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科版 高中物理选修3-4 光的知识点总结.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73461102
  • 上传时间:2023-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细心整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匀整透亮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

      假设图中的P是地球,那么月球处在区域A内将看到月全食;处在区域B或C内将看到月偏食;由于日、月、地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看月球不行能运动到区域D内,所以不存在月环食的自然光现象3.用眼睛看实际物体和像SS / 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质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只凸透镜发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经这只凸透镜作用后,在视网膜上会聚于一点,引起感光细胞的感觉,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①图中的S可以是点光源,即本身发光的物体 ②图中的S也可以是实像点〔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或虚像点〔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③入射光也可以是平行光以上各种状况下,入射光线经眼睛作用后都能会聚到视网膜上一点,所以都能被眼看到三、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4.光路可逆原理:全部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四.平面镜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1〕作用:只变更光束的传播方向,不变更光束的聚散性质.〔2〕成像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3〕像及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要交换光的折射、全反射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变更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留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2.公式:n=sini/sinγ,折射率总大于1.即n>1.3.各种色光性质比拟:红光的n最小,ν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v最大,λ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一样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留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

      4.两种介质相比拟,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三、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那么sinC=1/n=v/c四、棱镜及光的色散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及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假设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小那么结论相反)作图时尽量利用对称性(把棱镜中的光线画成及底边平行)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称光谱〕〔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在同一介质中,七色光及下面几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光学中的一个现象一串结论色散现象nvλ(波动性)衍射C临干预间距γ (粒子性)E光子光电效应红黄紫小大大小大 (明显)小 (不明显)简洁难小大大小小 (不明显)大 (明显)小大难易结论:(1)折射率n、;(2)全反射的临界角C;(3)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率v;(4)在平行玻璃块的侧移△x(5)光的频率γ,频率大,粒子性明显.;(6)光子的能量E=hγ那么光子的能量越大。

      越简洁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7)在真空中光的波长λ,波长大波动性显著;(8)在一样的状况下,双缝干预条纹间距x越来越窄 (9)在一样的状况下,衍射现象越来越不明显2.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留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外表发生全反射3.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外表入射,从下外表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4.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屡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五、各光学元件对光路的限制特征(1)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会聚〔或发散〕的程度将不发生变更这正是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及平面镜的反射面是“平面”所共同确定的。

      2)光束射向三棱镜,经前、后外表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更的特征是:向着底边偏折,假设光束由复色光组成,由于不同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将发生所谓的色散现象3)光束射向前、后外表平行的透亮玻璃砖,经前、后外表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更的特征是;传播方向不变,只产生一个侧移4)光束射向透镜,经前、后外表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更的特征是:凸透镜使光束会聚,凹透镜使光束发散六、各光学镜的成像特征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照射到镜面上并经反射或折射后,如会聚于一点,那么该点即为物点经镜面所成的实像点;如发散,那么其反向延长后的会聚点即为物点经镜面所成的虚像点因此,判定某光学镜是否能成实〔虚〕像,关键看发散光束经该光学镜的反射或折射后是否能变为会聚光束〔可能仍为发散光束〕〔1〕平面镜的反射不能变更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的发散程度,所以只能在异侧成等等大的、正立的虚像〔2〕凹透镜的折射只能使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的发散程度提高,所以只能在同侧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3〕凸透镜折射既能使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照旧发散,又能使物点发启程散光束变为聚光束,所以它既能成虚像,又能成实像七、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问题几何光学是借用“几何”学问来探究光的传播问题的,而光的传播路途又是由光的根本传播规律来确定。

      所以,对于几何光学问题,只要能够画出光路图,剩下的就只是“几何问题”了而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通常有如下两类:〔1〕“成像光路”——一般来说画光路应依据光的传播规律,但对成像光路来说,特别是对薄透镜的成像光路来说,那么是依据三条特别光线来完成的这三条特别光线通常是指: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透镜后必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必平行于主轴;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2〕“视场光路”——即用光路来确定视察范围这类光路一般要求画出所谓的“边缘光线”,而一般的“边缘光线”往往又要借助于物点及像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来帮助确定 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一、光的干预一、光的干预现象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干预现象二、产生稳定干预的条件:两列波频率一样,振动步调一样(振动方向一样),相差恒定两个振动状况总是一样的波源,即相干波源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需保证一样〕⑴利用激光 (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分光法(一分为二):将一束光分为两束频率和振动状况完全一样的光。

      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频率势必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点(或缝)光源分割法:杨氏双缝(双孔)干预试验;利用反射得到相干光源:薄膜干预利用折射得到相干光源:SS1S2dSS /acb2.双缝干预的定量分析 如下图,缝屏间距L远大于双缝间距d,O点及双缝S1和S2等间距,那么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点旁边的P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 δ=r2-r1;由几何关系得:r12=L2+(x-)2, r22=L2+(x+)2.考虑到 L》d 和 L》x,可得 δ=.假设光波长为λ,⑴亮纹:那么当δ=±kλ(k=0,1,2,…)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预加强;⑵暗纹:当δ=±(2k-1) (k=0,1,2,…)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预减弱,据此不难推算出: (1)明纹坐标 x=±kλ (k=0,1,2,…〕 (2)暗纹坐标 x=±(2k-1) · (k=1,2,…〕测量光波长的方法 (3)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x=λ. (缝屏间距L,双缝间距d)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那么出n条亮条纹(暗)条纹的距离a,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用白光作双缝干预试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预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心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结论: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①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kλ,该处的光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②当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既δ=,该点光相互消弱,出现暗条纹;③条纹间距及单色光波长成正比. (∝λ),所以用单色光作双缝干预试验时,屏的中心是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