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向加密机设计原理.ppt
17页纵向加密装置原理培训教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纵向加密装置设计目的设计目标 为了保证能够实现《二次系统总体方案》中要求的安全防护功能,满足二次系 统安全防护要求,为国家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的纵向数据传输提供保密性和完整 性保障,并且能够保证和其他厂家的装置之间实现互连互通,以及装置的安全 性与可管理性 设计原则 整个系统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采用了分布式管理的思想,对系统中的装置实施 分布式的管理,装置之间采用公开密钥体制进行相互间身份认证,防止身份假 冒,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安全性:即装置自身和装置所能提供的各项功能要有足够的安全性 •实用性:整个设计过程中本着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原则,以设计合格的产品 为指导思想装置能够适应多种网络环境和网络业务,能够适应比较恶劣的工 作环境和长时间运行的要求 •易用性:在管理上尽量减少对用户的要求和工作量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 扩展性好,便于系统升级,能够适应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 •高性能:设备在加强电力调度系统的业务安全的同时,不能影响系统业务自身 的处理 装置设计原理•装置保护网络中的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并对网络访问 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
•装置把整个用户网络划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对从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通信首先,装置对外部用户的身 份进行验证,这个验证基于数据包的IP地址;然后,根据配置 的安全策略,丢弃没有通过身份认证的数据包,解密通信对方 进行了安全保护的数据包(加密、认证);最后,对通过安全 处理的数据包转发给内部网络 •对于从内部网络到外部网络的通信,装置检查内部用户是否有 权限访问外部网络,如果没有权限,禁止其通信对于有权限 的用户,对网络通信进行安全保护(加密、认证),并通过外 部网络转发通信对方 •装置对访问自身的通信进行非常严格的保护,只有持有管理中 心发出的IC卡(代表管理员身份)才能访问装置,并对系统进 行安全策略、安全设置等操作 装置体系设计 系统主要的功能性模块由主处理模块、密钥协商模块、加 密报文模块、IP报文过滤模块、安全管理模块、双机备 份模块、设备监控模块等七大部分组成,系统主要功能 模块结构如下图所示•主处理模块功能 主处理模块是装置的核心处理部分它负责数据包的过滤、安全规则匹配 、数据包加解密、数据包封装、网络数据包接收和发送、内存管理、文件 系统管理等功能 •密钥协商模块功能 密钥协商模块主要负责装置之间数据密钥的协商,其过程包括:1)装置 身份认证部分;2)会话密钥交换部分。
并且支持双机备份工作模式下的 密钥协商 •加密报文模块功能 加密报文模块在处理数据包时,采用特定协议号进行封包处理,除了对原有 的数据包进行加密,还要在原数据包前面根据隧道封装一个新IP头 •IP报文过滤模块功能 装置利用IP报文过滤来实现安全策略的目地 装置对进出系统的所有数据包实施基于安全策略的检查,数据包的过滤检 查有入、转发和出三次检查根据安全规则的设置,对通过的IP数据包的 协议类型、协议选项、源/目的地址、源/目的端口等过滤条件判断,并做 相应的处理处理种类包括对数据包的允许、丢弃、加/解密三项所有处 理均在操作系统内核层进行 主要模块功能介绍• 安全管理模块功能 安全管理包括本地管理与远程管理 • 本地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设备初始化、设备配置(包括管理员 认证、证书导入、IP地址配置、各种规则添加等),为用户 提供一个可视化的串口管理界面,能够让用户直观的配置装 置 • 远程管理模块主要接受管理中心的远程查询和管理(包括日 志查询、规则查询、设备状态查询、隧道管理、规则管理等 ),对处理结果进行加密并返回给管理中心 • 双机备份模块功能 双机备份模块实现了装置双机备份功能,通过装置及其相关 网络设备的冗余,增强网络接入环节的可靠性。
• 设备监控模块功能 状态监控模块主要负责监控装置内部各个进程的运行状况和 加密卡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立刻示警装置密码设计 •密码算法设计 装置使用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算法、散列算法等密码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使用的SSX06密码芯片,分组长度为128位,密钥长度 为128位,主要用于保护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加密它设计成专用的硬件加密卡,算法只能在 卡中完成数据加解密操作,它不会以任何形式存在于装置的内存中或其它可读写的存储介质 上 非对称算法用于数字签名和数字信封,采用标准RSA算法,密钥长度为1024位 散列算法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标准MD5算法 •密钥管理设计 装置使用的密钥包括:设备密钥、会话密钥、通信密钥 为了提高密钥产生质量,降低密钥风险,装置采用了专用的硬件随机数生成器WNG-4物理噪 声源芯片 设备密钥为非对称密钥,配置在装置和装置管理系统中,用于设备的认证与会话密钥的协 商设备密钥由装置产生,其私钥保存在装置内,公钥经调度数字证书服务系统签名,以数 字证书的方式发布 会话密钥为对称密钥,用于装置之间的通信数据加密,会话密钥由设备在建立安全通道时 动态协商产生,拆除通道时失效;安全通道一旦建立以后,会话密钥主要有以下产生方式:1 )人工协商:由管理员通过管理界面提供的密钥协商功能进行操作;2)自动协商:密钥协商 程序根据设置的协商时间定时自动协商,缺省为24个小时,用户可以通过管理界面修改;3) 开机协商:加密认证装置在启动时,初始化完所有的配置参数时自动启动密钥协商功能。
通信密钥为对称密钥,用于装置管理系统与设备之间管理数据通信加密,通信密钥一次一 密,通过数字信封随管理报文传输到每个与之连接的设备 • 认证安全设计 装置建立起以非对称密钥技术为基础的认证体系,认证操作方面 包括:装置认证安全、管理员认证安全、管理中心认证安全等 u 装置认证安全 装置之间建立安全隧道的过程中,会利用各自的私钥进行签名, 并在另一台装置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方能建立安全连接,从而 保证通信双方身份有效性 u 管理员认证安全 在对装置进行操作时,会进行操作员、操作员卡和装置之间的人 、机、卡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取得对设备的操作许可,从而保 证本地管理员身份有效性 u 管理中心认证安全 管理中心在对装置进行远程管理时,管理中心会发出有自己签名 的数据包,该数据包还包括一份由装置证书加密的数字信封,信 封内是通信密钥装置接收到该包后,一方面利用管理中心的证 书验证中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私钥打开数字信封获 取密钥这样就有效保证了管理中心与装置的身份有效性目的:通过密钥协商生成会话密钥为对称密钥,用于装置之间的通信数据加密,会话密钥由设备在建立安全通道时动态协商产生,拆除通道时失效; 密钥协商方式:•人工协商:由管理员通过管理界面提供的密钥协商功能进行操作;•自动协商:密钥协商程序根据设置的协商时间定时自动协商,缺省 为24个小时或者100000个数据包,用户可以通过管理界面修改。
•开机协商:加密认证装置在启动时,初始化完所有的配置参数时自动启动密钥协商功能 密钥协商设计密钥协商设计 密钥协商过程状态密钥协商过程状态– 初始状态,INIT纵向加密装置刚启动时,处于该状态– 已发出协商请求状态,REQU_SENT该状态表示装置已经向对方发出 协商请求包– 已发出响应包状态,RESP_SENT该状态表示装置已经收到对方的请 求包,并已向其发出响应包– 密钥协商成功状态,OPENED会话密钥协商完成,装置进入正常加密 通讯状态INITREQU_SENTRESP_SENTOPENED会话密钥协商具体过程会话密钥协商具体过程 密钥更新实现过程密钥更新实现过程• 为了保障电力监控数据和电力调度数据在网络上传输 的安全,重要信息不会被窃取和监听,保障调度通信 中心内部局域网网络结构以及内网主机地址不会在外 网被泄漏,加密认证装置在处理数据包时除了用国密 办批准的专用加密算法对原有的数据包进行加密,还 要在原有的数据包前面根据隧道封装一个新的IP头, 新IP头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均是隧道的起始地址和终 止地址,新IP头中的协议号改为为50(ESP);为了 提高加密强度,增强密文抗攻击能力,通过变换IV来 实现一包一密,在每个数据包的old IP Header和new IP Header之间填充4个字节的IV,加密认证装置在加 解密数据之前首先利用MD5算法将IV扩充成16个字节 ,作为加密初始向量。
通信数据安全处理 • 包格式如下:装置启动流程装置网络处理流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