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由“邦联”到“联邦”——中国地市报业联合体发展战略观察.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127370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业论文由“邦联”到“联邦”中国地市报业联合体发展战略观察2014年6月25日由“邦联,,到“联邦,,—中国地市报业联合体发展战略观察长期以来,由于新闻体制的原因,作为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报业, 不仅在党报数量上占据了小国党报的80%,而且其报纸种类达到850种,几乎占 到全国报纸的半壁江山但在庞人的数量背后,却是与其数量不相称的报业实力, 基于行政分割造成的长期偏安一隅,报业体制的陈旧封闭,使地市报业不能有效 地利用资源,存在资源相对过剩、做大做强动力不够、产能不足、边际效益递减 等并生矛盾在报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更面临着大中城市综合传媒集团、大 型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冲击,可谓四而楚歌为应对挑战,地市报业在联合发展方 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各种联盟应运而生但这种松散型的组织并不能从根本上 改变地市报业被动挨打的局面随着各种要索的成熟,地市报业迫切需要从“邦 联”走向“联邦二地市报业“邦联”型联合体的试水所谓“邦联二即FI前全国部分地区出现的各种报业联盟,为松散组织,以 新闻资源共亨、广告经营合作、异地采访互助、报网互动平台建设等为主要FI的 联合体无公认的唯一市场和法律主体,对成员单位无破性约束,各报社在联盟框 架下各自为政。

      邦联,型联合体的出现,是现行体制下地市报业突破市场瓶颈,为应对竞 争,实现整体突围的一项尝试在内因上主要源于地市报业对资源及市场现状的 不满,在外因上主要源于对大型传媒集团市场割据策略及新媒体冲击的应对随着人型传媒集团跨地区、跨媒体战略的实施,地市报业处于一种夹缝中 求生存的境地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等地区表现界常明显在珠三角的东莞, 2002年《南方都市报》在完成广深两城战略布局成功运作《晶报》后,率先出 版东莞地方版,到H前为止,在东莞出地方版的还有《羊城晚报•东莞壹周》、《广 州H报冻莞新闻沢《新快报•汽车东莞》、《新快报•财富东莞》、《新快报•东莞买楼 王》、《南方日报•东莞观察》等与东莞类似,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佛山杂 志》出版,随后《羊城晚报•佛山壹周》、《广州口报冻莞新闻》、《新快报•今口佛 山》、《南方日报•佛山观察》、《南方都市报•佛山杂志》等广东几大报的佛山杂志 与佛山专刊也纷纷出笼而在位于小部地区的湖北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作为行 业老大,已四面出击,实行圈地政策其所办《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在武 汉稳扎稳打,《三峡晚报》主攻鄂西,《楚天快报》主攻鄂西北、《楚天时报》主 攻鄂东,并与荆州口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荆州晚报》主攻江汉。

      与地市报相比, 这些报纸有更雄厚的资金背景,有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有更强大的政策后盾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地市报新闻资源的贫乏和传播手段的落后也提出严 峻挑战以互联网和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传播手段上不断进步,导致读者分 化和媒体市场洗牌为应对这种变局,2003年9月,河北省11家地市报联合组建了国内第一 个区域性报业联盟2004年10月,《宁波日报》、《大连日报》、《尢锡日报》、《沈 阳H报》、《厦门日报》组成地市级城市综合类H报(党报)广告“五强联盟二 2007年1月22 0, 20家珠江流域地市平面媒体签署合作协议;7月,内蒙古7 家地市报实行跨地区合作,广东28家地市报纸电台、电视台实施新闻区域合作; 9月,苏鲁豫皖20家地市报成立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2008年3月,山东 15城市报社代表止式签署协议,成立齐鲁报业联盟与此同时,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联合亦有出现如2008年搜狐与15家报 纸结盟构建的“奥运媒体联盟二2009年31家报纸与搜狐联合推出的“纪念新 成立6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等这种松散型的联合体在一定时问内对于地市报业分亨新闻资源、实现广告 资源共同发掘、合作举办重大活动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内在约束机制 缺乏及联合体主体地位的缺位,导致其在市场运作上缺乏统一规划,内部成员单 位责、权、利不明,约束不够,使其最终成为行业性自律组织,无太多市场发展 战略上的实际意义。

      甚至有的地市报社同时参加了几个不同的报业联盟,i方而 说明了报业联盟的过多过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报业联盟尚未发展到足以影响地 市报业发展的成熟形态省域地市报联合发展的必然性H前,地市报业必然走向联合不仅是现实的考虑,也是战略的选择首先, 地市报业对与省级大型传媒集团合作的幻想正日益淡薄,竞争态势则日益强化 在市场竞争中由竞争走向竞合必须有相应的实力作支撑,否则内无主权、外无竞 争力一般来讲,大型报业传媒集团当前止在实施的市场扩张战略包括了“远交 近攻”、“因粮于敌雹“远交”是指引进外资参股经营领域,或与其他传媒集团相 互参股,改善资本结构、扩展融资渠道、壮大整体规模近攻"指的是在区域市 场内四面出击因粮于敌”则范围更加广泛,从人员到刊号资源,无一不包即 使不能据为已有,也要拿来我用,以时间换空间,一旦条件成熟,却还是以已为 主因此,对于与省域大型传媒集团合作经营的地市报社,短期内是获得了较好 效益,实际上是以金钱换空间,失去的是对市场的自主掌控其次,与省报集团的剑拔弩张不同,地市报之间却有着先天良好的合作基 因一•是相互无竞争,无利害冲突;二是合作有利于共同拓展市场空问,单个市 场内的叠加从规模上大体可以在省域空间内占据绝对优势,更有利于与登陆者抗 衡;三是资源丰富,合作更有利于优化资源,产生最大效益。

      如湖北省除省会城 市外,16个市州、直管市、林区等共有15家党报社,其旗下有10种晚报、1 种专业报、15家网站、2种期刊,共43个媒体,相互叠加正好覆盖媒体有效发 行范围但限于行政壁垒,H前最大的晚报发行量也仅有5万余份,广告经营额 最多的也仅3000余万元倘若利用一两种晚报打破H前发行范围并在各地实行 分版策略,其发行量至少可达到楚天都市系列报的水平,其广告经营额度更可呈 几何级数增长鼓励地市报业联合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并不是鼓励恶性竞争,而是促成报 业市场形成鲍鱼效应,从血形成更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阅读需求和防止价格垄 断的有效市场机制当然,这个选择权实际操控在地市报及地方党委手中,是拱 手让人而坐亨其成,还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地市报业自然会做出有益自身的 积极反应省域地市报联邦型联合体要素的成熟与基本框架H前,组建联邦型联合体的要索日益成熟,为地市报由“邦联"向“联邦,啲 过渡准备了必要条件一是持续深入的改革解决了联合体主体问题各地市党报在改革中将陆续 实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成立报业经营公司,这些经营公司可作为合格的投资主 体,成为联合集团公司的股东二是技术进步解决了平台问题日益进步的数字 化出版发行及经营管理技术,使集团公司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不再受办公场所的 制约,有效实现资源共亨。

      三是报业政策解决了集团公司培育问题根据国家现 行政策,资源越来越向规模较大的优势报业集团倾斜成立联合集团公司将获得 国家更多的政策、资金及重人项H发展上的支持四是不改变现行新闻体制各 地市党报作为投资主体,保持了在新闻宣传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独立性,其作为地 方党委、政府喉舌的地位并未改变,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主体并未改变,原有经 营范围也未受影响经过前文各种分析,此前的松散型邦联体制已经无法与大型传媒集团有效 抗衡,而组建联邦型联合体的要索又正日益成熟,因此省域内地市报联邦型联合 体已经具备实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总的原则上,以应对大型集团的分割包围 和新媒体的强劲挑战为H的地市报联合体,必须深入到产权层面,以资本为纽带, 以整合优化资源为H标,实行以共同主体为龙头,以相对独立的个体为投资受益 主体,以龙头带个体的发展策略,其组织结构及产詁形态、产业布局要服从服务 于地市报联合体整体发展战略建立一个主体由各地市报共同投资组建地市报联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负责有限公司旗下产业的运营,协调地市报产业布局,制定地市报统一的市 场解决方案联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由各地市报社派出的代表组成董事会、监事 会,聘用职业经理人,选任总编辑,组建编委会、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所运营媒 体的采编和经营,商讨制定利益分配及风险共担方案。

      创办一至两个面向全省的平面媒体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定1〜2 个相对弱势的地市晚报、都市报进行更名改版,使其转型为联合晩报或联合都市 报,成为联合集团的拳头产品,由集团负责运营,面向全省发行其利益分配方 案可参照业界成熟经验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数字报出版发行平台对各报社网站信息资源进行整 合,在各报社网站之外成立一个地市报数字报刊集成平台,由集团公司运营,探 讨科学的盈利模式,根本上改变各单位在数字出版收入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岀版发行报纸地方版不改变地市报布局现状,原有晚报变更为联合晚报、 都市报地方版,在本区域内随联合晚报、都市报发行无晚报的地市报社可仿照 广东经验,在木区域编辑出版联合晚报、都市报的地方专版重大产业布局的集体决策集体研究制定地市报发展重大产业布局,防止 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以期达到效益最大化、规模最大化、核心竞争力最大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地市报业联合体作为突破资源、市场瓶颈制约的重要手 段已成为地市报业振兴发展的自发性战略选择,与此同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及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在组织层面JL促进地市报联合体从松散联合向 有机联合过渡,随着其在政策、技术、主体、市场等要素上的成熟,中国地市报 业的“联邦吋代必将到来。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联合体的成立因建 立在产权层面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多层次沟通交流,以期最终达到共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