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盐都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戊戌变法课件新人教版.ppt
14页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名词解释:公车上书 维新派的活动有哪些? 戊戌变法的时间、内容、性质、结果、 意义是什么?,,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出处《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 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时间,地点,代表,目的,结果,1895年春,北京,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失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语出:《诗·大雅·文王》:“ 周 虽旧邦,其命维新 毛传:“乃新在 文王 也 陈奂 传疏:“维,犹乃也;维新,乃新也……言 周 至 文王 而始新之。
后因称改变旧法推行新政为维新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维新,维新派的活动,组织强学会维新政治团体的形成,戊戌变法,“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898.6.11-1898.9.21,百日维新主要内容,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字广厦,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谭嗣同故居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光绪帝没有实权 脱离了群众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换我了,维新变法运动大事年表,1895年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 运动的序幕 1895年 康、梁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 政治团体成立 1898年6月 光绪帝发布变法令, 百日维新开始 1898年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戊戌变法失败,课堂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