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的海陆分布.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58561281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3•通过绘制、拼接大洲的简单几何图形,了解大洲的基本轮廓和相互位置关系4•利用地图,学会用大洲位置来描述大洋的位置5.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大洲间的分界线海陆比例海陆分布洋、海、海峡的概念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与陆地”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 “运用地图和数据, 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 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从地球卫星照片可以明显看出,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绝大多数地球被称为“水的行 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并且控制着地球表面其他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分布格局本条“标准” 要求学生能运用数据说出海陆所占比例,而不要求了解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比例不同的海洋与陆地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 虽然分布比较杂乱、 不规则,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地图或地球仪描述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

      描 述海陆分布特征就要有描述方法,因此从另一侧面来看, 本条“标准”间接要求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特点应该如何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几点描述: 第一,海陆所占比例;第二,海洋和陆地的完整性; 第三,从不同角度看,海洋和陆地相对集中在什么部位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数据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上分布特点按照“标准”设计思路,教材通过“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和“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呈蔚蓝色”两个案例简洁地说明了地球表面海、 陆所占比例,强调了 “我们生活的陆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 和地球是“水的行星”教材利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两幅地图,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第一,海洋 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第二,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第三, 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状况,培 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察技能和描述能力七大洲”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首先要求能在地图上找出(即识别)七大洲,包括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大小其中轮廓和大小的要求是粗线条的, 只要求了解大致轮廓特征,七大洲面积大小次序(面积数据不要求记忆)即可然后要求能说出七大洲的分布特点、相 对位置、相临分界线等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大洲,必然要涉及大陆、岛屿、半岛等名称这些概念只需简单了解,而不需要记住或说出其严谨的概念,而是重在读图识别按照“标准”设计思路,教材首先用正文简单地介绍了陆地的相关概念一一大陆、岛屿、大洲,引出几块相对集中分布的陆地一一七大洲教材虽然用正文介绍了大陆、岛屿、 大洲的概念,但是目的不是想要学生死记概念, 而是只要在地图上能够区分这些地理事物即可,可帮助理解七大洲的范围教材安排“图2-29七大洲面积比较”引导学生识别七大洲 图中七大洲是按面积从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直观地引导学生注意七大洲面积大小次序, 面积的具体数据不要求掌握 图中七大洲的轮廓形态明显,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各洲的轮廓基本特征教材通过活动1并结合图2-27和图2-28引导学生能够说出七大洲的分布特点北美 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东半球;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南极洲、南美洲、 大洋洲主要位于南半球。

      教材通过活动2引导学生了解七大 洲中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从而了解七大洲分布的相对位置 还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分界线的一般特征,为以后对区域的学习打下基础四大洋”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海洋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的发展,海洋对人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作为 21世纪的学生应该要了解海洋标准”对“四 大洋”的要求与“七大洲”相似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这一标准也可分解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了解大洋的概念;二是识别四大洋;三是说出四大洋分布特征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按照习惯把海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引出四大洋的名称按照“标准”要求,教材并没有说明四大洋 的划分依据是地理位置、、面积、水深等差异然后,教材通过“图2-36四大洋面积比较” 引导学生识别四大洋 图中轮廓、面积数据只是用来说明四大洋的基本形态和大小, 直观地引导学生了解四大洋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大小次序, 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具体数据 教材用正文简要地介绍了四大洋的基本特征,重点介绍了四大洋的地理位置,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能说出(找出)四大洋的分布。

      最后,为了便于理解大洋的含义, 教材简要地介绍了洋、 海、海峡等概念不是让学生死记概念,而是重在读图识别教材最后设计了“学会绘制海陆轮廓略图”这一活动,目的有三个:一是引导学生归 纳总结、巩固本节所学知识,达到“标准”对教学的要求一一“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和“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二是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三是教材中“图2-37全球海陆轮廓略图”为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提供样本和方法三、教学提纲、海洋与陆地1.海陆比例:海洋——约 71%;陆地一一约 29%2•海陆分布:不均衡性一一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大,东半球比西半球大海 洋彼此相连,面积在各半球均占优势二、 七大洲1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2•七大洲的位置和特征3•洲际分界线三、 四大洋1洋、海、海峡的概念2•四大洋的位置和特征四、教学建议从上节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学习地理的工具一一地图,也了解了地球的形态和运动,这就为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地理环境打下也基础海陆分布是地理环境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之 一,但是,地理信息过于庞大、繁杂、综合性强,有些内容距其生活较远,学生直接感受的 渠道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二点: 一是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是在读图、绘图、析图等方面加以方法引导,让学生通过“看、画、剪、拼”地图加强对地图的感性认 识,充分体现地理课的教学特色;二是需要特别加强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 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挂图、板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教学, 通过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 以便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

      海洋与陆地】教学导入:方案①:人们很早就发明了较为快速的马车, 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没有利用马车做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球状的呢?这是因为陆地被海洋分隔成不相连的几块 全球的陆地和海洋是怎样分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一情况方案②: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 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方案③: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宽阔的胸怀,可你知道天空有多大?海洋有多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 况教学过程:教师主要指导学生从统计图、世界地图、 地球仪上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归纳特征, 发表看法1 •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大致分布状况:方案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方案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旋转的地球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方案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主要颜色,然后回答:“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归纳: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过渡: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占多少比例呢?2•了解海洋与陆地的比例引导学生读“图2-26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了解海洋和陆地面积大致比重教师强调:本节教材中首次出现了“饼状统计图” ,这类图以饼块的大小表示数量,饼状结构体现了有关地理事物数量的比例, 既形象又直观除饼状统计图外,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接触到柱状统计图、曲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归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课堂活动:教材P.28活动第①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从语言上进行适当引导和鼓励过渡: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特点呢?3•海陆分布的特点一一不均衡性课堂活动:方案1:利用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南半球(南极点面对学生)和北半球(北极点面对学 生)、东半球(东半球面对学生)和西半球(西半球面对学生)的海陆分布,并进行对比: 哪一个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洋和陆地是否彼此相连?方案2:引导学生读教材图 2-27、2-28,思考回答教材“活动”第②题归纳: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东半球的陆地面积比西半球大思考:读图回答,北半球和东半球是以陆地为主吗?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引导结论:海洋彼此相连,面积在各半球均占优势如果可能,老师可考虑展示介绍陆半球和水半球。

      内容可在参考资料中选择七大洲】教学导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地球上以海洋为主,陆地面积小,分布不均衡我们又 把陆地分成七个部分,称为七大洲,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大洲相关的知识教学过程:1 .大陆、岛屿和大洲的概念过渡:为了更好理解七大洲的划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P.29第一自然段正文,请几位学生回答“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然后强调: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 洲为了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开展以下活动课堂活动:利用地图册,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陆,有哪些大洲,找出几个比较大的岛屿,并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大洲可以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找得又快又准 (提醒学生,地球上大陆只有六个,但大洲有七个,其中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作亚欧大陆)最后,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和读图填写下表:概 念世界之最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亚洲屿活动设计意图:使概念的理解通过感知观察、概括描述、比较分析,进而独立说明,摆脱背诵定义文字的记忆概念的学法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迁移能力。

      有条件的学生还可让他们创造一幅多种海陆分布形式的平面图,以激发其创新思维2.七大洲的位置和特征过渡:从前面找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有七个大洲,它们有何特征, 是如何分布的?课堂活动:活动1 :读教材图2-29,了解七大洲的名称和大小顺序, 让学生少许时间进行简单记忆,然后鼓励学生上台展示效果活动2:把图2-29中七大洲的轮廓简化成相对规则的图形 (教师提示学生可参照 P.32图2-38,先观察,然后动笔,只求大致“神”似,而不计细节,这种图宜粗不宜细,宜简 不宜繁学生完成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和说明活动3:读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