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简史(五代宋元绘画欣赏).ppt
35页五代宋元美术欣赏 公元907 1368年 概况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五代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 总体而言 这一时期的绘画领域许多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皇家画院的创立 画学的兴办 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 以及适应民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的兴盛 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美术现象 山水 花鸟画的成熟与地位的上升 水墨画的发展 各科画家对 真 的致力与 形似 能力的提高 诗歌 书法对文人画以至宫廷绘画的渗入 作品由偏重描写客体到有意识地展现主体 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的发展变异 壹 贰 叁 肆 伍 五代绘画的承前启后宋代绘画的繁荣昌盛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宋代山水画家和作品宋代花鸟画家和作品 元代山水画家和作品 陆 一 五代绘画的承前启后1 顾闳中的人物肖像画 韩熙载夜宴图 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 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 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 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在这幅巨作中 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 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 各个性格突出 神情描绘自然 韩熙载夜宴图 从一个生活的侧面 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 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 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 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顾闳中 作者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 构图和人物聚散有致 场面有动有静 对韩熙载的刻画尤为突出 在画面中反复出现 或正或侧 或动或静 描绘得精微有神 但脸上无一丝笑意 在欢乐的反衬下 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 全图工整 细腻 线描精确典雅 人物多用朱红 淡蓝橙黄等明丽的色彩 室内陈设 桌椅床帐多用深棕等凝重的色彩 两者相互衬托 突出了人物 又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2 荆 关 董 巨和山水画的创造 五代时期一些画家进而深入自然 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叠嶂和江南的秀丽风光 北方以荆浩 关仝为代表 南方以董源 巨然为代表 形成俩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匡庐图 五代荆浩 1 匡庐图 被认为是荆浩最为可靠的传世作品 画为立轴 全景式构图 纵185 8厘米 横106 8厘米 水墨绢本 2 画面上大山巨壑 悬崖绝磴 云中山顶 四面峻厚 显得雄奇壮阔 大气磅礴 3 画面层次分明 近景有河流 草庐 又有撑船 赶驴等人物作为点缀 中景有石阶 飞瀑 丛林 矮峰和寺院 远景有高耸入云的山峰数座 4 荆浩在其重要的理论著作 笔法记 中 提出 图真 搜妙创真 还提出了 六要 即 气 韵 思 景 笔墨六个元素 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1 关山行旅图 画的是北方景色 2 关仝的笔法十分简明 而且取景很多 但整幅画却气势磅礴 意境悠远 此图绘荒山行人 3 画幅上方峰峦直矗而又机变百出 山间云烟弥漫 雾气升腾 有寺院古刹隐现其间 4 近景峰脚下荒村院落 野店鸡嚎 酒旗随风舞动 又有驴骡鸡犬 让人感受到山野间浓郁的田园气息 图中树木虬枝盘曲 略去主干 皴写山石 坚实而富有质感 体现出 关家山水 的独特画风 关山行旅图 五代关仝 潇湘图卷 五代董源 作者以江南的平缓山峦为题材 取平远之景 江上有一轻舟飘来 江边的迎候者纷纷向前 中景坡脚画有大片密林 掩映着几家农舍 坡脚至江水间有数人拉网捕鱼 生机盎然 全卷以点线交织而成 汀渚的横向线条显得舒展自如 披麻皴和点子皴构成了山峦的横脉和蓬松起伏的峰峦 墨点由浓化淡 以淡点代染 在晴岚间造就出一片片淡薄的烟云 潮湿温润的江南气候油然而出 点景人物用白粉和青 红诸色 凸出绢面 明朗而和谐 层峦丛树图 此图山峦起于画幅的左下角 取侧入之势 中幅崛起一冈 直逼主峰 有惊涛突起之感 主峰岭峦宽整 立意虚和 与隐显在画中幅右侧的远岫遥相呼应 散落在山间岭上的业树渲染出了一派浑茫的气分 与严整的峰冈相映成趣 在开合中寄意深远 林中小径 屈曲萦带 就实崇虚 意趣深远 而勾皱雅滴 笔墨秀润 层峦丛树图 五代巨然 3 黄荃 徐熙和花鸟画的发展 1 黄荃 徐熙一在宫廷 一为处士 不同的生活环境 思乡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 都使他们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 2 宋人谓 谚云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不惟各言其志 盖亦耳目所习 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 正是指的这一点 写生珍禽图 五代黄筌 黄荃 西蜀宫廷画家 吸取山水画家李昇 人物画家孙位之长 结果 全该六法 远胜三师 继承唐代花鸟画传统 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 几不见勾勒墨迹 情态生动逼真 写生珍禽图 描绘了20多种珍禽奇兽 特点 精湛的写实技巧 细腻名利的风格 徐熙 为人宁静淡泊 不慕名利 专心于绘事 技法上 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 而是用粗笔浓墨 略施杂彩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 而有所创造 开创了一种水墨为主兼用色彩的新体貌 画史称为 徐体 颇能传达 野逸 之趣 雪竹图 是徐熙泛游江湖 写生创作 清秀淡雅 朴素自然 一丛竹林蓬起 根秆枝叶皆用粗笔浓墨 竹节用青色勾点 随风摇曳 1 背景 北宋 960 1127 南宋 1127 1278 宋代扬文抑武 经济和文化十分繁荣 贵族 文人士大夫及商人市民等对绘画多方面的要求 使绘画题材更加广泛 风格多样 2 现象 1 职业画家的活跃 2 宫廷绘画的兴盛 3 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 4 题材风格的多样化3 画家们注意观察生活形象及精微生动的塑造形象 画风严谨 精密不苟 技巧上有不少新创造 二 宋代绘画的繁荣昌盛 三 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1 武宗元的宗教画 朝元仙仗图 是一幅道教壁画稿本 以卷轴画形式流传至今 画面描绘道教帝君往谒元始天尊的行列 人物众多 繁而不乱 线条流畅 衣纹稠叠 临风飘扬 似在空中 人物仪态不同 头饰仪仗各异 成功地表现出帝君的庄严 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丰姿 2 李公麟和白描人物画 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马 它们毛色不一 姿态各异 但显得驯养有素 极其温顺 五个奚官则因身份不同 或骄横 或气盛 或谨慎 或老成 举手投足 无不恰如其分 李公麟虽由吴道子入门 但其线描功夫 称得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 十八描 之称 李公麟以其 行云流水 般的线条 飘逸而行止如意 虽只是白描勾画 却非常具有质感 五马图 局部北宋李公麟 3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 泼墨仙人图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 宽衣大肚 步履蹒跚 憨态可掬 那双小眼醉意朦胧 仿佛看透世间一切 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 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 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 那浑重而清秀 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 可谓笔简神具 自然潇洒 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泼墨仙人图 南宋梁楷 4 张择端和宋代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 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作品以长卷形式 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 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 牛 马 骡 驴等牲畜五 六十匹 车 轿二十多辆 大小船只二十多艘 房屋 桥梁 城楼等也各有特色 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四 宋代山水画家和作品1 李成与范宽 读碑窠石图 宋李成 读碑窠石图 纵126 3厘米 横104 9厘米 双幅绢本 墨笔 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图绘荒野寒林 窠石错叠 枯枝槎桠 林中昂首龟趺上驮着一块碑 碑前有主仆两人 主人骑骡 正神情专注地俯身仰首细读碑文 仆人则拄杖站立 目顾他处 心不在焉 古人树碑刻石 为的是记录人或事 以传递后人 而当时记录或传递信息的工具尚不发达 人们也往往是通过碑文来了解前人 前事 画中的人物正深深地沉浸在对历史的缅怀之中 人世沧桑 往事如烟 气象萧疏 烟林清旷 后人联想到李成的身世 似乎与此图的气息非常之契合 加上满纸勾勒劲挺 墨韵秀润的 蟹爪树 鬼脸石 功力深厚 乃是典型的李成手笔 四 宋代山水画家和作品1 李成与范宽 溪山行旅图 用笔坚劲有力 全用浓墨皴擦 点划 不加晕染 昏黑中层层深厚 这种画法成功的表现了山石 林木 屋宇 流水的质感和空间感 历代评论家把范宽与董源 李成并列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家 米芾更认为范宽画品高于李成 本朝无人出其右 明代董其昌跋 溪山行旅图 评为 宋 山水 画第一 现代画家徐悲鸿称赞 溪山行旅图 谓 中国所有之宝 故宫有其二 吾所最倾倒者 则为范中立 溪山行旅图 大气磅礴 沉雄高古 诚辟易万人之作 谿山行旅图 宋范宽 2 郭熙与 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 对山水 三远 的提出及山水在 三远 状态下的特征 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山有三远 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 深远之色重晦 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水色春绿 夏碧 秋青 冬黑 天色春晃 明亮 夏苍 淡青色或草色 秋净 冬暗 深黑色 真山水之云气 四时不同 春融怡 夏蓊郁 秋疏薄 冬暗淡 等等 不一而足 早春图 宋郭熙 3 南宋四家 背景 由于上层贵族及社会上对山水画的爱好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已具有众多的风格和情调 技巧的翻新 优美意境的追求 一个新的变化正在酝酿之中 至南宋时期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代表人物是南宋四家 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 1 李唐 万壑松风图 绘江南烟岚松涛 是画家的晚期作品 丰 字形的松树随风摇曳 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 缓缓地向上升腾 山瀑下置一水磨坊 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人间烟火作者的构图与其他山水稍有不同 虽取全景 但不突出主峰 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近 中 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 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 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 再以焦墨 破笔点苔 有沉郁清壮之韵 画中屋宇 以界画而成 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的绘画技巧 万壑松风图 宋李唐 2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 分四幅绘春 夏 秋 冬四景 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 全卷书风精巧 彩绘清润 季节渲染十分得体 笔墨苍逸劲健 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 山石多用小斧劈破 可以看出与李唐的渊源关系 而秀润过之 四幅画面均无款印 但可信为刘松年真迹 后幅有明人李东阳题记 本幅分钤 春和园鉴藏 等印二十四方 四景山水图 南宋刘松年绢本设色 3 马远 此图剪裁十分新巧 上方及左侧为山石所布 显示出环境的清幽 向下探出的梅枝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 又把石与水自然地联系起来 构图上的这种闭合与开放造成的对比 不仅造成了形式牛的美感 也加强了画中诗般的意境 梅枝用笔劲峭 曲攀有力 近景山石用大斧劈皴 显出一种坚凝挺拔之感 水禽以点染为主 辅以简笔勾勒 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溪口和远石用淡墨渲染 与远景形成深远的空间效果 梅石溪凫图 宋马远 4 夏圭 山石用禿筆中鋒勾廓 凝重而爽利 順勢以側鋒皴以大 小斧劈皴 間以刮鐵皴 釘頭鼠尾皴等 再加點 筆雖簡而變化多端 夏圭在慣用的層層加皴 加染的 積墨法 外 往往加用 蘸墨法 也就是先蘸淡墨 後在筆尖蘸濃墨 依次畫去 墨色由濃漸淡 由濕漸枯 變化無常 再加上 破墨法 以墨破水 以水破墨 以濃破淡 以淡破濃 使墨色蒼潤 靈動而鮮活 空曠的構圖 簡括的用筆 淡雅的墨色 極其優美地營造了一幅清凈曠遠的湖光山色 溪山清远图 宋夏圭 五 宋代花鸟画家和作品1 崔白与宫廷花鸟画之变 两宋宫廷画院中花鸟画创作一直非常活跃 北宋前期 黄筌之子黄居寀在画院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表现的宁静平和 细腻艳丽的 黄家富贵 之风 成为宫廷花鸟画的标准 突破这种成规的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山鹧棘雀图 宋黄居寀 场景萧瑟寒凝 却是自然界寻常生命景象的再现 体现出画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 令观者回味无穷 在绘画手法上却颇具新意 工 写结合 枝叶双勾 甚至连细草也双勾 但禽与兔则勾 点 染结合 褐兔皮毛以笔尖簇点 层层积染 而禽鸟的羽毛则填染白粉 皮毛的质感强烈 飞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