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镇江风俗饮食文化.pptx

18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102477223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15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饮食文化(上),从三怪谈起 肴肉 香醋 锅盖面 镇江点心与茶,目录,课程目标,了解镇江有哪些历史悠久的美食 从镇江的特色饮食中领略其中的民俗文化,从三怪谈起·肴肉,镇江有三怪:肴肉不当菜,香醋摆不坏,面锅里煮锅盖三怪享誉中外,均和饮食有关这一独特现象,有着优美的特点,肴肉就是水晶肴蹄,具有香酥鲜嫩的特点清朝初年即为镇江特产 传说肴肉制作是歪打正着古时镇江城里酒海街有对开酒店的夫妻,正月三十中饭后,女的为了二月二回娘家,上街买茶食,顺便买了一包做鞭炮用的硝,好给父亲做鞭炮女的先回家,把买的东西放在盐钵,去忙别的事了男的从外面买了四只猪前蹄,准备腌盐水蹄子他回家时天已晚,就把买的猪前蹄剁下来,用五香和盐腌了起来盐钵里的盐用光了,他没细看,误把硝包当盐,往蹄上一放过了两天,女的要回娘家,才知道硝腌了猪蹄虽然被硝腌的蹄子板扎发红,但不知能否食用,就用水泡硝,打算自家尝试从三怪谈起·肴肉,他俩煨了好长时间,再把肉捞到盘里装冷盘其香味引来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连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也不想去了,就要吃这肉女的说:“那是硝肉,不当菜的张果老说:“不当菜,我就搭茶嘛男的怕老人吃了冷肉要坏肚子,就放了点香醋和姜丝。

      谁知这肉又香又酥,又鲜又嫩,张果老一下吃掉十几块,还喝了三十三壶茶 夫妻俩悟出了道理,腌蹄子放点硝,才容易入昧从此,硝肉做出了名,因为好吃的肉叫佳肴,人们都称他为肴肉 到现在,镇江老百姓要是清早上馆子,还是泡壶茶,放碟姜丝,把肴肉蘸着香醋吃这样,“肴肉不当菜”直传到今天从三怪谈起·香醋,香醋也是镇江特产,数百年来,长盛不衰,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色存放时间越久,口味越香醇1909年参加南洋劝业会获金质奖,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1985年获国家和国际美食学会、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授予的金质奖章,被国内外誉为“醋中上品”,镇江亦被人戏称“醋坛子”我国人喜欢用醋,口味有南甜北咸、西辣东酸之说,醋味微酸,我国东部尤爱这一调味品,亦创造了吃醋这一特殊词语,被喻为在男女关系上产生的嫉妒情感 香醋摆不坏也有个传说据说杜康发明酒后,他的儿子黑塔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杜康、黑塔夫妻俩在镇江开小糟坊时,时常到江边挑龙窝水,挑了水造酒又养马从三怪谈起·香醋,一天中午,黑塔一口气喝了八九斤米酒,倒头便睡梦中见一老头笑眯眯地说:“黑塔,听说你造出了调味浆,你已造了廿一天,今日酉时就能喝了黑塔说:“那是酒糟里加龙窝水,不是什么调味浆。

      老头不客气地走向黑塔身旁的三只大釉缸突然一声惊雷,黑塔从梦中惊醒,觉得嘴干,看到被雷震破的釉缸流出香酸甜凉的黑水,喝了浑身舒适,就把梦中老头的话告诉杜康杜康如法炮制,果然造出酸甜可口的调味浆因为是廿一天酉时造成,故取名为醋 镇江被誉为中国醋城有人到镇江醋厂取经,问同样配方,为何外地造不好?醋厂技术人员指着门口的三官塘说:“这水通长江,连四海,是造醋的龙窝水想当初曹操带八十三万人马下江东,预先测试,这塘里的活水八十三万人马喝不完从三怪谈起·锅盖面,关于面锅里煮锅盖,这也是镇江一大特色香港有家电视台曾在山门口街小面店拍电视,向观众介绍这一怪镇江人面摊下面,小锅盖放在大锅之中,面在锅盖下煮沸,盛出来的汤面,配上佐料,香味扑鼻老人不嫌硬,年轻人不觉烂,真是恰到好处传说镇江有老夫妻两人,一日丈夫身体不适,胃口不开,妻子便为丈夫煮面条换换胃口她一人打水、烧灶、下面、配料,手忙脚乱之时竟把小锅上的锅盖放在大锅里,直到面条快熟时才发现丈夫吃了这面,连呼味香可口,三扒两扒就吃光了 镇江三怪,都是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为人们喜爱的饮食,故而经久不衰镇江菜肴属镇扬菜系,为中国九大菜系之一镇江是九省通衢和中国名城之一,品尝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商贾,对镇江菜肴情有独钟。

      从三怪谈起·菜肴的典故,在镇江菜肴中,除上述肴肉等冷盘外,颇具镇江特色的还有白汁鲴鱼、清蒸鲥鱼、糖醋刀鱼等鲴鱼扁而身青白色,春季为上市旺季,俗称菜花鲴;秋季肉昧最美,俗称菊花鲴该鱼肉多无刺,味赛河豚 鲥鱼是长江名贵品种每年春夏之交,鲥鱼从沿海回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季节性很准,故有时鱼之称以镇江焦山、大港江域产鲥鱼味道最美早在北宋年间,鲥鱼就被称为京口美味,其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鱼中之王刀鱼亦是江海回游鱼类每年初春,进入繁殖期的刀鱼自东海进入长江,溯江而上,焦山以东沿江刀鱼,举网可得清初诗人朱彝尊有“京口刀鱼尺半肥”的诗句刀鱼肉质细嫩,腴而不腻清明前的刀鱼刺软肉细,用油略炸,再以糖醋烹制,香酥可口,可连刺一道咀嚼人口,味道极佳从三怪谈起·菜肴的典故,配上一个质、养、味美的菜品,响亮、上口、易记的菜名,成为一个上等的品牌菜品,不仅具有品尝价值,而且利于商业推广起名如此重要,所以餐饮界常有人研究菜肴的命名,还有不少餐饮企业甚至挖空心思在名称上大做文章,特别是将历史文化名人及其典故运用到菜点的名称中,以勾起人们的联想和对文化名人的怀念这又是另一番情趣例如,东坡肘子、霸王别姬、贵妃鸡翅等,分别与苏轼、项羽、杨玉环这些人扯上关系,不但菜美汤鲜,而且也丰富了就餐宴会上的话题。

      又如,杜甫的《绝句》文学“套餐”,韭菜炒两个鸡蛋曰“两个黄鹂鸣翠柳”,蛋白切成长条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煮几方豆腐成“窗含西岭千秋雪”,汤上浮几片蛋壳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些美丽的文学菜名,确实构思独特,十分美妙从三怪谈起·菜肴的典故,而镇江有许多菜肴,传说却都是御批的,因而名气颇响,十分有趣连民间简易之菜烧豆腐、炒菠菜、麻酱油汤亦很出名传说清朝皇帝乾隆微服到镇江善政里私访,肚子饿了,在一农妇家吃饭他认此女为干女儿农妇为他做了大葱拌豆腐、炒菠菜和麻酱油汤乾隆吃得津津有味,回京后,让御厨做“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神仙汤”(意上述菜、汤)御厨不知如何做法后来,农妇的丈夫犯事被关押她到京城找乾隆乾隆让干女儿做“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神仙汤”招待大臣,并为干女婿开释,又为其在原址建驸马庄这事传入社会后,驸马庄(善政里)及其御批的这一农家菜也就闻名天下了从三怪谈起·菜肴的典故,御批的“天下第一响”进入镇江菜馆这道油炸锅巴,是清朝康熙御封的传说康熙在镇江南郊私访,饥饿难忍,到一农妇家寻点吃的农妇家已吃过了午饭后,只剩下几块黑锅巴她将锅内放了一些油,待油沸,将锅巴往里一扔,只听嚓啦一声响后,妇人随手将一些剩菜汤倒入。

      饥不择食的康熙吃后赞赏不已,一时兴发,将此菜题名“天下第一响” 简言之,菜名之美,自古以来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如何去巧妙地利用,把饮食美带给广大顾客,这是一个艺术问题,也是值得业界探讨的事情菜肴的命名并非随心所欲,一是要名副其实,二是要引人食欲,三是要雅致得体,四是要耐人寻味镇江这几则普通菜肴的命名,是值得借鉴的镇江点心与茶,《辞海》“点心”词条称“饥时略进食物”,“糕饼之类的小食亦称点心”点心的起源来自镇江,原意是点点心意南宋初年,金兀术带了30万金兵直奔京口京口守将韩世忠是位勇猛善战的名将,他的夫人梁红玉,人称巾帼英雄,足智多谋闻知金兵侵扰,夫妻俩一计议,设了个诱敌深人、伏击围攻之计金兀术率领将士迎战诱敌,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击鼓助阵鼓声是信号,金兀术溜到哪里,宋军就追到哪里宋军听到鼓声,士气大振,越战越猛金兵听到鼓声,丧魂落魄,胆颤心惊,结果金兀术和他的兵马被诱困到金山鲇鱼套将士奋勇,梁红玉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镇江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点点心意之食物后来就被人们称为点心 与点心齐名的当属镇江小吃它们是人们的副食品,节令必备,如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大冬,因“岁元”、“元月月圆”、“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团团圆圆。

      生日、春节、重阳日,因“添寿”、“升高”(未婚属孩子,婚后为大人)、“登高”,人人要吃糕,以图高升、高寿镇江点心与茶,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风景优美茅山茶,清香味醇,远近闻名金山西侧的中泠泉,泉眼通长江,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唐朝名士刘伯刍品尝了全国各地沏茶的水质后,鉴定中泠泉为天下第一泉,丹阳观音山玉乳泉为天下第四泉 镇江茶肆即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处都有,大致可分为荤茶肆、清茶肆和书茶肆三类 荤茶肆既卖茶水,又卖点心菜肴,如位于小巷深处的宴春酒楼处、在市中心大市口的同兴楼、金山公园的佛印斋等早餐茶点,一是水晶肴蹄,二是蟹黄汤包这水晶肴蹄,即上面所述镇江三怪之一,不当菜的肴肉肴肉皮色洁白,光泽晶莹,卤冻透明,具有香、酥、鲜、嫩四大特点蟹黄汤包,以皮薄、汤多、馅饱、味鲜而著称食用时,将汤包、肴肉佐以镇江香醋、姜丝,食后更感芳香鲜润,风味浓郁镇江点心与茶,清嘉庆时,林兰痴有诗,陈述蟹黄汤包: “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 到了下午,中晚饭之间,不喜荤食的茶客又聚到“九如”等清真菜馆,品尝什锦包子、草鞋底(即烧饼)等点心老人们到茶馆消磨时光,拉拉山海经年青人有时也到茶馆小聚聚,边喝香茶,品名点,边谈心,商量事情。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赛珍珠,青少年时期在镇江生活了十八年,她说就喜欢吃镇江的黑桥烧饼黑桥一带烧饼,与“九如”草鞋底制作方法、口味都差不多,可携带,可在路上边走边吃 第二种是清茶肆,店里仅卖茶水,供应各种糖果蜜饯和瓜子炒货,主要是让人们在此会友交际,娱玩消闲 上午的茶客多为悠闲的老人、闲杂人士,下午则换上谈生意的、评事理的、会亲友的,也有品茶议事的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畅饮中泠泉水,有诗道: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镇江点心与茶,在这样的茶肆,如客人有吃点心的需要,老板会派人外买送上茶肆外往往设有点心摊,供应生煎馒头、烧卖、汤面、水饺、馄饨、大饼、油条等点心,茶馆内也不乏叫卖这家茶肆没有的茴香豆腐干、五香茶叶蛋等小吃的小贩有的老茶客甚至将茶肆作为象棋棋会等 第三种是书茶肆,将清茶肆下午用来说书、表演扬州评话,但茶肆旧习仍然袭用,如票房收入仍叫茶资,书场既为茶客泡茶,也供应糖果、花牛、瓜子 镇江人喜喝绿茶,对苏州碧螺春、杭州龙井情有独钟,农家则有新的解暑解渴的吃茶方法:如夏天泡制晒干后在锅里炒至焦黄,存储而成的“大麦棵”和“新蚕豆壳”镇江点心与茶,镇江有定亲一俗,男方定亲所送礼品中,除糕点、百果、莲子、百合等食品外,必有一包茶叶作为子女的受聘之礼。

      这包茶叶的取意是“从一而终,绝不移志” 据说,茶树的栽植很有规矩明朝郎瑛《七修类稿》说:“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因此,镇江人把定亲又叫做“下茶”谚说“女不吃二家茶”,来源于此镇江人家遇有喜事,如招待媒人、新婿上门、迎接嫁妆、茶轿进门等,还有吃“三道茶”的礼俗,“第一道‘高(糕)果’,献而不食二道,或莲子,或燕窝;三道,或龙井,或霍山;皆食现代人也有三道茶习俗,不过三道茶改成了三朝(音读早)茶,即枣子、圆子、莲子三道变成了一道谢谢观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