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场协议概述.docx
3页广场协议概述:广场协议(PlazaAccord)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一一日本签订背景: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MichaelBlumeuthal)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1977年初,广场协议”不合中美贸易时宜[1]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
美国政府震惊了,在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1979年一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A.Volcker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1954年一1978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年一1984年间的3%—5%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协议的内容:"广场协议":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广场协议漫画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20%[2]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代表的美国当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当时的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金融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还有下跌空间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最低曾跌到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协议的影响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
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1987年G5国家再度在法国罗浮宫聚会,检讨广场协议”以来对美元不正常贬值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汇率调整来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的优劣性,结果是此期间美国出口贸易并没有成长,而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于是罗浮宫协议要美国不再强迫日元与马克升值,改以降低政府预算等国内经济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也就是说,广场协议并没有找到当时美国经济疲软的症结,而日元与马克升值对其经济疲软的状况根本于事无补相反的是,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则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调降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从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
这个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之迹象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仍然是一个发达国家日元升值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即使在欧元诞生后,日元仍然是国际上最主要的四大货币之一并且,在日元持续升值过程中,美元计价的日本国家资产同步增加,日本企业逐步在海外扩大投资,日本居民也切实地分享到了成长红利二、对我国政策选择的启示对比来看,当年的日本经济与中国现在的情况有些相似在本币升值的预期下,会有大量的国外资金涌入这段时间,经济走势强劲,民众的财富增值速度也很快但是,如果升值预期减弱,很可能引起资金的外逃,并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另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外汇的严格管制,也进一步促使国内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的上涨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过程启示我们,为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中国央行应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人民币升值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避免汇率大幅波动;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注意防范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投机房地产市场;另外,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调整产业结构弱化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对于日益开放的中国,人民币汇率不仅是国际收支的风向标,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如果说人民币要升值,那也应是建立在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基础上日元被迫升值以后,正是得益于日本出口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才实现了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人民币升值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目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遇,尽快实现经济发展由内需拉动替代外需拉动、由消费拉动替代投资拉动,由服务拉动替代制造拉动,由城市化进程替代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咼碳化向低碳化转变经济的梯度转移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得日本商品的出口优势不再,于是,日本开始在亚洲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它是将已经成熟的制造业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进行生产,从而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原有企业则集中日本资源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国际市场上下工夫在中国目前的出口结构下,人民币升值势必会使出口遭遇困难,从而使这些生产企业的困境雪上加霜为应对人民币升值,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的产业调整,实现中国经济的梯度转移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土地价格,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工荒、油荒及电荒等问题,降低使用能源的价格,提高企业利润;同时可以促进资源在整个中国的合理利用,有利于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消除贫富差距,更好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富裕。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我们完全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扩大人民币在全亚洲使用范围的计划,逐步推动人民币汇率体系现代化,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中推广人民币的使用,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减少全球贸易大国对美元的使用,能帮助中国的企业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人民币汇率改革应遵循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有条不紊地推进,通过改革不断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升值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如果一直实行一成不变的固定汇率政策,很可能意味着货币在逐渐偏离价值,所以对于人民币的汇率就需增加其弹性,保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快速发展在汇率升值的情况下,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市场,注重内需,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