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仪表安装规范及验收.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90594766
  • 上传时间:2024-09-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75.50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仪表安装规范及验收仪表安装规范及验收 一.仪表安装规范1.一般要求2.温度测量仪表3.压力测量仪表4.流量测量仪表5. 物位测量仪表6. 调节阀7. 工业过程分析仪表 1.一般规定• 现场仪表的安装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1 易于接近、观察及操作,必要时设置专用的操作平台 和梯子.•1.2 避开高温、强烈振动的场所•1.3 避开静电干扰和电磁干扰,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静电干扰、电磁干扰的措施•1.4 具有适应现场环境的防护措施•1.5 非防水仪表设在室外时,应安装于仪表保护箱内•1.6 非防爆仪表用于爆炸危险场所时,应安装于正压式仪表柜内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并符合有关防爆规范要求 2.温度测量仪表•2.1 温度取源部件在管道上的安装规定:•2.1.1 与管道相互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2.1.2 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重合.•2.1.3 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2.2 2.2 温度测量元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温度测量元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2.2.1 测 量 点应设在能灵敏、准确地反映介质温度的位置,不应位于介质不 流动的死角处。

      •2.2.2 在 直 管段上安装时,可垂直或倾斜45°插入管道内,在弯头处或倾斜45°安装时,应与介质逆向•2.2.3 温 度 计的感温体应全部伸入管道内•温度 计 的 插 入 深度(L)按下式计算:• L= L1+ б+ U • 式中L1— 仪表连接头长度(mm):• б - 管 壁 厚 度(mm);• U - 浸 没 长度(mm)•测量 液 体 时: UL=LS+40mm •测量 气 体 时: Uc=LS+25mm • 式中UL— 液体的浸没长度(mm):• Uc 一气 体 的 浸没长度(mm);• LS ---温 度 计 敏感段的长度(mm).•注: 热点偶的敏感段长度约为20mm二,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约为40mm,压力式温度计的敏感段长度为温包长度. •2.2.4 对于直径较小的管道,温度计可在弯头处安装,或扩大管径后安装对热电偶、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管道直径应扩大为80mm或l00mm:压力式温度计的扩管管径根据计算后的浸没长度决定:扩大管径部分的长度为250-300mm.•2.2.5 测炉膛温度的热电偶保护管末端超过炉管的长度应为50-100mm:水平安装的热电偶插入炉内的悬臂长度不宜超过600mm;安装在回弯头箱内的热电偶的接线盒应在回弯头箱的隔热层外面。

      •2.2.6 炉管测温用表面热电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热电偶与炉膛之间应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b热电偶的长度应充分考虑炉管的受热膨胀因素;•c 热电偶的刀刃状端部应紧密焊接固定于炉管上,刀刃长度不少于50mm,靠近刀刃处应用适当的金属卡子 将 热 电偶焊接固定于炉管上. •2.2.7 设备上热电偶或热电阻的安装要求:•a 不同标高的热电偶或热电阻宜按同一方位安装;•b 设备本体上的热电偶或热电阻宜水平安装,亦可45°安装,但不应与设备内构件碰撞或插入流体死角处 :•c 热电偶或热电阻插入设备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 ;•d 分馏塔顶温度的测温点宜位于气相流出线上;其他部位的热电偶或热电阻,应位于液相,或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其安装位置•2.2.8 耐磨热电偶保护管末端露出设备上外套管的长度应为100-150mm.•2.2.9 储罐上温度计的插入深度不宜小500mm,安装位置应高于罐内加热盘管600mm在浮顶罐上安装的温度计不应妨碍浮顶移动 2.3 温度测量元件安装于下列场合时,应外加温度计套管:•(1) 流动的可燃介质;•(2) 压力较高的非可燃流体:•(3) 压力较高的储罐;•(4) 高速流动的非可燃流体:•(5) 大口径管道。

      2.4 温度计套管的使用应符合的规定:•1 套 管 的工作压力不应超过相应工作温度下套管的允许最大工作压力•2 套 管 的工作流速不应超过套管在相应的工作温度下可承受的最大流速 3.压力测量仪表•3.1 仪表连接头(管嘴)的位置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 仪表连接头(管嘴)应设在流束稳定的直管上,不宜设在管道弯曲或流束呈旋涡状处•(2) 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仪表连接头(管嘴)不应设在管道底部•(3) 塔和容器上的仪表连接头(管嘴)宜设在气相段 3.2 压力表的安装•(1) 压力表应靠近仪表连接头(管嘴)安装如压力表安装位置离仪表连接头(管嘴)较远,除取源阀外还应在压力表处再加一个切断阀,并加以支撑•(2) 如介质温度高于60℃,应在压力表和切断阀之间加冷凝圈,(SIPHON)•(3) 测量脉冲压力时应安装阻尼器•(4) 测量高粘度、腐蚀性或凝固点高于环境温度的介质,应采取隔离、伴热或反吹等措施•(5) 测量含有粉尘、固体颗粒的气体压力时、宜采用反吹或隔离等措施 3.3 3.3 变送器的安装变送器的安装•1、对于一般气体的安装,变送器的导压管要向上引,避免由于管道有灰尘或潮湿,流到变送器给测量造成误差。

      如果条件不允许,取压时必须加除尘或冷凝罐比如,过路的炉膛压力就与水分和压力,还有煤气管道也有这种现象•2、对于一般液体的安装,变送器的到压管要向下引,避免有气体的存在,给测量造成误差如果是在室外按装时,导压管要尽量短、伴热保温要做好•3、对于蒸汽管道的测量,变送器的导压管一定要爬坡、因为蒸汽向上走,可以将导压管里多余的冷凝水回流一定要有冷凝的作用,因为一般变送器的膜盒最大承受温度为60℃,EJA系列的为80℃还有尽可能缩短倒压管的同时还要注意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因为倒压管理有冷凝水,所以在压力则量时要消除这段压力测量蒸汽流量时冷凝罐一定要高于取压点,并且两罐要同样高因为冷凝罐低于取压点时,就不会有热气、冬天会冻,还会影响测量 4.流量测量仪表•4.1 节流件的安装应符合的规定:•(1) 安装全应进行外观检查,孔板的入口和喷嘴的出口边缘应无毛刺、圆角和可见损伤,并按设计数据和制造标准规定测量验证其制造尺寸.•(2) 安装前进行清洗时不应损伤节流件.•(3) 节流件必须在管道吹洗后安装.•(4) 节流件的安装方向,必须使流体从节流件的上游端面流向节流件的下游端面.孔板的锐边或喷嘴的曲面侧应迎着被测流体的流向. •(5) 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的孔板或喷嘴,若有排泄孔时,排泄孔的位置为:当流体为液体时应在管道的正上方,当流体为气体或蒸汽时应在管道的正下方.•(6) 环室上有“+”号的一侧应在被测流体流向的上游侧.当用箭头标明流向时,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流体的流向一致.•(7) 节流件的端面应垂直于管道轴线,其允许偏差为1°.•(8) 安装节流件的密封垫片的内径不应小于管道的内径,夹紧后不得突入管道内壁.•(9) 节流件应与管道或夹持件同轴,其轴线与上、下游管道轴线之间的不同轴线误差ex 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ex≤0.0025D/0.1+2.3β4•式中 D ---- 管道内径• β---工作状态下节流件的内径与管道内径之比. 4.2 流量计的安装•4.2.1 转子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 转子流量计必须垂直安装,介质的流向必须由下向上。

      •(2) 宜安装旁路阀和前后切断阀•4.2.2 涡轮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 涡 轮 流量计宜安装在水平管道上•(2) 需要 精 确计量的场合,上游侧直管段(包括整流器)不应小于20D,下游侧为5D一般场合上游侧直管段可为10D,下游侧为5D.•(3) 在 连 续操作的场合,应安装旁路阀和前后切断阀.•(4) 上 游 侧宜装过滤器,如被测液体中含有气体,则上游侧还应装除气器过滤器、除气器应位于直管段之前 4.2.3 电磁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 电磁流量计应安装于被测介质完全充满的管道上.•(2) 一般计量场合,上游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3D,下游直管段长度不小于2D;需要精确计量的场合,上游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0D,下游直管段长度不小于3D.•(3) 插 入 式电磁流量计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时,探头应安装于管道中心线平面上下45.的范围内.•(4) 插 入 式电磁流量计探头中心线应与管道中心线相垂直•(5) 当被测流体不接地时,电磁流量计应与工艺管道绝缘隔离,其电源及输出信号应采用变压器隔离.•(6) 当被测流体接地时,电磁流量计表体与工艺管道应良好地连接并接地 4.2.4 涡街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 测量液体时涡街流量计应安装于被测介质完全充满的管道上。

      •(2) 涡街流量计在水平敷设的管道上安装时,应充分考虑介质温度对变送器的影响•(3) 涡街流量计在垂直管道上安装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测量气体时 流体可取任意流向;• b 测量液体时 ,液体应自下而向上流动 •(4) 涡街流量计下游应具有不小于5D(流量计直径)的直管段长度,涡街流量计上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以下规定:•a 当工艺管道直径大于仪表直径(D)需缩径时,不小于15D;•b 当工艺管道直径小于仪表直径(D)需扩径时,不小于18D;•c 流量计前具有一个90°弯头或三通时,不小于20D;•d 流量计前具有在同一平面内的连续两个90 °弯头时,不小于40D;•e 流量计前具有不同平面内的连接两个90 °弯头时,不小于40D;•f 流量计装于调节阀下游时,不小于50D;•g 流量计前装有不小于2D长度的整流器,整流器前应有2D,整流器后应有不小于8D的直管段长度 •(5) 被测液体中可能出现气体时,应安装除气器•(6) 涡街流量计应安装于不会引起液体产生气化的位置•(7) 涡街流量计前后直管段内径与流量计内径的偏差应不大于3%.•(8) 对有可能损坏检测元件(旋涡发生体)的场所管道安装的祸街流量计应加前后截止阀和旁阀,插入式涡街流量计应安装切断球阀。

      •(9) 涡街流量计不宜安装在有震动的场所 4.2.5 质量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 质量流量计应安装于被测介质完全充满的管道上•(2) 质量流量计宜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当在垂直管道上安装时,流体宜自下而上流动,且出口留有•适当的直管长度•(3) 当用于测量易挥发性液体(如轻烃,液化气等),应使流量计出口处压力高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流量计不宜安装于泵入口管道上;当安装于垂直管道上时,应安装于管道的最低处•(4) Ω管型 质量流量计在水平管道上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A 测 量 气 体 时 , Ω型管应置于管道上方:•B 测 量 液 体 时 , Ω型管应置于管道下方 •(5) 直管型质量流量计在水平管道上安装时,应充分考虑介质温度对变送器的影响.变送器处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C e•(6) 直径大于等于80mm的质量流量计应加支撑•(7) 被测液体中可能含有气体时,应加除气器.•(8) 质量流量计宜加前后切断阀和旁路阀.•4.2.6 超声波流量计应按照制造厂的规定进行安装设计 5. 物位测量仪表•5.1 物位取源部件安装的一般要求如下:•(1) 物位测量仪表的仪表连接头(管嘴)位置应避开进入设各物流的冲击。

      •(2) 仪表的观测面应朝向操作通道,周围不应有妨碍维修仪表的物件物位测量仪表宜安装在平台•一端,或加宽平台•(3) 物位测量仪表的仪表连接头(管嘴)如在设备的底部,应伸入设备l00mm.•(4) 测量界位时,物位测量仪表的上部仪表连接头(管嘴)必须位于液相层内•(5) 数个液位计组合使用时,宜采用连通管安装型式. 5.2 液位计的安装•5.2.1 玻璃板(管)液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 用玻璃板(管)液位计和浮球(浮筒)液位计测量同一液位时,玻璃板(管)液位计的测量范围应包括浮球(浮筒)液位计的测量范围•(2) 数个液位计组合使用时,相邻的两个液位计在垂直方向应重迭150-250mm,其水平间距宜为200mm.•(3) 数个液位计组合使用时,宜采用外接连通管安装,连通管两端应装切断阀,玻璃板(管)液位计装在此管上,可不另装切断阀 5.2.2 外浮筒液位计的安装要求•(1) 液位计两端应装切断阀•(2) 液位计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处于浮筒中心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3) 顶底式法兰式液位计,上下仪表连接头(管嘴)的间距应至少比测量范围多500mm. 5.2.3 内浮球液位计的安装要求•(1) 液位计安装法兰的水平中心线应与正常液位一致。

      •(2) 在浮球活动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在物流冲击较大的场合应加防冲板 5.2.4 超声波及微波(雷达)液(料)位计的安装要求如下:•1 测量液位的场合,宜垂直向下检测安装•2 测量料位的场合,超声波或微波的波束宜指向料仓底部的出料口•3 超声波或微波的波束中心距容器壁的距离应大于由束射角、测量范围计算出来的最低液(料)位处的波束半径•4 超声波或微波的波束途径应避开容器进料流束的喷射范围•5 超声波或微波的波束途径应避开搅拌器及其它障碍物•6 超声波或微波液(料)位计的安装,还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5.2.5 静压式液位测量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单法兰式液位计的仪表连接头(管嘴)距罐底距离应大于300mm,且处于易于维护的方位•2 双法兰远传式差压液位计的安装高度不宜高于容器上的下取压法兰口,并精确计算出零点和负迁移量:对传导毛细管应用角钢或钢管进行固定,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所应采取绝热保温措施•3 采用差压变送器测液位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上下取压仪表连接头(管嘴)之间距离应大于所需测量范围;下取压仪表连接头(管嘴)距罐底距离不小于加200mm,且避开液体抽出口:上取压仪表连接头(管嘴)应避开气相喷入口,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防冲措施:•b测量易挥发或易冷凝介质液位时,应在负压侧(气相)加隔离罐或在正负压两侧均加隔离罐,并精确计算出零点和负迁移量;•c测量蒸汽锅炉汽包液位时,应安装温度自补偿式平衡容器,并宜对导压管进行伴热和隔热保温。

      •4 采用插入式反吹法测量液位时,插入导压管的端部距罐底距离至少200mm,并切削成斜坡状 •5.2.6 放射性物位仪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制造厂的要求进行,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卫生和安全防护的规范.•5.2.7 钢带液位计和浮标液位计的安装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6. 调节阀调节阀•6.1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规定如下:•1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工艺要求,并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2 调节阀不宜装在管沟或管架上如必须装在高处,应加平台.•3 如调节阀带有事故气源罐、手轮、闭锁阀等辅助装置时,应留有安装和操作的空间•4 调节阀应靠近相关的就地指示仪表 6.2 调节阀安装尺寸要求如下:•1 调 节 阀底距地面或平台面的距离应大于250mm,对于反装阀芯的单双座调节阀,宜在阀体下方留出抽出阀芯的空间•2 顶 部 与旁路管道的净空距离应大200mm调节阀与旁路阀的上下位置应错开 6.3 执行机构的配管要求如下:•1 靠放空使气动执行机构快速动作的调节阀.应配置最小操作压差为零的电磁阀•2 信号中断及气源(或其它动力源)中断时,执行机构应使阀门处于工艺安全的位置;对无自复位能力的双作用气缸执行机构应设事故气源罐。

      •3 大口径或要求快速动作的气动薄膜式调节蝶阀或调节阀的调节信号气路中应设气动功率放大器•和快速排气阀 7 工业过程分析仪表•7.1 取样点位置的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1 该点样品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过程流体的被测参数的变化,是可测量的工艺流体•2 该点与过程校正点(一般为调节阀、加热或冷却器)之间的工艺过程滞后时间短.•3 能提供清洁、干燥的样品•4 能得到适当的样品压力和温度•5 易于接近、维护•6 取样器头部宜伸至管道的中心,且取样口背向样品流向•7 取样点应取在工艺管道的顶部或侧面,不可取在工艺管道底部 7.2 分析仪表的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尽量靠近取样点,易于接近和维护•2 尽量避开下列场合:•a 热设备或管道的影响:•b 冲击或振动的影响;•c 可能产生机械损伤的场合;•d 强电磁干扰的场合. 结束谢谢大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