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际比较与建设框架_1.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0272724
  • 上传时间:2021-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际比较与建设框架 英国高校普遍建立了所涉研究对象为学校、学院、系(专业)及师生个人四位一体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学校层面上,制定明确的质量发展战略并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这一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主要通过周期性检查、外部监考员制度以及学科与专业评估等项目进行学院负责学位质量,促进目标达成,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组织学习管理及支持服务管理工作系(专业)层面的质量保障涵盖教学质量与学术质量,一方面确保专业教师的资格与能力适应教学需求;另一方面明晰和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学院和系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主要由年度课程模块评估以及日常教学质量监控等一系列项目构成而师生层面的校内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体现在对教师教学检查与培训以及吸纳学生参与方面对于教师群体而言,每名教师必须接受一年一次的院、系相关委员会的考核以及不定期的教学质量检查,检查和考核的内容包括授课内容与效果、发表论文、科研成果商业化及科研经费等相关情况对于高校教师培训工作,一方面建立相关制度安排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技能,如教育理论、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等;另一方面与其他高校建立联系,开展互派与交流活动。

      对于学生参与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机制安排有两种途径,一是学生代表以学生观察员身份参与到校委员会,对学校教学政策制定提供咨询、进行监督;二是通过对学生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安排、授课情况的看法与意见3.美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英国建立在国家层面以相对统一和规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同,美国式体系建立在地方与学校自身层面上,体现了多元与特色化的内部性特征这种表征为多元与特色化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问责制为价值建构起点,通过多项目实施进行推动,形成有效性措施与固定制度安排这些项目既包括有着较长历史的校内专业定期审查、专业排名、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学校和专业认证制度、联邦政府数据搜集等,也包含近30年发展起来的学术项目定期评审、大学排名、学生学习效果调查以及毕业生调查等如赵炬明所言,美国只有地方和学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各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制度与措施,形成了丰富的多样性[19]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欧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有大学自治传统,但其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模式却大相径庭欧洲普遍采取国家协调、统一规范,经历了由大学自治—国家调控国家和大学互动的发展历程;而美国模式,遵循着地方和大学多元化、多样性、特色域的发展特征。

      虽然有倾向表明政府在高校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调控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调控作用还不能和欧洲国家相提并论我国高校在治理模式上深受苏联模式影响,与政治紧密挂钩,缺乏高校自治传统与欧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历经时间短,虽有自己发展特色,但远未达到成熟程度从借鉴意义而言,由于我国现在高等教育办学与管理模式和欧洲相近,而与美国高校生存土壤偏差太大,因此借鉴欧洲国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验更有意义四、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框架“质量”—词与“民主”“宗教”“艺术”等词汇一样,是一个存在根本争议的概念对该词汇的理解须在不同的维度,依不同的视角,居于不同语境中进行相应解读同样,要对“教育质量”一词进行正确理解,须在教育学与管理学两种视角下进行厘定教育学理念下的“教育质量”一词有两种意蕴:一是在教育理念建构下的“质量”强调学习者自我建构意识,重视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影响、互动与回应;二是在教育行为建构下的“质量”突出外界控制,以标准化流程和机制实现预设价值目标管理学视域下的“教育质量”既指向高等教育产出的“产品”,又涵盖产出产品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服务性活动,这种服务性活动包含在整个高等教育提供服务的人员、过程与环境中。

      而质量保障的外延界定,依据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白皮书》,可界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评估机构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的标准化评估,即质量评估;二是为激励大学进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由外促内的质量评估;三是大学内部为对教育质量保障而建立的管理制度和机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考量:一是体系的完善性;二是体系内部涵盖元素的健全性;三是体系内部元素与体系之间流动机制的有效性;四是体系的特质性体系完善性既涉及体系建设的思路,又涉及体系各环节建构的完整体系内部涵盖诸元素的健全性不但指向体系内各构成元素不可或缺又表明各要素之间必须建构有机互动和联系体系各环节及各构成要素之间机制有效性表征为,既在整个体系间构成完整的、大的闭环,又要在各体系环节以及各环节要素间构成不断反馈与改进的、小的闭环体系的特质性是一校建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区别于同类型高校或同区域其他高校的优势所在基于上述考量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应当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构按照保障体系构建要素,遵循既定建构模式和一系列评价指标,对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进行全方位协调,实现目标、投入、组织、监控、反馈与改进相对闭环和完整的保障系统。

      1.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而言,目前有全面质量管理(TQM)以及ISO9000两种建构范式前者要求高校所有教职员工围绕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即对输入质量、过程质量与输出质量进行全方位度量和评判该思路建构下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如图1所示:图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决策系统:以国家、社会、市场、相关利益者为需求面向,客观理性决定学校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问题,并以学术委员会及教学委员会为载体,制定全校教育质量指令性政策,指导、批准与决定学校重大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教学质量保障实施系统:以学校确立的整体性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确定教学质量发展目标与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分管教学院长线性行政组织框架下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调节与控制教学质量信息处理与评估诊断系统:以保障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产出的数据与资料、资料和凭证为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本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网络化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同时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基础建构学院评估(注重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三位一体”的评估架构。

      教学质量反馈系统:以质量规划—工作规范—质量标准—过程控制—信息搜集—质量评价为体系设计,将评价信息既及时向内反馈给教师、学生、教学督导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又向外集中向教学质量直接的利益相关者——用人单位、家长、校友——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2.面向ISO9000认证标准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通常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其管理理念是:应用企业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体,高校能否像企业一样适合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本身需要有一个内化过程设计思路是由企业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分析取舍转化为高校管理标准,通过ISO9000族组织结构安排,明确各部分职能与责任,以教学质量管理手册与政策文件等形式进行制度与机制安排(如图2所示)图2 ISO9000族标准下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说明的是该图示下的质量保障体系中每一个评价指标均由标准陈述、核心要素与证据实例三部分构成其证据实例是各高校证明每一个质量核心要素的质量证据,通过实施各种政策与措施,用具体做法证明其内部保障质量成效。

      3.建构特色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调研的135所高校都在致力于为提升教学质量制定完备的制度保障,并形成了不同成熟程度的、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些看似成熟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制度危机性;二是特色性缺失对于制度性危机,刘学忠在分析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模式时指出:看似制度齐全、程序合理、运行合理,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制度危机这种危机所带来的大学文化表现为企业文化、功利文化、快餐文化及实利文化四种类型[20]而这种危机的解决之道应当建构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文化内核,确立学术文化,彰显育人文化,突出科学文化,发展公益文化对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色性的缺失,应当紧紧抓住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的几个转变,如由政府垄断向多元机构分工转变;由单一评估向多元评估转变;由静态评估标准向动态评估标准转变;关注教师向关注学生转变;关注科研向关注教学转变;关注资源投入向关注资源使用转变等在密切关注这些转变时,应当紧紧抓住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建设某一或某几个建设元素,形成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如围绕学生这一元素,开展学生生源调研、大学生学习经历、大学生毕业质量调查、毕业生跟踪等学生特色项目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特色建设。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建构有特色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当是一个历时性过程,这种历时性过程核心在于追求建设的质量,毕竟特色的基础在于质量参考文献:[1]刘振天.整体设计教学评估书写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新篇章[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14-17.[2]申天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核心环节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2):35-38.[3]高海生,胡桃元,许茂组,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6(10):89-90.[4]戚业国,代蕊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方法[J].教师教育研究,2007(2):10-11.[5]于志刚,宋文红,李巍然.教学质量保障的新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3):59-61.[6]杨昆蓉.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核:自评管理与监控[J].高等教育评估,2010(2):59-61.[7]陈明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J].江苏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12):33-36.[8]赵菊珊,漆玲玲.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3):65-66.[9]魏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96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64-70.[10]邹永松,陈金江.问责制与大学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4):42-48.[11]李红梅,江志斌,郑益慧.推进高校内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策略与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58-61.[12]沈玉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组织策略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10(4):27-30.[13]李奇.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25-29.[14]杨彩霞.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析——教育部评估中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讨会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41-45.[15]宋鸿雁.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问题探析[J].江苏高教,2013(2):62-64.[16]蔡敏.欧洲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12(1):68-71.[17]Jesse M, Cunha T M. Measuring Value-added in Higher Education: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Use of Administrative Data[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