造瘘口注入时的温度宜为41~42℃可置一热水袋于输液管远端,保持温度,防止发生腹泻、腹痛、腹胀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74.注意事项 -要素饮食滴注前后都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净管腔,以防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滴注过程中经常巡视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查明原因,按需要调整速度、温度;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滴入。
-应用要素饮食期间需定期记录体重,并观察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检查血糖、尿糖、血尿素氮、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做好营养评估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75.注意事项 -停用要素饮食时需逐渐减量,骤停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临床护士要加强与医师和营养师的联系,及时调整饮食,处理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要素饮食不能用于幼小婴儿和消化道出血者;消化道瘘和短肠综合症患者宜先采用几天全胃肠外营养后逐渐过渡到要素饮食;糖尿病和胰腺疾病患者应慎用二、要素二、要素饮食食(elementaldiet)76.三、胃三、胃肠外外营养养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按照患者的需要,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患者所需的全部能量及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77.三、胃肠外营养目的: 不能从胃肠道摄入营养 胃肠道需要充分休息 消化吸收障碍 存在超高代谢78.三、胃肠外营养分类: -根据补充营养的量,胃肠外营养可分为:(1)部分胃肠外营养(PPN)(2)全胃肠外营养(TPN) -根据应用途径不同:(1)周围静脉营养(2)中心静脉营养直直肠术后周后周围静脉的静脉的完全完全肠外外营养支持养支持((TPN))79.三、胃肠外营养用法 -全营养混合液(1)热氮比例平衡、增加节氮效果(2)简化输液过程,节省时间(3)减少污染并降低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单瓶输注 80.三、胃肠外营养禁忌证 -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的营养 -估计应用时间不超过5天 -患者伴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出凝血功能紊乱或休克时应暂缓使用,待内环境稳定后再考虑胃肠外营养 -已进入临终期、不可逆昏迷等患者不宜应用胃肠外营养81.三、胃肠外营养并发症 -机械性并发症:气胸、皮下气肿、血肿甚至神经损伤、血胸或液胸、空气栓塞、甚至死亡 -感染性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脓毒症等感染性并发症。
长期肠外营养也可发生肠源性感染 -代谢性并发症:糖代谢紊乱、肝功能损害、肠粘膜萎缩、胆汁淤积等82.三、胃肠外营养注意事项 -加强配制营养液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配制好的营养液储存于4℃冰箱内备用,若存放超过24小时,则不宜使用 -输液导管及输液袋每12~24小时更换一次;导管进入静脉处的敷料每24小时应更换一次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征象83.三、胃肠外营养注意事项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输液是否通畅,开始时缓慢,逐渐增加滴速,保持输液速度均匀 -输液过程中应防止液体中断或导管拔出,防止发生空气栓塞 -静脉营养导管严禁输入其它液体、药物及血液,也不可在此处采集血标本或测中心静脉压84.三、胃肠外营养注意事项 -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实验室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医师联系,配合处理 -停用胃肠外营养时应提前在2~3天内逐渐减量8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