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观大师彼得沃克作品分析课件.ppt
53页景观大师---皮特皮特··沃克沃克皮特·沃克是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具有几十年的实践和教学经验作为佐佐木与沃克及其他合作者事务所(1957年成立)东海岸公司的奠基人,沃克先生开设了公司的西海岸事务所.并干1975年成立SWA事务所.作为SWA的负责人主要顾问厦董事会主席,他将SWA塑造成国际知名的环境设计的多学科综合事务所极简大师彼德彼德··沃克于沃克于19321932年出生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劳伦斯··海尔普林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去了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佐佐木··英夫英夫((sas-akisas-aki)合)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SWA集团的前身集团的前身。
1976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79--19811981)在那里,)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玛萨··舒瓦茨(舒瓦茨(当时玛萨当时玛萨··舒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沃克-玛萨沃克-玛萨··舒瓦茨事务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 个人简介个人简介简简 历:历:19321932年年 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德纳市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德纳市(Pasadena)(Pasadena)。
19551955年年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景观设计学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景观设计学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1956年年 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景观设计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景观设计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571957年年 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GSD)(GSD)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 ,并获得美国景观设计专业优秀学生并获得美国景观设计专业优秀学生奖奖————魏登曼奖同年(另说魏登曼奖同年(另说19581958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Hideo Sasaki (Hideo Sasaki 1919-2000)1919-2000)共同创立了共同创立了SWA(Sasaki Walker Associates)SWA(Sasaki Walker Associates)景观设计事务所,其逐渐发展壮大,后景观设计事务所,其逐渐发展壮大,后成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
成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1958-19591958-1959年年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讲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讲师19591959年年 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73-19831973-1983年年 担任担任SWASWA集团暑期学校主任集团暑期学校主任1976-19911976-1991年年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副教授,教授景观设计课程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副教授,教授景观设计课程1977—19781977—1978年年 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设计专业代理主任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设计专业代理主任1978-19811978-1981年年 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1983年年 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Peter Walker and Peter Walker and PartnersPartners,简称,简称PWPPWP),标志其设计风格趋于成熟标志其设计风格趋于成熟。
19881988年年-1991-1991年年 担任美国担任美国《《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19921992年年 出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出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Charles EliotCharles Eliot主席主席1997-19991997-1999年年 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设计系主任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设计系主任20042004年年 PWPPWP设计的纳什雕塑中心和设计的纳什雕塑中心和SaitamaSaitama天空森林广场两项目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天空森林广场两项目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大奖20072007年年 PWPPWP赢得赢得20072007年景观设计单元的国家设计奖(年景观设计单元的国家设计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for Landscape National Design Award for Landscape DesignDesign)) 代表作:哈佛大学泰纳喷泉 1984年设计,位于美国剑桥的哈佛大学校园内科学中心前由159块天然石块不规则排列而成的一个直径60英尺(1英尺=30.48厘米)的圆形石阵及中心的雾喷泉组成。
四季喷泉作品分析:整个石阵被精心的设置在沥青路和草地的交接处,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在绿草间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雾喷泉具有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它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随风飘移时的轻逸和闹中取静的迷蒙其二是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它沁润的石块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石块的坚毅沧桑的外形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它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方式其三是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9块天然石块从周遭纷繁的公共空间中划分围合出这样一块60英尺直径的圆形静空间,而雾喷泉又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直径上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从精神的角度而言,雾喷泉的细腻、朦胧与天然石块的粗糙、质朴的原始美感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个空间,试图给予人们一种特别的相互交流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作品:波奈特公园(Burnett Park,1983年)伯奈特公园为一方形的城市公园,主要采用草坪、季节性植物和小树林作为设计素材,中间还铺设了许多花岗岩小路。
它以一个大大的喷泉为主要设计特色,旁边还摆放了许多雕塑大师的青铜雕塑作品该公园设计曾获得了ASLA波士顿杰出设计奖沃克以几何网格的叠加手法设计了草坪、树林、水池、坐卧游戏的场地.使该公园既具有传统绿地可供休闲思考的自然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广场常有的集中硬地空间,同时具有市中心区入口的气势和特色作品分析道路系统由垂直及对角线网格构成.铺以粉红玛瑙色花岗岩,因凸出公园地面而在草坪上投下阴影.下沉草坪提供地平基础,与多变的花岗岩交叉图案相互呼应,形成软与硬的对比,嫩绿生机与静谧的对比.形式感与亲切感的对比.一圈方形水池相连构成矩形用对位与对照的手法强调公园多层组合的特色公园由镶嵌于花岗石小路上的方形灯照明,树林中及方形水池纤细的喷水管中也安装,照明设备,使它们看起来像闪烁的烛光IBM公司净湖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沼泽树林地带,由反射玻璃和石墙面构成的大楼提供了呼应关照的环境规划将大楼平面的新月弧形翻转过来.并使用几何中心轴线和同心圆小路,从建筑向松树林放射开去花园被明确而多次重复的弧曲线段分割,由草地和睡莲池塘构成.与建筑主体的母题及形式相呼应;同时,在图案形式上又具有自身内在的中心,步汀石形成穿越图案的虚线.组织不同要素,增强水中莲叶形状所形成的点的动感.作品:IBM公司净湖(IBM Clearlake, 1987年)美国休斯敦的IBM公司净湖中,规则形水池和睡莲的对比产生韵律感和秩序。
作品分析作品:广场大厦和镇中心公园(Plaza Tower and Town Center Park.1991年)皮特·沃克为西萨·佩里的广场大厦(加利福尼亚州)入口设计的不锈钢双池成为建筑物成功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人行与车行入口区及路边停车区并非与双池隔离.因此双池形同城市雕塑结合草地、水、鹅卵石以及弓形正立面建筑所用的不锈钢材质,水池反光的“水面”映衬着天空,并因风吹和人的触摸而波光鳞动,大石块铺在清浅水池底部,水池既是与自然的对照与结合.也是种城市设旋作品分析水池设计模仿从中心点传出的涟漪.并进一步几何化成为同心圆状,这一简单作品在每轮设计中不断增加暗示与新意一条位于细石广场内的不锈钢直线.连接着两个建筑物.并捕人水池的同心波环中.与变幻的形式深人关联简单的形式和与环境建筑致的用材使美弃此清晰而丰富地展现,令路人惊羡灯光效果作品:柏林索尼中心索尼中心占地132500平方米,其中容纳了高级公寓、办公室、餐馆和电影院,每年能够吸引800万游客其建筑设计理念相当前卫,几栋风格各异的大型玻璃建筑围成一个小广场,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在空中将它们联系称为一个整体,远望去仿佛一个飞碟落在建筑上一样,尤其在晚上,彩灯变换,使这里多了一份神秘感。
中心主要是一个大型的电影院和几个餐馆,还有一些小型的店铺,其实就是一座休闲娱乐中心 好似飞碟的柏林索尼中心巨大穹顶 这个巨大的轻钢屋顶把几栋建筑笼罩在统一的街区中其下可以休闲、餐饮、零售 夜色下的巨大穹顶,轻如蝉翼作品分析:景观设计依然采用简单的几何元素:圆弧和矩形方阵 配合默契景观和建筑,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被奴役绿色植物采光天窗喷泉水池建筑流光溢彩,凉爽,软景观和彩色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补救办法 铺面是灰色路面小石头,欧洲的传统,最流行的街头外植体,以明确的植物 灌木类似于我们假灌木连翘,乔木类似小杨树以现代平面构成将它们划分如杨树构成了现代飞机进入他们绿色植物包围的采光天窗,美观又防止人靠近小品以不锈钢为主灰色的主调加上鲜艳的绿色,是最现代的色彩构成作品:加利福尼亚州Pixar活力演播大厅砖路与草坪相嵌的圆形剧院 作品: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城纳什尔基金会雕塑中心皮特·沃克的设计手法简析:皮特·沃克的景观设计风格受到很多艺术和历史流派的影响,特别是极简主义艺术和法国古典主义诺特尔式园林,沃克从极简主义艺术的爱好者和收藏者转变为极简主义的实践者并将艺术的领域扩大到城市空间、广义的室外空间的巨大范畴内,从极简艺术的绘画、装置厦大地艺术中获取了很多灵感。
另外.沃克从曰本传统园林以及法国诺特尔式园林中看到了景观设计的内在精神.皮特·沃克认为:“园林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在建筑之前就已经进入现代主义阶段,因为在日本传统园林和17世纪法国园艺师安德鲁·勒·诺特尔的规则式园林中,古典主义的真正精神和现代主义的萌芽都已十分明显、”这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表现手法,并最终帮助他将极简主义艺术与景观创作结合起来皮特·沃克对极简主义和独立物质时代的地景艺术的应用,使物体/(景观)具有可见性,表明了景观的地位和空间.并延伸了他的景观作品的解释领域及意义沃克的作品充满美感、悟性、幽默感、双关的诙谐指代以及与大地的对话、与艺术的合作和诗意,并不时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和幻灭感的哲思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 1,非表现和非参照极简主义景观设计追求的不仅是抽象而且是绝对作品,摆脱与外界的联系,不表现或反映除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不参照也不意指任何属于自然和历史的内容或形象,以独特新颖的形式建立属于自己的欣赏环境,强调观者所见即为作品的真实存在,此外无它物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2 ,自然植物与规则形式的对比规则形式的简洁在景观设计中与自然植物的形态形成对比,产生纯净的美感和张力,并与建筑的体量、形式呼应协调,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自然要素的重要性。
这是现代艺术与极简主义的精华所在3 ,现代材料的运用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大师对于现代材料的应用得心应手,通过这些在建筑、机器、城市设施中司空见惯的物质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呼应和对现代感的认同,金属、反光玻璃、混凝土、钢架、油漆甚至橡胶轮胎,当然还有传统材质的新魅力,通常所用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岩石、卵石、沙砾、木板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达出来,边缘整齐,体现工业时代的特征4 ,理性和神秘感的交织一些极简主义的景观作品共同展示了关于“复杂”的现代想象力和意图,有的则表达了最本质的原动力相关的问题,以此探索自然的神秘和不可言传的暗示有许多极简主义景观作品是显示出人类与更大环境交流的本能渴望,发出对天地神秘关联的意识和探寻的信号,暗示着超自然的力量5 ,对四季与自然造化的体现与自然的贴近应该说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与其他设计相比的独到之处,利用四季和时间产生的变化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景观,使景观充满时间参数的变量,使简单的设计充满趣味和魅力皮特·沃克作品特点:1,网格的叠加沃克用网格表达现代工业体系独特的规则性.并用来划分平面,以此形成形式的尺度感将网格作为暗示崇高、纯净的传达媒介,这种对美与和谐秩序的表达在沃克的很多作品中非常明显。
网格也具有极端实用主义的功能,是构成视觉观念的载体,尤其对于那些与空间相关的视觉传达艺术(如建筑)来说皮特·沃克对网格的应用有时看似形成相反的景观意象,即网格的叠加产生复杂的变化由一种简单的规则和方式最终形成充满丰富变量和偶然性的系统,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寻常的体验,2 ,自然植物与规则形式的对比20世纪初的几十年中充满艺术、科学和文化的创新,这些创新指引着整个世纪研究的方向一个全新感知的中心是视觉艺术中纯粹抽象的先锋艺术.即艺术并不模仿现实和物质性意象或与之关联.而是以独立且抽象的形式成为表达和探索的完整载体潜存于大多这些原创作品的几何形之下的是一种对人类一直追寻的神秘字宙的更直接的接近、揭示和描述的方法.规则形式的简洁在景观设计中与自然植物的形态形成对比.产生纯净的美感和张力.并与建筑的体量、形式呼应协调.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自然要素的重要性这是现代艺术与极简主义的精华所在同样,禅宗园林对沃克的作品影响深远,将简洁潜存于复杂之内的哲学精华,在他的园林中独特的细节或宏观的整体中都有所体现,表现出传统日本园林静观和冥想的特色17世纪法国古典秩序花园,尤其是诺特尔设计的那些,是一种类似的文脉,成为沃克作品风格的先驱,沃克直觉且理智地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图案、韵律秩序的爱好。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lBM公司净湖中,规则形水池和睡莲的对比广生韵律感和秩序3,现代材料与现代感表达出的都市自然沃克对于现代材料的应用可谓得心应手.通过这些在建筑、机器、城市设施中司空见惯的物质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呼应和对现代感的认同金属、反光玻璃、混凝土、钢架、油漆甚至橡胶轮胎,当然还有沙砾、顽石、木板等.都是他用来组织诗意主题的素材彩色沙砾地面安装镜面反射玻璃形成的“花坛”以人造草皮铺地,与建筑立面用材相一致的不锈钢材质.浅浅的水池底铺以金属材质、砾石或马赛克.既是与自然的对照与结合他的作品在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对立的现代城市中总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慷慨,创造出浪漫、诗意、偶然而理性的都市自然金属材料的应用是沃克表达现代感最常见的手法4,理性与神秘感的交织沃克的这种风格和一些从事公共和城市景观作品的艺术家.以及些与建筑有关的设计和装置相关他们的这些作品共同展示了关于“复杂”的现代想像力和意图,有的则表示了与最初的原动力相关的问题,以此探索自然的神秘与不可言传的暗示沃克的风格可追溯到看似异质却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源泉,如秘鲁的纳斯卡线条、英格兰的石圈它们都证明了人类基本而共同的标记大地的冲动。
沃克的作品中显示出人类与更大环境交流的本能渴望,发出对天地神秘关联的意识和探寻的信号,暗示着超自然的力量他在作品中致力干表现自然的谜一样的特质.水声、石头的静态与重量感、风的私语般的吹动、变化的色块和图案、闪烁微光的梦幻般的雾,以及不可捉摸的光 纳斯卡线条 斯托垦利石圈 赫曼·米勒陨石雨般的草地 5,对四季与自然造化的体现这种手法很像莫奈将光影关系引人绘画.它使景观充满时间参数的变量与自然的贴近应该说是景观设计与其他设计相比的独到之处和不可忽视的方面,利用四季和时间产生的变化可以极大稗度地丰富景观.使简单的设计充满趣味和魅力这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小景.排列的石块、微微发光的雾气、折射而捉摸不定的光线、隐约出没的形体.使这里充满生气与吸引力不同于传统的喷泉,泰奈喷泉由32个位于石圈圆心的喷头喷出水雾,朦胧缀缈.经臼光折射,形成彩虹夜间,灯光从下万穿射水雾.形成神秘色调喷泉春夏如雾,秋日如云.在干燥的冬天,雾则凝成汽,飘散于寒冷的大气中春夏天气晴朗,绿草如茵;秋天时地上落满彩色枯叶,风吹起雾,无比温馨;冬天大雪覆盖了石块.显示出一片寂静废墟的神圣,每个季节的泰奈泉拥有不同的景观,它成为人们观察自然、感受大地轮回的载体。
•极简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得·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极简主义与少即是多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
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弟菲利浦·约翰逊一手包办大楼前的广场约占地基一半,这在当时也是创举现代主义被带到美国后,结合资本家的力量,实践了许多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 领域的设计因此称为「国际风格」然国际风格却已缺乏早期现代主义乌扥邦式的社会理想及批判精神并且后来的模仿者未必如密斯一 般注重对细部结构的处理但现代主义却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两者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在特定的环境下用较少的东西表现出最好的搭配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简约在彼得·沃克风格成熟的时代并不特别强调与生态有关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产物而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简约是生态实质上的简约,对自然的最少干预但又获得最大的收获当然,现代主义的形式服从功能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这里所指的功能不仅仅是人的使用功能,还有生态的功能遵循生态原则而设计最少介入的景观是不需要维护的,而彼得·沃克的景观需要不断的维护,许多植物形态需要不断的修剪,这是他那个时代的优秀反映。
而我们的设计带有强烈的本时代关于环境的意识,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原则是景观走向成熟的表现我认为彼得·沃克的作品风格与形式简约,打破了古典园林的作法,使景观设计走向现代主义但我们所提倡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生态艺术的崛起,真正认识到简约主义不仅仅是形式服从人的功能的需要,不仅仅是去掉装饰,更重要的是形式要符合生态,对环境造成最少的影响并且当代的景观设计重要的是发掘景观本身,而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景观——俞孔坚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