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全面复习详解及练习答案PPT.ppt
34页高三文言句式复习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是一个代表,还有其他倒装句式高考考纲要求2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第一判断句3一、用“者”、“也”表判断1、“……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1)、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42、“……者,……”式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1)、粟者,民之所种《论积贮疏》(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53、“……,……也”式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传》(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64、“……者也”式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1)、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二、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4、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5、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判断句第二种类型8无标志判断句,主谓直接表判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1、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3、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判断句第三种情况9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被动句10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②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②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动句类型11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望见谅③请勿见笑④诚请见教(诚挚地请求教导我)124、用介词“被”表被动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动词本身表被动)①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报任安书》③城陷而虏《张中丞传后叙》13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 谓─(定)“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倒装句14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沛公安在?《鸿门宴》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它们分别作“操”“在”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宾语前置句15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它们分别作“信”“有”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16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无乃尔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17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18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定语后置19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荆何刺秦王》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20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4、数量词作定语,有时放在中心词后面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21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结构后置,介宾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标志性介词有“以”、“于”、“乎”等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2、具告以事《鸿门宴》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状语后置句22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不仁哉!梁惠王也《孟子•尽心下》主谓倒装句23省略句:句子成分省略在古文中经常出现。
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判断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省略句24一、省略主语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蔺列传》 2、(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二、省略谓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略句类型25三、省略宾语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蔺列传》 2、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廉蔺列传》 四、省略介词。
1、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2、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26随堂练习:1、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是:()A、刘豫州,王室之胄B、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2、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是:()A、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B、纵一纬之所如C、非我也,岁也D、亚父者,范增也随堂练习:271、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是:()A、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D、帝感其诚282、翻译句子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广东高考)1、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2008广东高考)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292、翻译下面的句子(2008广东高考)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301、请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⑴、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⑷、 身死人手⑸、 威震四海之⑵、 便可白公姥⑶、 使快弹数曲⑹、 欲呼张良与俱去⑺、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311、B 2、平常人有一些小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1、请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1、D 2、B 1、B 2、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都被人弹劾⑴、(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⑵、(汝)便可白公姥⑶、使(之)快弹数曲⑷、身死(于)人手⑸、威震(于)四海⑹、欲呼张良与(之)俱去⑺、(阿房宫)五步(有)一(座)楼,十步(有)一(座)阁课堂练习答案32作业:1、 请就“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这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各举出两个例子2、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被动句:被兵势所逼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作业(含答案)33 刚才的发言,如刚才的发言,如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谢谢大家! 正谢谢大家!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