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翔宇2015052900美国电视综艺节目所折射出的美国文化.doc
8页本科课程论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论美国电视综艺节目与美国本土文化 ——电视节目《周六夜现场》中美国本土文化 的传播课 程 名 称: 广播电视发展史 课 程 类 别: 必修 学 生 姓 名: 丁翔宇 学 号: 2015052900 学 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学 系: 广播电视学 专 业: 广播电视学 任 课 教 师: 邱一江 教 师 单 位: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6年 12 月 22 日美国电视综艺节目与美国本土文化 ——论电视节目《周六夜现场》中美国本土文化的传播摘要: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综艺节目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这么多年来能够凭借本身的娱乐性保持经久不衰的地位,其背后一定承载着深厚的美国本土文化以及美国精神内涵。
《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缩写SNL,又称周末夜现场)是美国一档于周六深夜时段直播的喜剧小品类综艺节目,这档播出超过三十余年的电视节目,截至2016年5月21日第41季完结日已播出808集,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之一作为美国文化的传播媒介,这档节目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本土文化三十年来的变迁与发展关键词:美国广播电视;综艺节目;折射;本土文化;一、美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概述 1.1美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概述 从1945年到1952年,是美国广播转型的时期四十年代后期,NBC、CBS、ABC三家广播电视公司都将关注重心和扶植重点从广播转向电视,纷纷将最好的节目、出色的主持人和大部分资金转移到电视,到1952年,美国电视广播体系已包括了后来节目的一切要素为了吸引观众从而吸引广告,电视台大量发展戏剧娱乐节目NBC和CBS从广播开办娱乐节目大获其利的经验中得到启示,决定网罗娱乐界明星,将他们的表演引入电视于是,电视综艺节目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在60年代-70年代,综艺节目达到了顶峰调查研究发现,除了体育节目之外,综艺节目几乎垄断了电视网的黄金时间从六十年代至今,也衍生出了各种各样大众喜闻所乐见的综艺节目形式。
包括晚会型综艺、访谈型综艺、真人秀型综艺、益智博彩型综艺等等 1.2美国电视综艺节目与美国本土文化的关系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综艺节目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这么多年来能够凭借本身的娱乐性保持经久不衰的地位,其背后一定承载着深厚的美国本土文化以及美国精神内涵2、 以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作为研究主体所具有的代表性2.1节目综述 《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缩写SNL,又称周末夜现场)是美国一档于周六深夜时段直播的喜剧小品类综艺节目,由洛恩迈克尔斯创立,为迪克埃伯索尔所继承发展节目以纽约市为拍摄地,于1975年10月11日起在全国广播公司(NBC)首播,截至2016年5月21日第41季完结日已播出808集,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之一 这档播出超过三十余年的电视节目,作为美国文化的传播媒介,其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本土文化三十年来的变迁与发展2.2节目形式与风格节目由一系列讽刺恶搞当下政治和文化的喜剧小品组成,每周都有不同的客座主持人与音乐来宾加入,与该节目的固定卡司一同演出节目在大西洋标准时区、北美东部时区、北美中部时区均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不同于一般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的核心,《周六夜现场》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的热点问题融合在一起,并以娱乐播报的形式向观众进行展示,为人所喜闻乐见的同时,也表达了节目本身对于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2.3节目实质《周六夜现场》的本质,更像是披着综艺外衣的新闻报道用娱乐节目的形式对最新的社会问题进行播报与传统新闻播报节目不同在于,《周六夜现场》的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多是以讽刺与恶搞的形式呈现,其对于新闻的议程设置,有力地影响了节目受众对于当下热点社会问题的判断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去影响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该节目议程设置理论的效果可见一斑2.4节目地位《时代周刊》将该节目评选为”百大电视节目“中的第七位《周六夜现场》是史上提名次数和获奖次数最多的电视节目,共获艾美奖、安妮奖、土星奖、人民选择奖、青少年选择奖在内的148次提名,其中有40次获奖高关注度与获奖率证明了《周六夜现场》在美国电视节目中的地位,以其作为综艺节目折射美国本土文化的切入点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3、 《周六夜现场》中所折射出的美国本土文化3.1 如何传播:历史、文化与现实三者的有机整合 党派的支持很多党派已经意识到,《周六夜现场》作为政治传播的传播媒介,具有强劲的影响力根据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结果显示,自称“伪新闻节目”的《周六夜现场》已经成为了众多美国年轻人获得时政新闻的主要来源和途经。
对于“既有政治倾向”比较低的年轻人来讲,以《周六夜现场》为首的脱口秀类综艺节目是影响他们党派抉择的重要指标参数意识到这一点后,各党派均想在脱口秀上建立诙谐幽默的形象,树立良好的口碑 文化的选择性任何文化传播都是价值观的传播从《周六夜现场》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国人文化的多元,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奥运特辑的制作契合了伦敦奥运会的进行,节目游戏模拟体育竞技赛事,队员嘉宾身着美国国家队服装进行比赛,正是为了给美国国家代表队加油美国当今现实社会的主流大众文化,决定了这类脱口秀会有大批受众,而且受众的年龄从18到80不等3.2传播内容:从嬉笑谩骂看文化矛盾的融合活的全景式呈现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明确提出了传播活动进行的5个要素传播内容作为传播的目的连接着传者与受者,构成了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周六夜现场》的经久不衰是美国不遗余力传播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体现1) 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结合《周六夜现场》中的小品剧中,经常涉及到以宗教文化的矛盾冲突为核心的恶搞讽刺众所周知,美国民众大多都是基督徒,对基督教有着虔诚的信仰但不同于对于信仰从形式到精神一丝不苟的虔诚,美国人认为在不亵渎信仰教义的前提下,适当的恶搞是值得提倡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教义更好的普及。
开放的美国人并不介意以世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宣传自己的精神信仰所以《周六夜现场》很好地体现了这美国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有机的结合2)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在《周六夜现场》中,经常可以看到亚裔、穆斯林以及美国的其他少数种族人群所带来的表演,而表演的内容主要是这些移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与美国当地本土文化的碰撞摩擦美国人民向来信奉“实用主义”,本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可以对外来文化进行有机加工,取长补短因此《周六夜现场》中通过夸张的形式所展现的文化冲突,为美国民众更好地提供了“警示效果”,这种委婉的宣传模式却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对美国群众的认知、态度、行动三方面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3) 阶级文化与种族文化的组合阶级文化与种族文化之间的矛盾,是《周六夜现场》最喜欢搬上舞台来表现的一组矛盾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种明显的阶级偏见和种族歧视受到越来越多的谴责和唾弃,反映本阶级或本种族利益的文化思潮也在收缩市场,这样一来,美国的阶级文化和种族文化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开始走向相互组合《周六夜现场》中讽刺种族主义者的范例不胜枚举,这种反讽的调侃模式不仅获得了普罗大众的欢迎,意想不到的是少数民族弱势群体也对该节目投来赞赏的目光。
某些层面上讲,《周六夜现场》对美国民族融合起到了十分有力的促进作用4)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弥合精英文化有时被称为“高雅文化”、“上层文化”或“学者文化”;大众文化亦被称为“通俗文化”、“下层文化”或“民间文化”通常,前者是流行于统治阶级中间并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上层社会生活的,而后者则是流行于普通民众中间并反映下层阶级社会生活的《周六夜现场》当然不会放过这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社会矛盾冲突这对矛盾的表现形式多为统治者与社会底层民众的“鸡同鸭讲”当今社会,美国大众文化不但在美国社会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而且流传并影响了其他国家和民族,使世人感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魅力和效用因此《周六夜现场》中这对矛盾的表现最主要的呈现对象应该是那些奉行“精英文化”的统治阶级参考文献: 1. 《周六夜现场》互动百科2. 《周六夜现场》豆瓣影评 3.《总统模仿秀》新世纪周刊2008年11月10日4.《“议程设置”在电视报道中的作用》凡军,叶昌前5.《美国文化特点综论》董小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本科生课程论文评定表(封底)论文评语: 评定分数(百分制):________ 签章: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