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t概述课件.ppt
53页SET,概述 颈椎 肩关节,1概述,Redcord悬吊训练系统由挪威的康复理疗师和医生与其它国家的专家合作研发,目前有14年实际应用的经验相关设备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悬吊系统的帮助下,身体的某部分或整个身体都可以悬挂在器械上,治疗和训练时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摆脱或利用身体重力的影响,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设备,一般配备了悬吊绳,悬吊带,滑轮,挂钩、弹力带等网架上可以配备多个挂点,移动也较为方便运用,,S-E-T与传统悬吊的区别,S-E-T技术与物理疗法中传统的悬吊治疗的差别,因为看上去S-E-T技术的训练工具与传统悬吊治疗是相似的——同样应用吊索、吊带、弹性绳及普通的绳子等然而,二者最明显的差别在于训练者的治疗方法,传统悬吊治疗着重于无重力下的开链运动(open kinetic chain , OKC),而S-E-T技术的治疗恰恰相反,其更注重于强调利用重力调整整体生物力学及生理学机能的闭链运动(closed kinetic chain , CKC)(例如人体运动过程中重力即起到阻力的作用)人体运动模式,运动感觉系统 中枢系统的三级控制 反馈与前馈 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 整体肌与局部稳定肌,SET~治疗原则,(1)闭合式动力链(闭链):肢体远端固定,且负重(近端在固定的远端基础上移动)。
2)稳定性锻炼,通过使患者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激活关节 周围的稳定肌,感觉运动训练是S-E-T概念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悬吊可以实现不稳定的客观条件另外,充气的橡胶垫,厚的橡胶毯,楔状木盘在这项训练中常会使用到3)感觉运动训练,(4)Neurac(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eurac(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定义:通过大量的神经肌肉刺激,重建功能的募集方式总的来说,神经肌肉激活技术是一种悬吊运动疗法的训练技术这套先进的悬吊训练治疗/神经激活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普通人群的预防保健、职业运动员的伤病防治、老年人的强身健体和残疾儿童的运动感觉综合能力训练等各个方面原理: 其作用: 1、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 1、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 2、触发了脊髓反射和抑制机制; 2、改善ROM; 3、提高了大脑运动通路 3、增加肌力 Neurac(神经肌肉激活技术)测试:目的寻找弱链和功能下降1、局部运动控制测试:腰椎中立区域的等长收缩,有五大原则: (1)疲劳出现的时间点; (2)保持姿势的时间(正常人是可以达到2分钟); (3)维持正确姿势; (4)整体肌肉的代偿; (5)疼痛。
1 、以闭合链运动为主闭合链训练可以更好的激活和训练局部稳定肌;在身体进行闭合链训练时,局部稳定肌和整体运动肌可以更加协调的运动SET~训练原则,2 、遵循渐进抗阻训练原则根据先练“神经”再练“肌肉”理论,训练开始时进行低负荷训练以激活局部稳定肌,在每次训练中,应遵循组与组之间的训练负荷递增直至患者出现疼痛或动作完成不正确为止,如此可以不断增加对神经肌肉的刺激,迅速恢复稳定肌的活力3、训练中无痛,并保持正确的姿势疼痛可能意味着训练负荷过大,姿势不正确往往由于患者使用错误的运动模式完成动作,即以整体运动肌代偿薄弱的局部稳定肌治疗师应在训练中不断通过调整以达到上述目的4、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行训练以悬吊绳为支点或使用气垫,可使患者在一个不稳定的支承面上进行运动,身体的不稳定可更有效的刺激局部稳定肌5、使用振动技术 从临床经验看,可有效的缓解疼痛,振动觉的传入冲动相对抑制了痛觉传入冲动的结果6、注重整体性训练当一个环节出问题后,可能会影响其相邻甚至更远端的关节,由于应力分布不均等原因产生疼痛等临床表现当一名患者颈痛或肩痛经运动训练后缓解不完全时,有时应向下寻找原因,检查患者腰、髋或膝足等关节有无弱链接存在,有时经过对腰部或膝部、足部问题的处理,患者的肩痛、颈痛可获得进一步缓解。
SET的悬吊难度控制常使用这6个因素:,1、力臂;2、悬吊点的位置;3、悬吊绳的长度;4、支撑面的平衡改变;5、增加额外动作;6、增加额外负重(不用于患者,可用于健身或运动员),,肌肉稳定系统:局部稳定肌、整体肌 1、局部稳定肌特点: 属于张力性肌纤维; 靠近关节; 产生运动较小,对动作起很少作用; 预先收缩(也叫前馈机制); 肌梭数目较多(肌梭里面有机械感受器,接收本体感觉) 2、整体肌特点: 属于相位性肌纤维,主要产生运动SET~诊断,弱链测试(Weak link testing),,,闭链运动,,,,左右侧表现不一致,疼痛,,,不能正确完成动作,,,,,存在“薄弱环节”,阳性表现,,开链运动,,,确定“薄弱”位置,,肌筋膜链测试中分5级水平:,1级是需要弹力带支持,不能正确完成动作或者出现疼痛; 2级是需要弹力带支持,能够正确的完成动作; 3级是不需要弹力带支持,能够正确的完成动作; 4级是延长力臂下,不需要弹力带支持能够正确的完成动作; 5级是延长力臂下并增加支撑面的不稳定性,不需要弹力带支持能够正确的完成动作 (普通人一般是介于1-3级之间,职业运动员才会有可能达到4级或者5级。
悬吊点的基本技术,1.轴向悬吊: —运动轨迹为水平面; —各向活动均无重力参与,仅在较大范围的运动, 肢体做升降运动时重力参与 —关节受到轻微压力(取决于绳子的长度),,,2.尾端悬吊(悬点在运动关节远侧): —运动轨迹为凹形的弧线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增加 —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 —运动过程中关节被动减压 —运动范围较轴向悬吊减小,,,3.(头端悬吊)悬点在运动关节近侧: —运动轨迹为凸面 —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下降 —回到起始位的运动阻力不断增加 —运动过程中关节承受压力 —运动范围较轴向悬吊增加,,4.内侧悬吊(悬点在运动关节内侧): —朝向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 —远离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增加 —倾斜的运动轨迹决定运动为复合运动,,5.外侧悬吊(悬点在运动关节外侧): —朝向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 —远离悬吊点的运动阻力不断增加 —倾斜的运动轨迹决定运动为复合运动,,6.·中立位悬吊: —运动轨迹为凹面,运动过程中阻力不断增加(取决于绳子的长度) —回到起始位置的运动阻力不断下降; —关节既不受压亦无减压,SET——颈部,颈部中央区:患者仰卧位时,治疗师轻压患者下颌或胸锁乳突肌,双手置于胸锁乳突肌上,感觉肌肉轻微收缩、但肌腹无隆起为宜,此时,患者颈曲消失,局部稳定肌被激活,与整体原动肌协同工作,此时颈部处于其中央区。
测试关节活动度,训练前应测试颈部屈、伸、侧屈,发现出现疼痛的姿势与位置 摆位:患者头部用钢性颈悬吊带,肩部加弹性宽支持带,悬吊点位于正上方 动作:患者头部主动和被动左右侧屈及旋转 注意: 左右旋转测试时,可用长黑绳与滑轮组合,便于头部左右旋转 测试时必须为卧位,以使头颈部肌肉放松 开始时,可于头下放置枕头,给患者以安全感仰卧位~抗阻训练,方法二(长时间保持): 摆位:吊法同上患者全身放松,双手抱于胸前,正常呼吸,不要憋气,胸部稍有起伏,无耸肩动作 动作:治疗师将患者颈部置于中央区,嘱患者保持此位置,同时头部向下压悬吊带,肩部向上抬起,并尽力坚持至疲劳或疼痛出现 注意: 仰卧位时,主要激活的是颈部多裂肌 可在头部悬吊带施加轻微震动,使胸锁乳突肌收缩增加强由于头部对震动较为敏感,震动幅度不宜过大 难度:减少肩部支持,或将肩部吊带移至腋下,难度增加仰卧位~抗阻训练,方法一(低重复,高强度): 摆位:同方法二(长时间保持) 动作:当患者颈部位于中央区时,嘱其尽力后伸颈部,保持5秒,然后缓慢返回,放松,重复4~5次 注意:治疗师双手于患者头下扶住悬吊带,防止带子下滑至颈部 难度:减少肩部支持,增加难度。
侧卧位~方法一(低重复,高强度),摆位:头、肩部置悬吊带患者侧卧,放松,双手抱于胸前,胸、腰、颈成一直线,肩膀不上抬 动作:治疗师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一手置于颈部,使颈部处于中央区嘱患者保持此位置,同时头部向下压悬吊带,肩部向上抬起,保持5秒,然后缓慢返回,放松,重复4~5次 注意: 此动作属闭链运动,主要训练颈部侧屈肌群 患者头部始终保持中立位,不能侧屈或旋转 治疗师要手扶头部悬吊带,防止带子下滑 难度: 若单纯侧屈头部,不上抬肩膀,则难度下降 减少肩部支持,难度增加俯卧位~方法二(长时间保持),摆位:患者俯卧,头、肩部置悬吊带头部吊带可置于前额及眼部,肩部吊带可置于腋下 动作:患者颈部向上抬起,至颈曲消失,即处于中央区,治疗师双手于胸锁乳突肌根部感觉其张力当胸锁乳突肌轻微收缩时,保持此时姿势头向下压,肩稍抬起,尽量坚持至疲劳或疼痛出现 注意: 胸锁乳突肌根部位于下颌角稍后方 患者应先将颈部处于中央区,再抬肩 患者抬肩时,刚开始可用双肘支撑,后用肩部支持带 俯卧位训练主要针对颈曲肌群 肩部可用宽悬吊带支持,也可在胸下放置枕头或海绵垫给予支持SET——肩关节,1、肩关节稳定机制,以神经肌肉子系统为主,骨骼韧带系统为辅;2、肩胛骨的力偶及运动:旋转、前伸、后缩等,强调注意肩胛骨的活动;3、前锯肌的作用,大部分肩部有问题的病人,前锯肌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一、跪位肩胛骨前伸测试与训练(前据肌),,,,,悬吊点:一个在身体上方,另一个在身体后方,且远离第一个悬吊点 绳子&带子:一侧无弹性绳子和抓手带,一侧手抓住,另一用宽带于腹部的绳子使用弹性的 绳子高度:悬吊点到患者髂前上棘处 体位:患者跪于治疗床上,膝关节在身体悬吊点前方5cm处,双手放于髂前上棘处,然后双手前屈90°,身体向前倾斜过程中,肩关节,骨盆,膝关节保持一条直线然后上肢伸直的情况下完成肩胛骨前伸后缩的动作 观察:动作完成质量,避免代偿动作,常见的代偿动作为肩关节上抬,躯干旋转,注意,双手操作只是适应,要评级是单手操作的除去腹部处的支撑是3级二、跪位屈肩(斜方肌下部肌束),,,,,悬吊点:一个在身体上方,另一个在身体后方,切远离第一个悬吊点 绳子:两侧选择大小口的带子放于患者双手肘关节处,另一用宽带于骨盆处的绳子使用弹性的 绳子高度:肩关节水平, 体位:患者肩关节前屈90°,身体前倾,上肢继续前屈达到耳朵的高度(肩前屈180°)停止膝关节与肩关节要等宽,躯干不能有代偿,特别是腰部 观察:肩部不能上抬,躯干不能有代偿症状4级:绳子到手腕处(单手完成),5级:双膝合并三、仰卧位肩胛骨后缩测试与训练(菱形肌,斜方肌中部),,,悬吊点:躯干上方一个,躯干稍后方一个,头部一个 绳子:支撑上胸部的选择弹力绳。
手部普通绳子,头部用分叉带,选择弹力绳 高度:患者坐于躯干悬吊点下,放于双手的绳子摇动可触及患者头部为准 体位:患者仰卧,双手与第一个悬吊点的绳子相握(同一直线),头部前屈(防止头部后伸,帮助后缩肩胛骨),双肘伸直,引起肩胛骨后缩,双腿屈曲先双手操作,评级同样是单手操作代偿:躯干旋转,侧屈等 观察:肩部不能上抬,躯干不能有代偿症状4级:绳子到手腕处(单手完成),5级:双膝合并四、坐位肩胛骨下沉(通过交互抑制的原理放松斜方肌上部纤维,只是一种训练,没有测试),,五、跪位身体前倾屈肘(加入肩袖的运动,只是一种训练),,,禁忌症: 1、心脏病;2、关节置换、内固定术后等; 3、肿瘤/癌症;4、癫痫; 5、脑出血急性期; 6、肺栓塞; 7、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8、骨折早期; 9、视网膜脱离; 10、孕妇等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