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与服务.doc
6页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代码050101一、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 专业基木知识与较高的文学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与组织协调 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文秘、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 才本专业下设“财经文秘”方向该方IE侧重培养学生在财经领域及相关部门从事撰拟公 文、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档案管理等实务的工作能力二、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秘书学基本理论与实务、经济学基 本知识,培养学生从事文秘、管理工作的基木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备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熟悉中外作家作品;2. 具备较高的文学理论素养,能够运用文艺学的观念、方法分析、鉴赏文学作品;3. 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与法规;4. 掌握秘书学基础知识和秘书实务,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与组织 协调能力;5. 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具备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6.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满足文秘、管理工作的基 本要求;7. 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 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 课程设置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 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课程按内容分为通识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 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三级课程平台,实践教学课程作为整个课 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 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基础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学、办公 自动化、应用写作、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概论等一) 通识课程(58学分)1. 通识必修课程(40学分)通识必修课指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原则上各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 课、大学外语、大学生诚信教育•概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2. 通识选修课程(18学分)通识选修课程是为提高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价值判断、思维创新、审美体验、科学精神、 生命关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沟通表达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涉猎不 同学科领域、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并在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目标定位、人生价值 等方面深入思考。
通识选修课下设特色课程、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语言文化等课程模 块,学生需修满每个模块要求的最低学分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决定选修课程,以完善学生 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宽曰径”的人才培养学生选修与本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选修课程 学分二) 学科基础课程(42学分)学科基础课是指某一学科门类中各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科门类中打通,以体现宽曰径、厚基础的要 求三) 专业课程(42学分)1.专业必修课(22学分)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 识,学会在更深入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2. 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10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是指根据各专业方佝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置的专业课程,供 学生根据日身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课程进行修读学生必须修读本专业方向模块中 不少于规定学分的课程3.专业任选课(10学分)专业任选课是根据各专业学科属性设置的拓展性专业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知 识面,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
学生必须修读 不少于规定学分的专业任选课程1)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22学分)1 .基础实践(5学分)(1) 军政训练:新生入学后,集中进行为期不少于两周的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训 练军政训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木的军事理论知识,学会军事操练的基 本方法,使学生体验军队生活,培养其良好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军政训练完成 经考核鉴定含格,记1学分,不记入学生成绩绩点2) 劳动实践:学生第二学年期间须参加1次由学校安排的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 参加生产或公益劳动,以培养学生基木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为期1周,活动完成由学生 所在实践单位就学生的劳动态度、出勤情况给出综合评定,经鉴定合格,计1学分,不计入 学生成绩绩点3) 读书活动:学生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须完成“读书活动”,并撰写读书心得学生 可在推荐书目中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著作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好读书笔记,并 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心得,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12月底和第二学期的5月底,分 别将当学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指导教师进行成绩评阅每学年计 0. 5学分,共计1学分,不计入学生成绩绩点。
4)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该课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帮助,计2学分2. 专业实践(11学分)(1) 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独立设立的专业实验课程包括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 验和跨学科综合实验,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木专业开设语言类课程 学期论文、文学类课程学期论文、秘书实务等课程,共计3学分2) 学年论文:第6学期由学院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安排学年论文写作,以锻炼学生 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该课程纳入导师制统筹实施管理,计1学分3) 毕业实习:结合专业要求,原则上在第八学期进行不少于6周的毕业实习实习 结束后,根据各专业要求和实习内容填写毕业实习报告经鉴定毕业实习合格后,计3学分4) 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为期10周学生在论文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建立 合理的知识结构,进行与本专业知识领域相关的专题研究,遵守学术规范,掌握研究工作的 基木程序,培养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木能力论文答辩通过,计4学分3. 综合实践(最低修读6学分)学生综合实践部分要求最低选修6学分,根据《山东财经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 制管理实施细则》,如果学生实际获得的社会实践学分(必须含科技创新活动)超出6学分, 超出部分可冲抵通识选修课部分学分,最多可冲抵4个学分。
木部分课程成绩不计入学生成 绩绩点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提高自己的思 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能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W与团委 组织的社会实践统筹进行,学生在校期间(第八学期除外)通过参加社会考察、社团公益活 动、理论形式宣讲、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三下乡”、勤工俭学等等形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按要求填写《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并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 调研报告,由团委组织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阅认定合格根据《山东财经大学木 科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计算学分,每学年最少15天,每学期计1. 5学分, 要求修读4. 5学分2) 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第八学期除外)参加各级各类科学研究、竞赛及 发明创造活动,对取得优秀成绩或创新成效显著的学生,根据《山东财经大学本科生社会实 践活动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山东财经大学木科生科研与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和有关证明 材料认定计算学分此部分不做最低修读学分要求3) 素质拓展与职业技能培训:学生在校期间(第八学期除外)可参加计算机、英语、 廿语、普通话等级考试等考试或职业技能考试,获得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律师、会计师、 建筑师、导游证等从业资格证书,以及汽车驾照等证书,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 力。
根据《山东财经大学木科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和获得的资格证明等材 料认定计算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学分,最高不超过2学分四、学制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根据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实行3-6年弹性学制,学生一可•提前1年或延长2年毕业五、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本方案中规定的课程总学分164学分和各模块应修学分,方准毕 业,其中:1 .通识课程58学分,占总学分的35. 37%,其中,通识必修课40学分,选修课18学分, 需修满每个模块要求的最低学分2. 学科基础课程42学分,占总学分的25.61%3. 专业课程42学分,占总学分的25.6%,其中,专业必修课22学分,专业方向选修 课需最低修读10学分,专业任选课需最低修读10学分4.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占总学分的13.41%六、 学位授予按要求完成学业,达到毕业学分要求,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七、课程体系框架及学分分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学分学时分配表课程类别课程 总学 分课程 总学 时学时类型学期、周数、周学时分配理 论实, A—*四五六七八141717171717178通识课通识必修课40707645621212109通识选修课18306306333333小计5810139516212151312333学科基础课4269667026698L □743专业课专业必修课22365319463L □842专业方向模块课101701502022222专业任选课101701601022222小计42705629763491286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227487482合计1643162225091221242726221512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及比例\实践教学 环节学时及比例 \必修课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选修课课程内 实践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践 教学环节合计学时13430748912占总学时 比例(%)4. 240. 9523. 6528. 84八、教学计划进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