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季度全市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9.docx
9页海宁市1-3季度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按照“比学赶超”三年行动计划的序时要 求,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 立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 级,通过狠抓三产招商、培育消费需求、推进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 传统服务业的提质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加速成长,实现了全市第三产 业平稳较好、逆势增长的发展局面一、服务业运行基本情况1-3季度,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9.19亿元,同比增长13.3%, 三产增速分别快于全市GD甘曾速和第二产业增速4和5.8个百分点, 比重占到GDP总量的35.3%三产地税收入达到6.7亿元,服务业的 稳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服务业主要行业运行平稳有序1. 商贸流通持续保持高位 受扩大内需政策等因素激发,前三 季度,我市居民消费增长较快,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3 亿元,同比增长15.5%,总量和增速均居嘉兴各县市前列消费热点 培育成为活跃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休闲购物节、车博会、汽车巡展、 团购节等节会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假日经济空前火爆,国庆期间,市区主要商场销售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车市延续热销势头,零售额同比 增长49.2%,丰田、另U克等4S店8、9月份月销均过百辆,直逼嘉兴 本级店。
市场交易额经历前三季度同比下降后 (前第三季度市场交易额83.43亿元,同比下降2.3%),节日期间出现反弹,其中皮革城国 庆期间共接待顾客22.1万人次,同比增长47.3%以上,创下历史新 高,累计前三季度实现零售31.91亿元,同比增长14.4%2. 旅游行业市场热点不断 今年以来,我市旅游不断强化产品 包装和品牌宣传,创新融合节会经济、文体产业和时势机遇等元素,借助春季文化旅游节、皮革城时尚购物节、世博体验游、日食天文游、 轮滑世锦赛以及各镇特色节会等专题活动, 不断挖掘旅游热点加大市场推介力度,年初面向长三角地区发放 20万份、优惠额度达2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赴南京、宁波等长三角旅游市场重点城市造势, 进一步打响海宁旅游知名度,推动客源的持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含 国庆黄金周),全市接待国内游客467.15,同比增长约21%其中黄 金周期间,接待游客达111.8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4亿元,比去 年同期分别增长238.94%^H 240.98%同时,约有19万游客在海宁过 夜逗留,同比上涨近2倍3. 房地产业不断升温显热 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业累计完成 投资11.95亿元,施工面积224.1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 22.7% 和8.5%。
虽然出现投资回落,但房地产销售势头不断上涨,1至3季 度,全市各类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 57.58万平方米,增长51.9%,其 中住宅销售面积47.58万平方米,增长71.6%国庆假日落幕的第六 届房地产博览会,参会居民达到2.5万人次,达成意向预订2547套, 现场成交127套,集中显示了我市楼市的升温见热4. 金融行业运行稳中见强前三季度,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继续快速增长,分别达 487.05亿元和347.20亿元,增长31.3%^H 29.4%受收入预期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达254.51亿元,增长30.0%,储蓄意愿较为强烈金融服 务业发展氛围日趋浓厚,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陆续登陆我市,兴业、 招商等多家商业银行进驻意愿强烈, 宏达小额贷款公司运作良好城 南金融中心8月中旬正是启动建设,目前已有9家金融机构签订进驻 协议,我市现代金融服务板块正在加速成型二)服务业项目投资建设推进有力1. 三产投资保持强劲增势 今年以来,我市政府性项目和经营 服务业项目建设并举推动,三产投资势头不减,前三季度,累计完 成限额以上三产投资47.77亿元,同比增长50.0%,增速高于限额以 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个百分点。
三产投资占到限额以上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1.1%,同比提高了 7.6%三产投资已成为我 市扩大内需、优化投资结构、积聚三产发展潜力的重要突破口,在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2.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目前,全市36项市级重点服务业项 目进展有序,一批高档三产渐成现实图景皮革城扩建三期、经编产 业促进中心、广隆财富中心、沃尔玛购物广场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新开工百汇海隆二期、奥特莱斯、城南高星级查氏酒店、市科创中心、 金融中心等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连杭物流一期、皮 革城四期计划于年内实施;累计总投资约 7.1亿元的百汇海隆一期、 康华医院、海洲文化综合楼、二手车交易市场、杭东农副产品物流中 心和中国家纺城三期等7个项目建成运营三)服务业发展政策导向不断突出1. 出台政策运用政府有形之手,强化政策的鼓励引导作用,增强三产发展的内生活力进一步修订了关于促进海宁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出台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的政 策意见,突出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1-8月份,我市通过主辅分离模式,已成功分离组建商贸、物流运输、建筑安装、科技服 务等生产服务企业18家,预计2009年度将产生营业收入9000万 元,新增地方财政290万元,为我市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和生产服务 业增量增值开创了新路。
2. 制定规划当前,我市皮革、经编两大支柱产业仍呈同比下降态势,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提升和价值链延伸来扩大附加值空间 9月27日,我市皮革产业提升规划及行动计划获得通过,成为全省 21个产业集群中首个编制并获通过的产业提升规划 8月29日和9月5日,经编产业也分别公布了经编产业园“十一五”产业调整提升规划 和经编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前者将致力于把我市经编产业 园打造成为具有产品先进、技术领先、信息广泛、产业交易全面集中的“世界经编之都”,后者是全国首个产业园区配套生产服务业发 展规划,为经编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3. 兑现奖励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营造我市服 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对生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民生服务业、行业协会等企业单位兑现 2008年度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补助奖励,共有20个项目符合政策条款,补助奖励资金共 计494.74万元二、当前服务业运行特点分析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仍实现了平稳较好的 发展成绩,增长速度领跑全市经济,发展亮点得到不断展现,成为全 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一) 节会赛事成为激活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我市的节会赛事活动在商贸、旅游、房地产、文体等 领域全面开花,不断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我市传统盛会一一 “一节”的同时开幕,更是书写了海宁办节史上的最大能级,成 为引爆假日消费热点、拓展市场份额、拉动三产发展的重要引擎借 助于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第十六届海宁〃中国皮 革博览会、2009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博览会、2009世界速度轮滑 锦标赛、第二届海宁国际轮滑用品博览会、 第五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 暨2009中国商品市场投资博览会、第二届海宁(中国)太阳能产业 博览会等顶级节会赛事平台,海宁荣获了 “全国轮滑城市”称号,观 潮节被授予“中国最佳旅游节庆活动品牌”,许村镇获得“省级区域 科创服务中心”牌匾,海宁中国皮革城成为“中国浙商行业龙头市场” < 种种殊荣,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夯实我市产业区域 品牌、抬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供了更加雄厚的背景资源二) 产业创意成为突围生产服务的璀璨亮点1. 节会平台让产业创意集中爆破 我市的“一节”是与产业结合度最为紧密的地方盛会,已经成为我市打造皮革、家纺产业创 意设计研发高地的战略最前沿随着各种高规格的流行趋势发布会、 时尚周、设计大赛和创新企业评选活动密集举办以及各地产业专家、 客商和设计师的云集,海宁将借助节会平台,进一步巩固在皮革、家 纺产业上的时尚源头地位,不断提升对时尚附加值的发掘、 运筹和弘 扬能力,成为各地皮革、家纺企业汇聚展示的最优平台。
2. 楼宇经济为产业创意搭建载体 随着皮革城总部商务区、经编产业促进中心、家纺布艺一条街、广隆财富中心等新型商务楼宇的 陆续封顶竣工,我市楼宇经济进入了培育、运行的实质阶段,一大批 创意设计、科技研发企业将得到更具规模、更加整合的发展空间如 皮革城总部商务区,将按照国际品牌风尚中心予以打造, 大规模引进 集聚国内外著名皮装品牌和优秀产品设计师, 皮革城将借势从交易型 向创新研发型提质升级,成为我市高层次生产服务业的重点供应 区此外,经编产业促进中心的落成,也为经编产业创意基地、设计 大赛等产业创意活动回归创造了条件3 .生产企业的产业创意氛围增强 随着生产服务业发展共识的形成、主辅分离工作的推进以及商务楼宇载体的不断丰富,制造业 企业的产品创意设计意识得到极大的推动和提升, 特别是皮革、家纺等企业致力于突围贴牌生产,打造属于白己的品牌文化,以优秀、时 尚的设计增加产品附加值,建立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竞争力 当前,进驻商务楼宇已经成为企业的抢先行动, 皮革城总部商务区首 期租售第一天就被订购一半,目前已租售一空;经编总部大厦国庆后 将有100余家企业率先进驻三)借力发展成为谋求服务业成长的重要渠道1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招商引资是突破我市三产投资规模和结 构优化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突出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着 力包装推出了以现代商贸、物流配送、楼宇经济、休闲旅游为代表的 现代服务业项目共计29项,总投资达60亿元积极开展有针对的外 出招商,紧盯珠三角等产业资本转移的热点地区,主动加强与杭州、 宁波等省内重点城市客商的沟通联系,组织举办了宁波物流业专题招 商活动,参加了嘉兴服务业项目(香港)招商推介会和第三届中国国 际物流科技博览会1至3季度,成功引进农发区高星级酒店、连杭 物流、华润万家、好立方农村便利店等项目,促进了我市服务业借势 快速发展2.对接世博如火如荼把接轨上海、融入世博作为加快推进“长三角文化旅游名市”建设的重要机遇和平台我市将2009年定为“世 博宣传营销年”,世博主题成为观潮节的新亮点,成功举办了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海宁宣传周、“携手合作〃共赢世博”长三角区域旅游 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培育推出面向上海的名人寻踪之旅、 文化修学 之旅等系列旅游产品,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溢出效应,促进我市旅游业 的加快发展同时,积极拓展境外市场,首次赴台湾参加了 “ 2009台北两岸观光博览会”,推进两岸旅游双向交流与合作。
3. 引进管理提升三产创新思维,服务业引进注重实体与虚拟 结合、硬件与软件兼顾、资金与管理并举成功引进锦江国际酒店管 理有限公司入驻我市,首次委托专业经营管理团队来运作我市高档宾 馆,开创了我市酒店业管理引进的新模式, 为提升海宁酒店业整体水 平和实现传统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三、对下阶段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在工业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回落的情况下, 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当前,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总体向好、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服务业整 体发展也有望进一步实现稳中见好、见快一)以生产服务为重点,推进我市服务业转型升级生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 我市具备良好的产业基 础,同时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机遇, 迫切需要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再提上一个层次 但当前,我市生产服务业发展整体仍处于引进、培育的初级阶段,特别是现代物流、 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尚未真正渗透到工业价值 链的各个环节中去,难以发挥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