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村镇茅村粮库仓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38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 茅村粮库仓房建设项目茅村粮库仓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徐州市铜山区粮食局徐州市铜山区粮食局 编制日期:2014 年 5 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茅村粮库仓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徐州市铜山区粮食局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人通讯地址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粮管所联系联系-邮政编码邮政编码221135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铜山区茅村镇茅村村立项审批部立项审批部 门门徐州市铜山区发展 改革与经济委员会批准文号批准文号徐铜发改经济投审 【2014】37 号 建设性质建设性质迁建√行业类别行业类别 及代码及代码谷物仓储(G5911)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3333绿化面积绿化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1000总投资总投资 (万元)(万元)840其中环保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投资(万元)8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总投资比例0.95%评价经费评价经费 (万人民币)(万人民币)/预计投预计投 产日期产日期2014 年 10 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原辅材料:本项目为仓储业,属非生产性活动,无需原辅材料。
熏蒸药剂:磷化铝,年用量17kg表表 1-11-1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理化特性燃烧爆炸性毒性毒理磷化铝AlP57.95浅黄色或灰绿色粉末,无味,易潮解,沸 点:升华,熔 点:>1000℃,溶解性: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密 度:相对密度(水=1)2.85(1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0(遇湿 易燃物品),40(有 毒品易燃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对人畜高毒急性毒性:LD5020mg/kg(人经口);危险特性:现酸或水和潮气时,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剧毒的自燃的磷化氢气体,当温度超过60℃时会立即在空气中自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产-3-物:磷烷运营期仓储产品为粮食(小麦 ) ,迁建后仓房储存规模 1.2 万吨主要设备:表表 1-21-2 项目主要设备清单项目主要设备清单数量(台) 序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 (型号)迁建前新增迁建后备注1输送机12t/h4042扒谷机15kw1013抽风机40kw404使用原有设备 (不新增设备)水及能源消耗量水及能源消耗量名名 称称消耗量消耗量名名 称称消耗量消耗量水(吨/年)420.8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2 万燃气(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他/废水(工业废水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排水量及排放去向:废水排水量(t/a)排放口名称排放去向及尾水去向生活污水204/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使用情况: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使用情况:无。
工程规模和内容(不够时可附另页)工程规模和内容(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背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打破了粮食垄断经营的格局,财政彻底“断奶”已经把粮食经营企业完全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的经营体制的变革,正是-4-给有准备的粮食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因此徐州市铜山区粮食局经过认真研究和市场调查,决定在铜山区茅村镇茅村村建设茅村粮库仓房项目项目不新增设备项目名称:茅村粮库仓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徐州市铜山区粮食局建设地点:铜山区茅村镇茅村村建设性质:迁建项目总投资和环保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 84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8 万元,占总投资的 0.95%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下表表表 1-31-3 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设计能力序号工程名称(车间、生产装置或生产线)产品名称及规格迁建前迁建后增量年运行时数1粮库储存小麦 粮仓建筑面积约1900m2,储存规模约 0.75 万吨粮仓建筑面积2667m2,储存规模 1.2 万吨0.45万吨960h表表 1-41-4 公用及辅助工程公用及辅助工程类别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贮运工程粮仓2667m2汽车运输给水1.7t/d市政供水管网排水1.36t/d清污分流供电2 万kWh/a区域供电电网废水处理1.36t/d化粪池生活垃圾1.02t/a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固废处理熏蒸药剂残渣0.0119t/a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绿化面积100030%公用工程消防/室外设消防栓、消防泵项目所在地块情况,厂区平面布置情况:该项目位于铜山区茅村镇茅村村,地块属-5-工业用地。
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 1,厂区周围 300m 现状图见附图 2,项目厂区平面图见附图 3职工人数;项目原有职工 17 人,迁建后不新增员工工作制度:年工作日 120 天、每日一班,每班工作 8 小时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1、现有污染情况、现有污染情况原粮管所建于 1996 年,没有环保手续现在迁建至铜山区茅村镇茅村村项目原有工程排污情况为:(1)废气现有工程粮食在进出粮运输、输送过程中会有粉尘少量产生,由于仓库较陈旧且密封性不好,此部分粉尘以无组织形式排放,排放量约为 0.08t/a2)废水现有工程所排废水为生活污水,无工艺废水排放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 163.2m3,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3)固废现有工程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员工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 1.02t/a;熏蒸药剂残渣 0.0074t/a4)噪声现有工程无较强较大的噪声源2 2、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项目的生活污水仅经化粪池处理就直接外排;现有工程熏蒸产生的药剂废渣未按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熏蒸产生的药剂废渣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6--7-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项目位于铜山区茅村镇茅村村,东侧为空地、南侧为农田排水沟、西侧为水沟、北侧为道路详见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2 项目 300m 范围内环境状况示意图1、地理位置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陇兰经济区同沿海开放区结合点上,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距离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等省会城市均300 公里左右2、气象铜山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3、地貌铜山区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存在少数丘岗,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拔一般在 100-200 米左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 1/7000//1/8000,海拔一般在 30-50 米之间4、水文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 5 座,小型水库 84 座,总库容 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8-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5、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区域为农业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物,饲养家畜及水面养殖,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该地区基本为人工生态环境为主该地区动物有黄鼠狼、蛇、鱼、虾等,植物除农作物外,主要有柳树、杨树等地段性植被区内无自然保护区,也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9-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通要冲,环抱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历代军事、商业必争之地。
行政上隶属徐州市,在徐州市所辖六县市中,经济最为发达古称“大彭氏国” ,迄今已有 5000 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历史积淀沉雄,文化底蕴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具有“汉代三绝”之称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彰显两汉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汉画像石堪称古代艺术瑰宝,与南京六朝石刻、徐州明清园林齐名,并称“江苏三宝” 铜山区总面积 1877.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09.37 千公顷,总人口 120.5 万,辖20 个镇一个农场、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 年完成 GDP463 亿元、同比增长14.6%,位居全省第 11 位;实现财政总收入 68 亿元、增长 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4 亿元、增长 40%,居全省第 14 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98 亿元、增长 24.1%,居全省第 11 位;城镇固定资产 261.5 亿元、增长 23.8%,居全省第 6 位;工业用电量29.39 亿千瓦时,居全省第 11 位连续两年荣获徐州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第一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继续领跑苏北,全面争先进位,实现“总量进苏南,均量进苏中,综合实力江北前 5 强、江苏 15 强”的历史性跨越,在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今年上半年我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80 亿元、增长 14%,实现财政总收入41.38 亿元、增长 31.7%,一般预算收入 18.29 亿元、增长 40.9%铜山区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铜山,古有“五省通衢”之誉,今有“五通汇流”之便公路,铜山的高速公路和国道网络密度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是一流的,境内现有高速公路 4 条:霍连(霍尔果斯—连云港) 、京福(北京—福州) 、京沪(北京—上海) 、徐宿宁(徐州—宿迁—南京) ,高速公路出入口 8 个国道 4 条:104(北京—福州) 、206(烟台—汕头) 、310(连云港—天水) 、311(徐州—西峡) 铁路,徐州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徐州火车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列车编组站,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铜山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